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学习目标
1.了解东晋兴亡的概况及淝水之战
2. 知道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
3. 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
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前秦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建立: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司马睿
建康
公元317年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公元4世纪初,匈奴等种族铁骑南下,占领了整个黄河流域。那时晋朝内部一些官僚们仍旧过着荒淫腐朽的生活,只有祖逖坚持北伐,主张收复失地。朝廷虽同意他北伐,但只给他千人用粮和三千匹布做军需,军士要他自己招募。但祖逖没有灰心。
祖逖北伐
前秦统一北方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其他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2、淝水之战
背景: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前秦意图统一南北
公元383年
淝水沿岸
东晋 VS 前秦
东晋以少胜多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南朝
宋 齐 梁 陈
北朝
420年
刘裕
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都在建康,共170年。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西晋
宋 —479年
齐 萧道成 479年—502年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两晋、南朝简表
洛阳
建康
东晋
南
朝
司马炎
司马睿
刘裕
266年—316年
317年—420年
420年
观察和思考
想一想:《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什么不同?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楚越地区,地广人稀,以稻米为饭,以鱼类为菜,刀耕火种,水耨除草……没有积蓄,多为贫穷人家。
江南这里做为国家真是太繁荣昌盛了……土地广茂,田野肥沃,老百姓勤劳而且本份劳作,一年的丰收,能够让很多郡县都不愁吃喝。……渔业,盐业和矿业都很发达,能够供应各地需求,丝绸布匹棉花的富饶,能够让天下老百姓都穿上衣服。
1、经济发展的原因
2、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看看哪个小组归纳的最全最好!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民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
鲜卑
匈奴
羯
羌
氐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经济发展的原因
2、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2.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推广改进农耕,实行深根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肥等。
3 .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一、农业
(二)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显著发展。
二、手工业
城市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
众多,是当时商业最
为活跃的大都市。
(二)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三、商业
课堂小结
第一个时期
东晋十六国(前秦)
第二个时期
南朝
东晋的建立
前秦统一北方
淝水之战
南朝政权的更迭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表现)
巩固练习
1.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添一个适当的词:
①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②草木皆兵—
A. 官渡之战 B. 长平之战
C. 淝水之战 D. 赤壁之战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B. 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 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3.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 D司马炎和司马昭
4.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在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末年 D东晋南朝
5.下列王朝中,其统治与西晋最相似的是
A夏朝 B 西周 C秦朝 D西汉
6.三国以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
A东南沿海 B北方 C南方 D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