山东省枣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枣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12 19:5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PAGE
8
试卷类型:A
保密★启用前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
2017.7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第1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
的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1.“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方式,以下与其产生无关的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农产品的商品化
C.土地私有制出现
D.耕作技术的进步
2.汉武帝任命桑弘扬改革财政,实行“盐铁官营”“平准均输法”等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专制君主的统治权威
B.打击王国及地方割据势力
C.稳定物价进一步改善民生
D.扩大国家的财政税收来源
3.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4.吐鲁番地区曾出土若干份唐代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
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两种。这种租佃契约
A.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盘剥
B.阻碍了小农经济继续发展
C.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
D.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推广
5有学者统计,中国1685年人口约为1亿1767年约为2亿,1790年约为3亿此间人口增
长的重要因素来自新的作物从新大陆直接或间接传入中国。“新作物”最有可能是
A.玉米和马铃薯B.小麦和水稻C.马铃薯和小麦D.水稻和玉米
6乾隆皇帝在谈到自己南巡允许商人大兴土木时说:“此在苏扬盐布商人等,出其余赀,偶
一点缀,本地工匠贫民,得资力作,以沾微润,所谓分有余以补不足,其事尚属可行。这表
明他
A.强调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认同奢侈促进市场发展的观点
B.宣扬奢侈享受的社会主张
D.警惕奢华之风会危及统治秩序
7.明朝京城有山西铜、炭诸商的璐安会馆,颜料商的平遥会馆,临汾众商的临汾会馆。清代
北京的各省会馆总数达45所,其中山西会馆有50所。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C.手工业部门分工细密
B.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兴盛
D.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8.《鹿鼎记》里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被康熙皇帝任命,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
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B.全部投放市场,所有收入归皇室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高一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