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课堂新坐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同步资料(课件+教师用书):第4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8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课堂新坐标》人教版历史必修三同步资料(课件+教师用书):第4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8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16 15:10:15

文档简介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学习目标: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重点: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难点: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及负面影响。
教材整理1 “蒸汽时代”的到来
1.背景
(1)政治: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2)经济:18世纪,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
(3)科技: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过程
(1)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单动式蒸汽机。
(2)18世纪80年代,瓦特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
(3)此后,纺织业等诸多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影响
(1)生产力: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
(2)生产方式: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3)城市化: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
(4)世界联系: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轻巧识记] “蒸汽时代”到来的背景和影响
教材整理2 电气革命的出现
1.条件: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成就
(1)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2)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日趋成熟。
3.影响
(1)生产力: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工业迅速发展,被称为电气革命。
(2)社会关系: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3)生产方式: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4)社会面貌: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64“学思之窗”,思考:你觉得应该怎样评价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提示】 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展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加快城市化进程,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
教材整理3 信息技术的发展
1.互联网的诞生
(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20世纪60年代末,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加紧了对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3)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成了互联网的诞生。
(4)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互联网的功能:可以提供文件传输、聊天等服务。
3.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②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③提高了传统产业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④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
⑤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发生着改变。
(2)消极影响:网络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2.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电气时代来临。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探究点一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史料一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以句号为界将史料内容分为三层:一层为现象,二、三层为态度。可抓住关键词“火车”“民主人士”“封建制度”来进行分析归纳
史料二
注意图中箭头的指向,据此分析垄断组织形成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中现象与哪一技术有关,分析“保守人士”惊呼和“民主人士”拍手称赞的原因。
【提示】 技术:蒸汽机经瓦特改良得到推广,出现了火车等交通工具。原因: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根据史料二,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社会影响。
【提示】 变化:垄断组织(大企业组织)出现。影响: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垄断资本家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史论拓展】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①瓦特蒸汽机出现后,机器生产在几乎所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而蒸汽动力驱动的轮船和火车又使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发电机的发明及其他电气技术的应用,使工业革命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2)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蒸汽机的出现,加快了近代城市化进程。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4)环境污染的逐步加剧。探究点二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史料一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剧增,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上商店、网上商场、网上商城大量涌现,人们在网上购物成为一种时尚,网上购物正以其商品信息大、可选范围广、成本低、消费者主动性强的优势,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从消费方式的视角观察,网上购物、网上消费正在对人类消费方式的革命产生深刻的影响。——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
史料从网上购物的优势及新的消费模式两方面分析了互联网对人们消费方式的影响
史料二 在对2020年互联网的展望中,计算机学家们已经在开始着手重新研究,重新考虑每一件事:从IP地址到DNS,再到路由表单和互联网安全的所有事情……目前互联网的风险很高,一些专家担心随着网络攻击的规模和严重性不断增加,对多媒体内容的需求与日俱增,以及对新移动应用的需求的出现,互联网将会崩溃,除非研发出新的网络架构。
根据史料关键信息“互联网的风险很高”“除非研发出新的网络架构”可得出,要重视未来互联网的安全问题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分析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提示】 互联网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从史料二看,计算机学家们对互联网的发展最担心的是什么?结合社会现实说明。
【提示】 互联网安全。互联网问题可以威胁国家安全、军事及经济生活,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社会交往甚至心理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史论拓展】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导致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②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③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不仅使传统学校教育更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④思维方式的变化: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2)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②各国围绕互联网的竞争使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③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易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科技成就
基础研究年代(A)
应用研究年代(B)
生产推广年代(C)
A—B年差
B—C年差
A—C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解题模板】
抓关键
由题干中蒸汽机、发电机、计算机的研究年代、生产推广年限等关键信息来分析
