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七下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版七下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2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15 22:4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应天(南京)朱元璋 (明太祖)1368年时间:建立者:都城:一、明朝的建立: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另一版本的朱洪武图像 自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先后八日间,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章奏,共有一千一百六十件。每件奏章里,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共计有三千二百九十一件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朱元璋为什么会直接面对如此多的奏章?2、为了巩固统治,强化皇权,朱元璋做了些什么?明朝疆域图1、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行政方面: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事方面:设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监察方面:设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思想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二、朱元璋强化皇权:2、明太祖废除丞相,强化皇权,这一举措有何利弊? 利:克服了朝臣权力的弊端,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形成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没有独立性,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给统治埋下危机。3、特务机构的设置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1)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臣民终日惶恐,惟命是从,不求进取。(3)破坏了法律,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科举制度有哪些变化?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 变化:内容必须来自“四书、五经”。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文体格式为“八股文”。 影响:扼杀了创造性,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不利于选贤任能。
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效。
——顾炎武甲: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回答。 假如身处明朝,甲乙一起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根据他们的答案,你认为他们两个谁会高中状元?乙:回答出有创意的答案如果你也是参考者,你想要高中状元,你会如何作答?由此可见,八股取士的最大危害在于: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苏州是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制瓷中心有许多商业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引进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农业:商业:手工业:三、明朝经济的发展: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玉米红薯(甘薯)马铃薯(土豆)向日葵番茄(西红柿)花生辣椒明代青花扁壶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课堂小结皇 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明朝经济的发展课堂练习 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A
2、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D 3、济南城区有一条街名叫按察司街,从历史角度推断这条街获此名最早是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C 4、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C 5、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C
6、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诗赋
B、四书五经
C、三通四史
D、二十四史
B 7、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A、叙说科举的兴起与变迁
B、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C、细述三省六部的分工职能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B 8、下列史实与朱元璋有关的是 ①建立明朝 ②废丞相权分六部 ③设立内阁大学士 ④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B 9、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