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围魏救赵》课后题
看拼音,写词语。
1、他决定派一支军队yáng
gōng(
)襄陵,以má
bì(
)庞涓。
2、他一记得也不敢dài
màn(
),赶紧布下giān
luó
dìwǎng(
)。
二、辨字组词。
煌(
)
谦(
)
卷(
)
徨(
)
嫌(
)
券(
)
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比喻做某事之前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十分有把握。
(
)
2、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逃跑的狼狈相。
(
)
3、指离开战场向荒
野逃跑,形容战败逃命,也指失败后溜走。
(
)
4、比喻力量所达到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
)
按要求写句子。
1、庞涓率领的八万精兵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改成“被”字句)
2、这不正是大好机会吗?(改为陈述句)
桌子上的闹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修改病句)
阅读课文8~11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选文中哪句话说明庞涓在心理上放松了警惕?
2、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孙膑的计谋不仅在于善于从体力上打败对手,还善于
.
3、孙膑为什么要派兵强攻襄陵?
4、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弦高犒师
公元前628年,郑文公死了,他的儿子襄公即位。秦穆公趁机派兵去打郑国。
秦国的大军刚进入郑国地界,忽然有人拦住去路,说是郑国派来的使臣,求见秦国主将。秦国主将盂明视大吃一惊,亲自接见那个自称使臣的人,并问他前来干什么。“使臣”说:“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说秦国将军要到郑国来,特地派我送上一份微薄的礼物,慰劳贵国将士,表示我们的一点心意。”接着,献上四张熟牛皮和十头月巴牛。盂明视原来打算在郑国毫无准备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现在郑国使臣老远跑来犒劳军队,说明郑国早已有了准备,要偷袭是不可能了。弦高走了以后,盂明视对他手下的将军说:“郑国有了准备,偷袭没有成功的希望,我们还是回国吧。”说罢,就班师回国了。
其实,盂明视上了弦高的当。弦高是郑国的一个商人,他赶了牛到洛邑去做买卖,正好碰到秦军。他看出秦军的来意,但是向郑国报告已经来不及。他急中生智,一面冒充郑国使臣骗了盂明视,一面派人连夜赶回郑国向国君报告。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犒劳:
急中生智:
文中的“使臣”为什么打上引号?
3、你认为弦高是个什么样的人?
附参考答案
看拼音,写词语。1、佯攻,麻痹;
2、怠慢,天罗地网;
组词。辉煌,惶恐,谦虚,嫌弃,试卷,证券
据意写成语。1、胸有成竹,2、丢盔弃甲,3、落荒而逃,4、所向披靡。
按要求写句子。
1、一个小小的邯郸城被庞涓率领的八万精兵围得严严实实。
2、这正是大好机会。
3、桌子上闹钟的分钟走了一圈,一个小时又过去了。
五、读文答问。
1、消息传到庞涓那里,他很得意,心想田忌哪是自己的对手。
2、从心理地上战胜对方。
3、强攻襄陵是为了麻痹庞涓,最终目的地直奔大梁,逼庞涓
回师,不但能求赵国,而且能以逸待劳,在桂陵设伏,打败魏军。
4、孙膑是一个善于分析、足智多谋的人。
六、读短文,做练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