排易误
第一次工业革命尚未实现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而蒸汽机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时间最长,因此,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应该越低,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技成果主要是技术进步推动的,与科学理论重大突破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科学发展对人类生活影响不断增大的趋势,排除D项
验结论
题干中的表格主要列举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一些标志性发明成果的研究年代、生产推广年限,反映了科学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少、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的趋势,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这充分说明瓦特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  )
A.动力问题     
B.资金问题
C.市场问题
D.劳动力问题
【解析】 蒸汽机问世之前,工厂的设置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瓦特改良蒸汽机后,使得工厂的设置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解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动力的需求。
【答案】 A
2.“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
A.飞机的发明
B.汽车的发明
C.汽船的发明
D.火车的发明
【解析】 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即火车。A、C两项是美国人发明的,B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德国人发明,故排除。
【答案】 D
3.刷卡消费充分体现了应用科学技术的便捷性,它应用了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世界上最早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人是(  )
A.哥白尼
B.富尔顿
C.史蒂芬孙
D.法拉第
【答案】 D
4.有人说:“网络一半是‘红颜’,一半是‘祸水’!沉迷网络,可能会改写人生!”之所以说网络是“红颜”,是因为网络(  )
①信息量很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②可以购物,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③可以学习,开拓了新的学习渠道
④可能造成社会问题、人们的心理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考查的是互联网兴起的影响。注意题中的“红颜”,即强调积极影响,所以A项正确。而“祸水”指的是其消极方面,这对应的是④。
【答案】 A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71640024】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不仅为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为科技成果的适用与传播创造了条件。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气象学、医药学、农学、数学等领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材料二
(1)在农业文明的中国,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四大发明是什么?请任选其中两项,分别写出它们对世界文明进程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A、B、C图片,分别代表了工业文明的哪个阶段?
A、B图片所处时代发明的重要交通工具分别是什么?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解析】 第(1)问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A图片中的燃煤的烟囱及蒸汽机、B图片中的电力铁路、C图片中的计算机可得出三幅图片所代表的工业文明阶段,然后回答A、B图片所处时代发明的重要交通工具。第(3)问要从科学技术的影响回答认识。
【答案】 (1)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作用:指南针促进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印刷术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2)阶段:A.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B.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C.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
工具:A.火车(蒸汽机车);B.电车(汽车)。
(3)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共11张PPT)
提升层·主题强化
巩固层·知识整合
经典力学
量子论
进化论
蒸汽机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巩固层·知识整合
知识体系反哺教材
相对论力学
量子力学
物理学
A
相对论
B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生物学
细胞学说
C
科技革命
发电机-计算机、互联网
蒸汽时代
E
F
提升层¨主强化
)化整合探究提升。(共31张PPT)
阶段
1
阶段
2
阶段
3
学业分层测评
文艺复兴
物理现象
海王星
相对论
分布状态
绝对时空观
牛顿力学
原子
粒子运动
普朗克
光电效应
量子力学
微观世界
相对论
认识世界
学业分层测评(十一)
点击图标进入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
发展历程
学习目标导航
阶卫认知预习质疑
分组讨论疑难细究
发现自由落体等物理学定律
伽利略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
奠基
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标志:1687年,出版《自学哲学的
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三大
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
经典力学
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
建立
表达形式
码上扫一扫
看精彩微课
阶段2合作探究通关
分组讨论疑难细究
阶段3体验落实评价
课堂回馈即时达标(共35张PPT)
阶段
1
阶段
2
阶段
3
学业分层测评
工场手工业
联动式
蒸汽机
机器大工业工厂
交通运输
电磁感应
电力
技术革命
资产阶级
垄断组织
美国
信息技术
信息化社会
经济全球化
学业分层测评(十三)
点击图标进入
学习目标导航
阶卫认知预习质疑
分组讨论疑难细究
阶段2合作探究通关
分组讨论疑难细究
阶段3体验落实评价
课堂回馈即时达标(共26张PPT)
阶段
1
阶段
2
阶段
3
学业分层测评
基督教会
上帝
异端
生物学
文艺复兴
崇尚理性
工业革命
细胞学说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
物种起源
自然选择
生物界
创世说
牛顿
学业分层测评(十二)
点击图标进入
学习目标导航
阶卫认知预习质疑
分组讨论疑难细究
阶段2合作探究通关
分组讨论疑难细究
阶段3体验落实评价
课堂回馈即时达标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学习目标: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1.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经典力学的建立;相对论的提出;量子论的诞生。2.难点: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对科学发展创新性的理解。
教材整理1 经典力学
1.背景:文艺复兴运动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历程
3.意义
(1)这一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误区警示] 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伽利略发现的自由落体定律不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伽利略发现的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教材整理2 相对论的创立
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面临挑战。
2.创立: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3.内容
(1)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2)广义相对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4.意义
(1)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2)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3)它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深度点拨] 正确认识相对论和经典力学的关系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概括,而不是否定。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是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并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提出的很多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教材整理3 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
(2)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
2.诞生: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3.发展
