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疆域是地理环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间所在,是地理环境特点形成的前提条件。作为一个中学生,要想认识和了解伟大可爱的祖国,就必须要学好中国地理,而要学好中国地理,就必须了解中国的疆域。本节课被安排在八年级中国地理第一章的第一节,可见其在整个地理教学中所起的重要引领作用,其核心内容是关于我国的地理特点,是为后继中国地理知识的学习打基础、作准备。
2、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
3、知识要点:
(1)我国的位置;
(2)辽阔的疆域(领土的四至点、陆地面积、濒临的海洋);
(3)众多的邻国(陆上邻国、海上邻国);
4、重难点:重点是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难点是教材所涉及的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依据:通过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感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祖国疆域的辽阔。同时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广,东西跨经度很大,这是造成我国南北太阳辐射、东西时间及气候、自然、人文景观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这两者合起来既说明我国的地域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为今后学习分区地理,分析地理现象,科学合理的给予解释的前提和基础。(重点依据)
由于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较差,对于教材所涉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可能感觉理解、记忆起来会比较难,如: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陆上邻国、四海一洋等。
4、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了解我国领土的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4)通过在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分析图和计算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充份利用课本上的插图、挂图、幻灯片、音像制品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中国地理的积极性和热情。
(2)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谈话法、讲述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一方面从读图中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他们读图、识图、分析图、运用地图、动手作图等多种能力,以帮助他们形成中国的地理位置的空间概念。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2)让学生认识到维护祖国的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三、说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谈话法、讲述法
依据:地图是地理学习的主要工具,可以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说天下”来形容它所起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学会读图、识图、用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借助地图,老师可以更清楚地讲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及规律,地理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关系,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谈话法可以营造平等和谐师生的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对于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用讲述法可以使学生从“山穷水复疑无路”的苦恼中解脱出来,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思维豁然开朗的新境界。
2、学生学法。读图分析法、自主阅读法、小组讨论法
依据:让学生会读图分析问题,会识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获取信息,会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地图是他们学习地理必须具备的地理素质。因此在地理学习中要为学生更多地提供运用地图的机会,有意识地加强他们这方面能力的锻炼。让学生自主阅读,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会交往、参与、倾听和尊重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3、教学媒体:《我爱你,中国》配景音乐、《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挂图、《中国地图》挂图、多媒体课件
四、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七年级的地理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大多数人已经掌握了较为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读图、识图、用图的基本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能用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相关知识进行简单问题的分析和说明。然而,由于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独特性认识不够,造成了他们“学好地理只用死记硬背老师强调的知识点就行了”的错误学习态度和方法,轻视地图的运用,导致了他们看见地图就茫然不知所措,看不懂,不会填充,更不用说正确地利用地图了。好在很多学生现在已经知道地图的重要作用了,他们也开始学着去看图、用图了,老师们应该对这种积极的态度和作法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帮助学生克服读图方面的困难和障碍,让他们对地理学习充满乐观和自信。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播放配有实景的歌曲《我爱你,中国》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点燃他们的爱国激情,为这节课的营造热浓郁热烈的学习气氛。)
2、探究新知。
(1)出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挂图。提问:地球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哪位同学能指图说明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复习世界地理有关知识的同时,得出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结论,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2)出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挂图。让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较中国、日本、蒙古三个国家海陆位置的差异,概述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思考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和特殊性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运用比较法,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能够很直接明了地看出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教师在这个地方适当地点一下海陆热力差异是造成我国典型季风气候的根本原因,为后面学习气候埋下伏笔。)
(3)学生阅读P2的材料,多媒体展示长城、故宫、黄山、“神舟号”飞船及杨利伟照片等,教师讲解。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读课本“中国的疆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至点的风景图片,请同学们思考问题:我国领土的四端在什么地方?量算一下,我国最东端和最西端、最北端和最南端各相差多少度?
(设计意图:数字是最有力的说明工具,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这个环节,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又通过计算结果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的辽阔广袤。图文并茂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5)出示《中国地图》挂图,老师先讲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海与内海的概念,指出各国领海的宽度并不一致,我国规定为12海里。然后让学生通过读图了解我国东部濒临的“四海一洋”、主要岛屿、海峡的名称及位置。教师讲解四大海域的大致界线。
(设计意图:领海与内海的概念,四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域的大致界线这部分知识在教材中并未详细说明,教师有必要给予补充和解释,以免学生出现混淆和错误。这个环节仍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为主)
(6)多媒体课件:中国政区图。试一试:你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指出哪些中国的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然后老师指一个国家,学生齐说或轮流说其名称,点击出现相应名称字幕。最后教师补充说明巴基斯坦本土与我国没有交界,但是克什米尔地区被巴基斯坦实际控制的地区与我国交界,因此填图时该地区只能填克什米尔地区。)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尝试说我国的邻国,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又可以加深他们对已有的知识的印象及对新知识的巩固。)
(7)小结:说一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将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梳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加深和巩固,同时还可以查漏补缺。)
(8)
布置作业:完成填充图册上与本节有关的内容。
(设计意图:既可以巩固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可以加强学生识图、填图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二、辽阔的疆域
1、领土的四至点
2、陆地面积
3、濒邻的海洋
三、众多的邻国
1、漫长的陆界及陆上邻国
2、漫长的海岸线及海上邻国
(设计意图: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便于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本结课有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一目了然,条理清晰,将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串成一条完整的链条,便于回顾,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