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如下表,分析后回答1~2题。地区
亚洲欧洲
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主要灾害种类干旱、
洪水、沙漠化、水土流失、
台风、龙卷风酸雨、雪灾干旱、
洪水、沙漠化、蝗灾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水土流失、
酸雨干旱、
洪水、水土流失干旱土壤、盐碱化、生物灾害1、欧洲农业灾害明显较少且少有干旱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湿且稳定
B.地广人稀,务农者少C.北部高山阻挡冷气团入侵
D.用先进科技改造环境2、欧洲和北美洲出现有相同的农业灾害,可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A.都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
B.工业化程度高C.森林覆盖率低
D.纬度跨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3、图2示意亚洲部分国家橡胶产量占世界比重。读图,完成3—4题。
3.正确反映图中所示信息的是
A.四国橡胶产量占世界比重相对1961年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
B.近年来,泰国、马来西亚橡胶产量稳居亚洲前两位
C.近年来,亚洲橡胶生产呈现出由中南半岛向马来群岛扩展的特点
D.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马来西亚橡胶产量占世界比重明显降低
4.橡胶适宜种植的海拔为600~
800m,中国橡胶主要种植区——西双版纳橡胶种植的海拔已经突破1000m。今后,中国提高橡胶产量的最主要途径是(
)
A.培育优良品种
B.提高单产水平
C.增加劳动力数量
D.改善交通条件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图3),回答5-6题。
5.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
B.最冷月气温大于18℃
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
D.夏季降水丰富
6.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读等高面与热力因素形成的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7、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
A.①
B.
④
C.
⑤
D.③
下表为四个地区的气温、降水资料。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
地区
1月均温(℃)
7月均温(℃)
12-2月降水量(mm)
6-8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甲
26.0
26.5
643
612
2480
乙
-10.7
24.8
45
321
680
丙
8.0
25.0
345
32
740
丁
5.4
27.5
105
425
1015
8、甲、乙、丙、丁四地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为
[
]
A.甜菜、小麦、玉米、水稻
B.苹果、小麦、葡萄、水稻
C.小麦、椰子、柑橘、甘蔗
D.甘蔗、小麦、葡萄、水稻
9、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
A.光热和降水
B.市场
C.交通运输
D.国家政策
10、关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种植小麦、水稻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
B.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低
C.美国和中国东北的商品谷物农业经营方式都以家庭农场为主
D.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和出口国,专业化和区域化是美国农业生产的特色
11、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
)
①海平面上升
②高纬度地区降水更少
③全球各地农作物产量下降
④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A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沿青藏铁路旅游观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①美丽雪山
②藏羚羊在奔跑
③绿油油的稻田
④别致的傣家竹楼(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3、我国南方地区旧式民居的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屋顶坡度大,注意通风防雨。这是因为(
)
A.
我国南方居民喜欢清凉
B.
我国南方河流众多
C.
我国南方居民区都在平原上
D.
我国南方气候夏季炎热多雨
1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广西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傣族
B.藏族
C.壮族
D.回族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进行了评估。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图中前30名城市中,拥有宜居城市个数为1的省级行政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A.川、云、皖
B.湘、鄂、粤
C.云、湘、冀
D.浙、闽、鄂
16、关于我国宜居城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西北地区无宜居城市
B.东部沿海省区宜居状况整体最好
C.制约藏、新两省宜居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寒冷
D.贵、桂两省无排位前30名的宜居城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湿热
读大洲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7、半岛①、②、③的名称依次是
A.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B.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
C.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D.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
18、①②③所在大洲气候类型多样,但缺少
A.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读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9、下列描述的省级行政区中与③最相符的是(
)
A.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B.漓江水碧飘来三姐唱新歌
C.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D.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
20、小明想在假期去看海,4个省区中能满足他要求的是(
)
A.
①
B.②
C.
③
D.④
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21~22题。
21.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
A.37.6:17.4:45.0
B.31
6:30
5:37.9
C.15
5:24
5:60.0
D.37.6:24.6:37.9
22.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http://21世纪教育网/
-
aaab#aaab
A.
①
B.②
C.③
D.④
23、图反映的风向模式是
A、北半球高空风向
B、北半球近地面风向
C、南半球高空风向
D、南半球近地面风向
24、关于我们生活的亚洲,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季风气候显著
D.经济发展差异不大
25、下列情况中夜晚气温最低的是(
)
A.
昼夜皆晴
B.
昼夜皆阴
C.
昼晴夜阴
D.
昼阴夜晴
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绚灿夺目、更具有欣赏性了。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红叶观赏地以及10月份红叶最佳观赏区。读图回答26-27题。
26.
形成九寨沟与栖霞山观赏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海陆分布
D.
地形地势
27.
9月份的最佳观赏地是(
)
A.
五指山
B.
栖霞山
C.
红叶谷
D.