(1)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
(2)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3)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4.意义
(1)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2)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3)它与相对论的提出,不仅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而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轻巧识记] 图示法理解物理学的发展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牛顿创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标志着人类迈入现代科学技术时代。3.量子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探究点一 经典力学




史料 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物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的启蒙运动的实质。——[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关键句是第一句,说明了牛顿物理学分析方法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两个层面的影响
【史料应用】
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法则”指的是什么?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顿经典力学对启蒙运动产生的影响。
【提示】 “永恒的法则”: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影响:受自然界存在着“规律和法则”的启发,启蒙思想家开始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究;牛顿经典力学为启蒙思想家探求人类社会的法则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史论拓展】 经典力学的特征和意义
(1)特征
①注重实验。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②数学化。这种数学化的根源是自然内在的数学关系。自然的数学结构是近代科学的先驱们深信不疑的真理。
③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后来科学发现所揭示的是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表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在不断深入。
(2)意义
①把自然界中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力学体系中,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总结与概括。
②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和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③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④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打击了神学,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探究点二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史料一 牛顿先生,很抱歉推翻了您的理论,不过您的成就是您那个时代一个人的智力和创造力所能达到的巅峰。但是,当我们对宇宙万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这些观念将会被一些更抽象的新观念所取代。——爱因斯坦
抓住中心句“对宇宙万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来分析爱因斯坦的理论及其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史料二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出现,它们掀起了物理学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世界文化简史》
本史料以句号为界,从两个层面分析了相对论和量子论出现的影响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中爱因斯坦以什么理论“推翻”了牛顿的理论?它是对牛顿力学的完全否定吗?
【提示】 相对论。相对论只是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它发展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2)史料二为什么说这两大支柱的形成使“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提示】 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史论拓展】 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地位及影响
(1)量子论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量子论在化学、生物学、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等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相对论指出了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相对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3)量子论和相对论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缺陷,掀起了物理学的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他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突出贡献是(  )
【导学号:71640020】
A.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
C.成功解释光电效应
D.为原子能利用提供科学基础
【解题模板】
抓关键
根据题干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等信息来判断此人为牛顿
排易误
伽利略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B项错误;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C项错误;爱因斯坦为原子能利用提供科学基础,D项错误
验结论
根据材料“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
等信息来判断此人为牛顿,牛顿的突出贡献是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答案】 A
1.1793年,为了纪念举世闻名的伟大科学家牛顿华诞150周年,英国皇家造币厂制造发行了一枚半便士的纪念币。英国铸币纪念是因为牛顿(  )
①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②提出了量子假说
③指出时间和空间的可变性 ④确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提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①④是牛顿的贡献。
【答案】 D
2.提出空间和时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的物理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B.牛顿
C.普朗克
D.伽利略
【解析】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即空间和时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随着物质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3.(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和量子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基础的是(  )
A.经典力学
B.电磁学
C.相对论
D.信息科学
【答案】 C
4.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成为20世纪重要科学理论,提出量子论假说的是(  )
【导学号:71640021】
A.牛顿
B.普朗克
C.爱因斯坦
D.玻尔
【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原子内部,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答案】 B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牛顿(1642~1727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任该校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会长。牛顿除了在力学方面的贡献外,还是微积分的发明人之一;同时他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1879~1955年),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21年,他因在光电效应上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籍。
材料三 普朗克(1858~1947年),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慕尼黑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因提出量子假说获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材料一中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这一成就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普朗克是如何促使物理学有重大进展的?
