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杜佑《通典》记载:“秦为侍中,本丞相史也,使五人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汉侍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中为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诸曹受尚书事。”汉代设置侍中的根本目的是
A.削弱丞相权力
B.加强中央集权
高二历史试题
C.维护君权独尊
D.提高行政效率
5.唐代建立了科举制,但终唐一代,科举出身者在官员整体队伍中,仍占少数。这主要表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
A.以才取士有一定的阻力
B.科举制度缺乏公平性
100分钟
C.孝廉成为主要做官途径
D.用人制度出现倒退
注意事项
6.有学者指出,从形式上看,行省制及其带来的中央集权模式来自蒙元统治者对帝国疆域军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事控制的偶然行为,实际上其背后又隐藏着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发展历程的必然抉
择。材料说明行省制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A.是民族分化政策的产物
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B.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3.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C.是行政制度沿革的必然
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7.据史书记载,某官员“总中书政,专生杀黜陟,以恣威福,内外诸司封事入奏,惟其先取视
之,有病已者,辄匿不闻,由是奔竞之徒趋其门下。”此官员最有可能是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唐中书令
B.明初丞相
C.明内阁首辅
D.清军机大臣
示,,位
8.雍正帝在《朋党论》中说,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要统一思想,那
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么一切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你们各位大臣如果将朕之所好者好之,所恶者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恶之,是非画一,则不敢结党矣。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
A.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1.右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清明节》特种邮票中的第二枚—“祭祖”。;
B.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C.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周天子的“祭祖”活动主要是为了
9.古代雅典在民主政治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削弱血亲组织。下列措施旨在削弱血亲组
A.缓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
织的是
B.促进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A.划分十个地区部落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C.确定宗族间的亲疏关系
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D.发放“观剧津贴”
D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10.用陶片放逐法防范权威、防止暴政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它恰恰也变成了一种暴政,因为
2.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职“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因此又被称为“风霜之
它滥用了政治权力,是集体意志对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的侵犯。这反映
A.雅典民主制的本质
B.奴隶主专制的影响
吏”。此官职的主要职能是
C.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D.少数人暴政的特征
A.监察百官
B.统帅三军
C.负责治安
D.审理案件
11.下表是法官据《十二铜表法》审理的一件案子,其判决体现了
3.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所
案情玛丽娜家的树枝被大风吹断而落于邻地。玛丽娜到邻地去拾取,但
有这些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其中的“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
遭到邻人反对。于是,玛丽娜告到法官那里。
主要是指
判决玛丽娜可以到邻地去拾取树枝。
A.王位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度
A.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B.罗马法只注重形式
C.文官体制
D.监察体制
C.罗马法背离了立法精神
D.法官随意解释法律
高二历史试题(共8页)第1页
高二历史试题(共8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