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你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秦两汉隋唐五代十国960年1127年1279年北宋南宋靖康之变第6课 北宋的政治一、北宋立国时间: 960年
都城:开封(汴梁)
建立者:赵匡胤
(宋太祖)
陈桥兵变北宋的统一方针: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结果:
统一了南方和中原地区二
品宋朝国策 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方镇太重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加强中央集权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
削弱宰相的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割宰相的行政、军政和财政大权加强了皇权
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
长官
2、设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3、设置转运使,收缴地方财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加强中央集权权力制衡以古鉴今感受历史三、弊端强干弱枝,北宋后期军队战斗力低下机构臃肿,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巨大宋后期弊端:以史为鉴太祖的这套办法,在当时的确不失为救时良药,它把五代的扰攘之局,一变而为太平之世。但太祖以后的皇帝们,只知墨守成规,不能因时制宜,因此,生出许多弊端。终致无法应付强邻环伺的局面,造成偏安亡国的悲剧。谢 谢!杯酒释兵权统调分离控制调兵权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军队驻防地军队驻防地军队驻防地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分割宰相权力
皇帝总揽大权
参知政事户部盐铁度支
枢密使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 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权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文臣统兵行政权宋代的预设阵图作战法?北宋的科举宋朝太祖时进士科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到太宗时的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又赐进士180多人,总录500多人。真宗时继续增加,如在1000年录取进士409人,诸科更高达1129人。
武举每3年一次,每次最多30人。后来逐渐增额,以至于3取1。1110年规定限额,每次考试只能取10人。《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神童诗》
——汪洙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唐朝河西节席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北宋文官出行图1.目的:
2.政策:
3、影响:
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抑制武将,提升文臣的地位
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重文轻武的政策A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B促进宋朝科技、文化的发展;
C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职权: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
作用: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说故事品宋朝在许多人的想象中,既然君主处于权力金字塔之顶尖,那皇权一定是不受任何限制与约束的,皇帝一定是口含天宪,出口为敕的。但在政治修明之世,特别是在宋代,君主又是怎样的呢?说一个故事
宋仁宗想提拔张贵妃的伯父张袭佐当宣徽使(一个别级很高但无多少实权的闲职),但?廷议(类似子内阁部长会议)时候未能通过,所以只好作罢。过了一段时间,仁宗因为受了张贵妃的枕边风,又想将这项人事动议提出来。这日临上朝,张贵妃送皇上到殿门,抚着他的背说:"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徵使!”皇上说:"得,得。"果然下了圣旨任命张袭佐为宣徽使,谁知半路跑出一个包拯来,极力反对,"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最后仁宗只得收回成命。回到内廷,张贵妃过来拜谢,皇帝举袖拭面,埋怨她说:"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知州与通判经常为权力争执,当时有一些知州,对通判避之唯恐不及。欧阳修讲了一则轶事:有一位叫作钱昆的少卿,是余杭人,很喜欢吃螃蟹。他曾请求外任,想到外州当个知州。有人问他希望到哪个州上任,他说:“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成为一时之笑谈。但“有螃蟹无通判”的州,恐怕找不到了。宋代人口达到万户以上的州,都得设通判一员至二员,个别人口万户以下的小州才未设通判,但如果以较高职位出任知州的,虽不满万户,也必须配备通判。宋朝权力运行的通例是,权力越大,受到的制衡与监察就越严密。 知州与通判重文轻武的弊端北宋年间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表格见P32知识拓展北宋的军费开支1.目的:
2.政策:
3、影响:
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抑制武将,提升文臣的地位
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重文轻武的政策A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B促进宋朝科技、文化的发展;
C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