香山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为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市区海拔1
800m左右,水网密布,植被良好。夏季上空经常有厚达1
000m以上的高湿度层,天气“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称为“中国凉都”。据此回答28题。
28.六盘水市夏季气候凉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网密布
B.太阳高度小,光照弱
C.森林覆盖率高
D.海拔较高
29.读下图,分析判断造成
20°N~40°N
与
20°S~40°S
人口比重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差异
B.地形差异
C.洋流差异
D.海陆分布差异
30.一些国家在地域和经济上存在密切联系。读以下中国、日本、美国物流方向图,图中甲、乙、丙三个国家分别是( )
A.中国、美国、日本
B.中国、日本、美国
C.美国、中国、日本
D.日本、美国、中国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总分40分)
31、读下面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左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右图)以及相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棉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属于长日照植物),比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沙土等排水条件好的土壤上;水分是棉花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棉花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棉花对热量要求较高。美国东南部(35°N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纬度位置较低,加之受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1月份平均温度在5℃以上,7月份为24℃-27℃,光照时数2500小时/年以上。
据图描述美国本土的海陆位置。(2分)
美国分三大地形区,据图归纳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4分)
(3)根据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左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右图)以及相关材料,分析美国棉花带发展棉花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32、阅读宁夏局部地区地理要素图(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读图描述图示地区降水量总体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简述图中河流沿岸周边发展种植业的主要自然区位优势。(4分)
(3)描述图中常年河的水文特征,图中河段是该河的上游段,试分析该河上游开发利用的重点方面及原因。(4分)
33、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中国近30年气温变化图。
材料2:中国近50年增温速率图。
材料1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分)
材料2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温度地带?(4分)
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趋势对沿海地区会造成什么后果?(2分)
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试分析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的原因。(4分)
有哪些措施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4分)
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答案与解析
1、A
2、B
3、【答案】D
4、B
5、【答案】C
(6)
C【解析】由图上的气温曲线可知,该地最冷月气温在18℃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
从降水量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属于夏雨型的气候类型,二者结合可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
7.【答案】B
8.
【答案】D
9.
【答案】B
10.
【答案】D
11.
【答案】D
12.【答案】A
【解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13.【答案】D
【解析】南方地区民居特点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丰富,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
14.【答案】C
【解析】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相差悬殊,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约1700万,主要位于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数少的民族仅几千人。
15.【答案】C
16.B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四川(简称川)宜居城市数为1,云南(简称云)宜居城市为1,安徽(简称皖)宜居城市为2,A错。湖南省(简称湘)宜居城市为1,湖北(简称鄂)宜居城市为1,广东省(简称粤)宜居城市为5,B错。河北(简称冀)宜居城市为1,C对。浙江(简称浙)宜居城市为5,D错。故选C。16.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数,并不代表西北地区无宜居城市,A错。读图可知,在前30名城市的分布规律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宜居状况整体最好,B对。西藏和新疆宜居状况的影响因素为水源不足,C错。贵、桂两省无排位前30名的宜居城市的主要原因是地质地形条件复杂,交通不便,D错。故选B。
【答案】17、A
18、A【解析】试题分析:17.亚洲南部有三大半岛,分别为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读图根据图示轮廓及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判断,①位于东南亚,我国南部,为中南半岛。②地处南亚,位于我国西南部,为印度半岛,③位于西亚地区,为阿拉伯半岛。结合选项,故选A。
18.读图结合题意,①②③分别为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三大半岛位于亚洲地区,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气候类型多样。有西亚西北部的地中海气候,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东亚北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西北部及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而北纬40°-60°大陆西岸
的温带海洋气候区为欧洲,在亚洲没有该类型气候分布,由于亚洲大陆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所以亚洲大陆没有热带草原气候,故选A。【考点定位】亚洲概况
19、【答案】D【解析】①是广东省
②甘肃省③黑龙江省
④云南省。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描述的是黑龙江省。
20、【答案】A临海的省区是广东省。
【答案】21、D
22、A
23、【答案】B
24、【答案】C
2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昼夜皆晴,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但不是最低,A错。昼夜皆阴,白天气温不太高,夜晚不太低,B错。昼晴夜阴,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C错。昼阴夜晴,白天气温不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弱,气温最低,D对。
26、【答案】D
27、C
【解析】九寨沟因海拔高,气温低,10月可能观赏到红叶;栖霞山海拔相对较低;热量较丰富,在10月观赏不到红叶。越往北,气温越低;9月份最佳红叶观赏区应在阴影区以北。
28【答案】D【解析】28.六盘水市位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冬暖夏凉。此题考查了夏季凉爽的原因,地势高低、天气情况、植被状况、下垫面状况都是原因,但最主要是海拔影响,据气温垂直递减率可得出气温应比同纬度海平面低10℃左右。
29、【答案】D
30、A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0分)【答案】(1)位于北美大陆中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邻墨西哥湾(2分)
(2)地形特征:西部高大的山地,中部广阔的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任两点4分)
(3)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耕作;河流众多流经,灌溉水源丰富;纬度较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任两点4分)
32、(14分)【答案】(1)分布特点: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中部地区降水偏多(每点1分共2分)原因:受夏季风影响,东南多西北少;中部地区受贺兰山影响,地形抬升明显,多地形雨。(每点2分共4分)(共6分)
(2)有利条件:地处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夏季光热条件优越;日较差较大;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每点1分共4分)
(3)黄河有明显的汛期(夏)和枯水期(冬);冬季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含沙量大。黄河上游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主要是由于上游流经我国地势两级阶梯,落差大,水能丰富。(答出4点给4分)
33、(16分)【答案】(1)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分)
(2)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4分)
(3)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改变海岸线,沿海低地被淹。(2分)
(4)一是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二是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大气中CO2消耗减少。(4分)
(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4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知,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第(2)题,结合图示分析即可作答。第(3)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第(4)题,CO2浓度升高与燃烧矿物燃料和毁林两方面有关。第(5)题,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等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