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古诗两首 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古诗两首 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1:18:50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夏天,多美啊!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小朋友们,快来读读这两首诗,感受池塘里的美丽吧!用“六步预习法”预习课文,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我读了(??????)遍课文。
2.?我能从课文中找出会认字和会写字。
3.?我能画出诗中昆虫的名字。古 诗 两 首12古诗,1.古代诗歌的泛称。2.“古体诗”的省称。1.学习目标
2.走近作者
3.字词精讲
4.读懂课文的金钥匙
5.课文解读6.读懂课文的金钥匙答案
7.课文结构
8.课文主旨
9.课堂拓展
10.课后作业布置1.认识“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12 个生字,会写“首、采、无、树、爱、尖、角”7 个字。(重点)
2.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重点)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古诗的韵律美。(难点)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南宋杰出诗人,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写了不少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两首( ) 踪( )迹 浮萍( )半包围结构:
上中下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独体结构:树、踪、浮、流迹首、采、尖、角、萍、泉、柔、荷、露无shǒuzōnɡ爱pínɡcáng(捉迷藏)
zàng(藏族)jiǎo(牛角)
jué(角色)lù(露天)
lòu(露面)小娃(xiǎo wá):
撑(chēng):
艇(tǐng):
不解(bù jiě):
踪迹(zōng jì):
浮萍(fú píng):小孩。
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船。
不知道 ; 不懂得。
行动所留的痕迹。
一年生草本植物,浮在水面,叶子扁平,下面生须根,花白色。全草入药。开(kāi):
泉眼(quán yǎn):
惜(xī):
细流(xì liú):
照水(zhào shuǐ):
晴柔(qíng róu):
尖尖角(jiān jiān jiǎo):分开。
流出泉水的小洞或裂缝。
爱惜。
细小的流水。
倒映在水面。
晴天柔和的风光。
初出水面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串珠问题:
1.《池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池》描写了小池中的哪些景物? chí shàng
池 上
xiǎo wá chēng xiǎo tǐng
小 娃 撑 小 艇,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偷 采 白 莲 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ì
不 解 藏 踪 迹,
fú píng yí dào kāi
浮 萍 一 道 开。译文:
池 上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小船把水面的浮萍荡开,留下一道清晰的水路痕迹。
xiǎo wá chēng xiǎo tǐng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ì fú píng yí dào kāi
不 解 藏 踪 迹,浮 萍 一 道 开。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风格,将诗中的小孩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极富韵味。xiǎo chí
小 池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ì liú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g róu
树 荫 照 水 爱 晴 柔。
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zǎo yǒu qīng ting lì shàng tóu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译文:
小 池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为爱惜细细的水流,树荫映照在水面是因为绿树喜欢晴日里柔和的风光。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ì liú shù yīng zhào shuǐ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树 荫 照 水
ài qíng róu
爱 晴 柔。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初夏池塘景色的喜爱之情。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日里柔和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xiǎo hé cái lù jiān jiān jiǎo zǎo yǒu qīng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早 有 蜻
tíng lì shàng tóu
蜓 立 上 头。
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池上》表达了诗人对诗中天真可爱、活泼淘气的小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小池》表达了诗人对初夏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1.《池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池上》描绘了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采白莲,不会掩藏踪迹,小船荡开浮萍,留下一道清晰的水痕的画面。
2.《小池》描写了小池中的哪些景物?
《小池》通过描写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写出了初夏小池景色的美丽。池 上小娃 偷采
不解 一道开天真无邪
顽皮可爱小 池泉眼 惜
树荫 爱
小荷 露
蜻蜓 立生动有趣
生机勃勃《池上》描写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情景,写出了小孩顽皮可爱的特点。
《小池》这首诗通过对小池美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初夏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cái),
芙(fú)蓉(róng)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wén)歌始觉(jué)有人来。shǒu xiān fēng cǎi wú wéi guān ài
关 爱首 先风 采无 为村 + 又 =(? ?)??????小 + 大 =(? ?)树尖角露牛角角色露水露面①小娃撑小艇,②浮萍一道开。③偷采白莲回。
④不解藏踪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③ ④ ②√√√√√√踪 浮 两 泉 水 荷 柔
萍 首 迹 流 水 和 花首( ) 采( )
自( ) 彩( )
无( ) 树( )
天( ) 对( )部首自由采花彩色无法天空树木一对.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回——(   )
2.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开——(   )
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无——(   )细——(   )去关有粗...例:迹 __古迹__ __外出旅行,我总在许多古迹流连忘返。__
爱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尖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爱我们应该关爱同学。尖锐那是一把尖锐的宝剑。《池上》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诗的小主人公撑_______进入画面,一个“_______”字用得极为传神,表现了小孩子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写出了小孩子偷采一枝白莲花又匆匆忙忙返回,为的是不想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撑可爱偷回大人发现他的冒险举动小艇后两句巧妙地刻画了小孩子的_______:他自以为行动机密,不会被人发觉,可谁知道小船驶来时,冲得_______两边散开,已暴露了_______。
诗中“_______”字暴露了小孩子的秘密,更增添了小孩子_______________的天性。天真浮萍行踪开幼稚可爱《小池》这首诗描写了一个______,一道细流,一池泉水,几片小小的______,几只小小的_______,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一个“____”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无声,一个“____”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而“____”和“____”前后照应,描述了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一切都是小池的特色,充满生活情趣。泉眼荷叶蜻蜓惜照才早dú du bèi bei。(miáo xiě xià tiān de shī jù)
一、读 读 背 背。 ( 描 写 夏 天 的 诗 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kè nèi yuè dú
二、课内阅读。
池上_____娃撑_____艇,偷_____ ____莲回。
_____解藏踪迹,浮萍______道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唐代诗人(   )写的。
3.“不解”在诗中是____________的意思。
4.诗中的______和______两个字前后呼应,写出了“小娃”的天真淘气。
小小采白不一开白居易不知道偷藏bǎi zì liàn bǐ
三、百 字 练 笔
看图写话。
提示:写写荷塘的美景,荷叶怎样?荷花怎样?如果用上比喻句,那就更好了。荷塘里还会有什么呢?快想一想写下来。示例:瞧那个荷塘!满眼碧绿的荷叶,偶尔有几抹淡淡的粉红的荷花点缀其中。青翠欲滴的荷叶有的像大圆盘,有的微微卷起,还有的低着头,躲在其他荷叶身后。绽开的荷花更是美不胜收。粉红的花瓣片片展开,露出里面精心保护的小巧玲珑的莲蓬,可爱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