【答案】 (1)贡献:创建经典力学体系,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特点:一是注重实验,二是数学化。
(2)贡献:提出相对论、光量子论。意义:揭示时空的本质属性,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推动量子论的发展。
(3)提出量子论,开创物理学领域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单元分层突破
[自我校对]
A.经典力学
B.量子论
C.进化论
D.蒸汽机
E.电气时代
F.信息时代
主题一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四大成就及影响
1.成就
(1)19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用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2)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3)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4)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2.影响
(1)电磁学的成就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此后,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及电气产品的涌现,发展了电力工业,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并出现了垄断组织。
(2)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总结,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使人类的思想认识发生了跃进。
(3)物理学相对论深刻地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
(4)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1.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相继创立。这些学说问世的共同意义是(  )
A.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B.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体系
【解析】 进化论不仅推动自然科学发展,也对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产生重要影响,称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而A、B两项只是进化论的作用,故A、B两项错误;无论是进化论还是相对论和量子论,都打破了教会神学的束缚,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故C项正确;D项是伽利略的成就,错误。
【答案】 C
主题二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
20世纪40年代至今
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和原子能的发明和应用
实质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电力取代蒸汽动力
自动化、信息化取代电气化
影响
促进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形成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再次飞跃式发展
使社会生产发展为自动化、信息化,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使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
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更为紧密
启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新的制度要得到巩固和确立,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我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落后就要挨打,要科技强国
2.读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为100%)
国别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从表格中能反映出(  )
A.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
B.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和美国相比长期落后
C.科技极大影响了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D.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和德国等国家率先采用新技术,没有传统行业的束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英国等老牌的国家背负传统行业的压力,经济发展逐渐缓慢下来。从中可以看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选C项。
【答案】 C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学习目标:1.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2.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1.重点: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及影响。2.难点: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原因。
教材整理1 教会的禁锢
1.原因
(1)在古代,人们相信神创造了人类和世界万物。
(2)在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表现
(1)基督教宣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上帝创造的。
(2)教会指责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为“异端”。
3.影响: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误区警示] 生物学发展缓慢的原因
欧洲生物学发展非常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不是宗教神学的精神独裁,宗教神学的精神独裁是其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教材整理2 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条件
(1)思想基础:文艺复兴以后,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2)物质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更加开放。
(3)理论基础: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提出: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
3.内容
(1)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
(2)提出两个著名的原则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4.意义: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教材整理3 达尔文与进化论
1.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
2.内容
(1)发展进化:生物是进化而来的,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自然选择: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生存竞争:生物必须适应或对付周边环境的挑战,还必须与其他种类的生物以及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4)适者生存:能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体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发生有害变异的个体将遭到淘汰。
3.影响
(1)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
(2)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3)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60“学思之窗”,思考:围绕着达尔文的进化论,出现了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那么,产生这些分歧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些观点?
