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1.3中国的人口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7-13 09:2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的人口》说课稿
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一章第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情。而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的特点和我国人口政策等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将对今后学习中国的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知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学好本节,正确理解人地关系,是为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社会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2、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制定的基本国策。
2、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制曲线图的能力等。
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数据分析、收集处理信息、自主学习与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述我国人口知识,使学生认识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初步树立必须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加强我国国情、国策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重点、难点的确立
重点:
了解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其分布特征,通过分析世界人口构成图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局世界第一;在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图,让学生比较我国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从而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征。
难点:
树立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载量相协调的人口观,通过讲述我国人口现状及人口政策,使学生明白人口数量对社会发展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教法分析(说教法)

本节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用课件、课本图表相结合的教学。
指导思想: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剧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激发其对地理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
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同时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也在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
读图观察法、分析讨论法
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读、思、议,以发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读: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习惯和能力。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议:学生围绕教师的质疑,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知识。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用我国人口拥挤热闹情景的课件引入
2.
数量世界第一
(1)学生观察教材图1-7,了解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21%)。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学生观察教材图1-8并完成教材活动。

(4)
教师引导:在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河南、山东、河北等九省的人口就超过5000万,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环绕地球40多圈,在世界上,平均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现状。
3.增长速度较快

(1)根据下表提供的我国人口增长数据,要求学生绘出1949年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观察我国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年份
人口(亿)
1949
5.4
1953
5.9
1956
6.3
1964
7.1
1974
9.1
1982
10.3
1985
10.6
1990
11.4
1995
12.1
2000
12.7
2005
13.1
2008
13.3

引导:由学生总结后,教师概括:

(a)
我国人口基数过大。1949年为5.4亿,1995年时就达到12.1亿。

(b)
增长速度过快。由绘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仅用了59年时间,人口就增长了2.5倍,达到13.3亿。

〔提问〕:如果人口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增长率均为1.0%,10亿人口与1000万人口的两个国家每年各增加多少人口?(前者每年增加1000万人口,后者每年增加10万人口)

〔总结〕: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形成了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庞大的人口总量。

〔提问〕:(a)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
  
(b)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学生分组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发展的关系,得出由于旧中国经济落后,战争、灾荒频繁,疫病多,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缓慢。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

(2)学生完成教学活动:计算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1949年到1964年和从1964年到1974年,每增加1亿人大约各需要多少时间?1982年到2005年,每增加1亿人大约有需要多少时间?
4.分布疏密不均

(1)学生活动:观察“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思考以下问题:
 
(a)找到黑河——腾冲一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照图例观察线两侧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的差异。观察哪些省区人口大于400人/平方千米,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小于100人/平方千米。
 
(b)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该线两侧的面积、人口所占比例。
 
(c)确认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学生总结〕
 
〔引导〕: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人口密度大于40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安徽省、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这些地方多为平原区;该线西北部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人口密度小于10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区,这些地区多为高原和沙漠。可见,我国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高原和山区。这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而决定的。

〔过渡〕:人口密度东西部存在差异,农村与城镇也存在差异,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大,这种差异也在变化。
(2)学生观察图1-10,了解我国城镇与农村人口百分比,填写下表:
1990年
2005年
农村人口比例
73.6

57

城市人口比例
26.4%
43


〔引导〕:我国的人口构成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村人口所占的比重大于城市人口。1990年我国的农村人口比例为73.6
%,城市人口比例为26.4%。2005年我国的农村人口比例为57
%,城市人口比例为43
%。也就是说中国有13亿人,其中有7.5亿人居住在农村,是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也同时看到,与1990年相比,我国的农村人口比重呈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世界平均城镇人口比重为41%,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仍低于这个水平。
5.我国的人口政策

(1)视频播放:《超生游击队》

引导学生讨论:超生对个人家庭国家带来哪些危害?

(2)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基本内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6.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我国的人口特点、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学习。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改变人们的生育观,人口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板书设计
3.2《中国的人口》
一、数量世界第一
2000年 12.95亿
二、增长速度较快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
三、分布不均:
1、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东南多,西北少
2、农村、城镇人口分布的特点:农村人口多,但大量向城市迁移
四、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2、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持续增长 3、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通过图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数字的运用,让学生对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通过一些具体的数字计算使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得到一个初步的加强,树立一个正确的人口观。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文字说明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但增加了读图题和活动题的量。重在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改进我重点放在读图分析上,如:让学生阅读书上相关的图;出示地图册上的示意图;展示在网上搜寻到的相关图,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增长情况以及造成当今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整堂课教师起了一个组织者的作用,把大量的空间让给学生,学生反映也较积极,特别是两次学生讨论效果良好,一是讨论人口的分布规律;二是讨论我国的人口问题。由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地图,自己去设问、然后想法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后的练习情况也较好。本节课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在课堂活动中基本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