【提示】 大主教和赫胥黎分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立场不同,代表的利益不同。赫胥黎科学阐述了进化论思想,同时,他不畏主教的强权,勇敢捍卫真理,都是值得称赞的。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科学与宗教的根本分歧是: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2.早期进化论思想的出现,对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产生了积极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是进化论的基本观点。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探究点一 生物进化论诞生的条件




史料一 每一个曾作多次观察而且检查过许多标本的人,对于这样的事都会确认。即随着栖息地、地势、气候、食物、生活方式等环境约束的变化,在动物体的身长、形态、各部分间的比例、色彩、品质、轻捷性以及技能上的诸特性,也因之而发生与上述变化相应的变化。——拉马克《动物哲学》
根据关键信息“环境约束的变化”“也因之而发生与上述变化相应的变化”可归纳出拉马克的主张:环境的变化影响动物体的变化
史料二 在神学统治的夹缝中,生物学研究在静静地积累和稳步地发展。随着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和科学技术革命的进展,19世纪中叶后,生物学领域迎来了革命性变化。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南美洲和太平洋岛屿考察时,发现这些地方虽然在地理上隔绝,但许多动植物品种却十分相像。
史料以句号为界,分为三个层次,从生物学自身的发展、思想解放和科学技术革命的进展以及达尔文的实地考察等三方面讲述了生物进化论形成的条件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概括拉马克的生物进化思想。
【提示】 拉马克提出环境对生物体有影响。
(2)根据史料二,概述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诸多条件。
【提示】 生物学自身的发展;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达尔文的实地考察。
【史论拓展】 生物进化论诞生的条件
(1)思想条件:由于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洗礼,基督教神学思想遭受重创,人们开始面向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
(2)物质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为进化论的产生提供了政治和物质基础。
(3)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也为进化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4)达尔文的主观努力:实地考察,顽强探索,大胆创新,追求真理。
探究点二 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史料一 达尔文否认了神的创造行为,由于他说人类起源于猴子,损害了人类的尊严、道德和宗教,因而受到了不公正的谴责。本杰明·迪斯雷利曾庄严宣告:如果要在猴子和天使之间做出选择,他将站在天使这一边。——[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抓住关键语“受到了不公正的谴责”“站在天使这一边”来分析进化论的影响
史料二 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维新派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呼唤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汰之公理而亡国亡种,让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
关键句“以呼唤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说明了进化论对中国思想界的促进作用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分析生物进化论在当时的影响。
【提示】 进化论推翻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引起天主教会和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
(2)根据史料二,指出达尔文进化论的意义。
【提示】 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史论拓展】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历史影响
(1)对欧洲思想界:挑战封建神学,否定神创说,促进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根本性变化。
(2)对欧洲科学界: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3)对世界理论界: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提供了重要基础。
(4)对中国思想界: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巨大震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A.有力地冲击了神学创世说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解题模板】
抓关键
题干中“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适应现存环境”“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等关键信息可判断该理论是生物进化论
排易误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启蒙运动发生在17世纪到18世纪,而进化论出现在19世纪中期,故不可能为其提供思想武器;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B、C、D三项错误
验结论
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答案】 A
1.西方基督教宣扬上帝创世说,认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是上帝创造的。这一说法在西方禁锢人们思想有一千多年,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基督教的说教具有麻痹性
B.欧洲封建教会垄断了教育
C.教会对挑战神学的“异端”残酷镇压
D.封建社会生产力和科学的落后
【答案】 D
2.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发现了植物、动物结构的基本单位,从而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基础的生物学研究成果是(  )
A.细胞学说      
B.早期进化论
C.进化论
D.血液循环理论
【答案】 A
3.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创立了(  )
【导学号:71640022】
A.上帝创世说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论
D.自由放任说
【解析】 达尔文《物种起源》否定上帝创世说,故A项错误;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故B项正确;量子论是德国普朗克创立,故C项错误;自由放任学说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故D项错误。
【答案】 B
4.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是:“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儿,虽然并不完全。”“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儿”是指达尔文(  )
A.进行了环球航行和考察
B.开启了人类科学的新时代
C.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D.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学说
【解析】 进行环球航行和考察并不能“把世界翻了一个个”,排除A项;开启人类科学新时代的是伽利略,排除B项;此时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排除C项;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学说,从而“把世界翻了一个个”。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