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人教版6.5有趣的平衡课件(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六年级下人教版6.5有趣的平衡课件(3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7-17 10:2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有趣的平衡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教材分析
《有趣的平衡》属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中的综合应用的第一课时,活动内容分为“制作实验用具、体会杠杆原理、体会反比例关系”三个部分组成。教与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比例知识的巩固,而且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一般条件下竹竿保持平衡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分析动手、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2、学情分析
“有趣的平衡”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六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学段,学生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平衡现象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生很少对其进行理性分析,他们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未上升到科学的层面。为此,重视“有趣的平衡”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左边的棋子数乘刻度数等于右边的棋子数乘上刻度数,初步感知杠杆原理。同时发现“左边的棋子数×刻度数”的积不变时,“右边的棋子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3、教学目标
⑴通过生活中平衡现象的实验,体会所学的比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利用掌握的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⑵通过实验寻求规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抽象概括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会学好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体会杠杆原理,加深对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利用掌握的比例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二、说教法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学时,可采用动手操作、直观发现、探究概括、应用升华等措施进行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右边刻度数增大,棋子数反而减少;刻度数减小,棋子数反而增大的规律,真正对棋子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关系的理解。 三、说学法

由于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在思维上存在着
差异,有的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
有的善于动手操作,综合考虑,本课应以学生
为主体,以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调动学生的
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
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人人学习到有价值的数学。四、说教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二)合作互动,探索规律 ??(三) 验证规律 ,体会反比例关系
(四) 联系生活,知识应用 ㈠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意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
探究知识的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
让学生从熟悉的玩跷跷板活动中产
生疑问,引出新知,从而增强学生
参与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㈡ 合作互动,探索规律
1、感知平衡现象
2、实验探索规律abn你觉得平衡与什么有关?1.物体的质量2.距离意图:
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
平衡现象,提出质疑,激发了学生探究实
践、验证的欲望。2、实验探索规律
实验活动一注意:
一要注意竹竿粗细均匀;
二要选好中点;
三要从中点向左右两边,每隔8厘米
做一个刻度记录,尽量相等。意图:
通过图片来反映活动,学生看得
比较具体,同时通过观察、分析、操
作,为活动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2、实验探索规律
实验活动二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探究的能力,已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实验,给学生以空间和信任,他们自主完成探究,明确实验的方法,在讨论交流中,逐步完善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又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思维。 ??(三) 验证规律 ,体会反比例关系 左边在刻度4上放3个棋子并保持不变,右边分别在各个刻度上放几个棋子才能保证平衡呢? 12643212346
平衡时,
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
左边刻度数×棋子数?=?右边刻度数×棋子数
当“左边的棋子数”与“刻度数”的乘积不变时,
“右边的棋子数”与“刻度数”成反比例。验证规律:
设计意图: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充分地放手,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活动,让学生自
主活动亲历探究的全过程,提高学生参与交
流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
综合能力。??
(四) 联系生活,知识应用你能利用平衡的原理,算出左侧物体的
质量吗?(用反比例解答)我能算

课后评价:
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它重在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旨在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这节课两次实验操作让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了,形成了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兴奋情绪受到激发。而且实验中有分工、有合作、有交流。本课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旨,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既有知识技能目标,又有能力培养目标,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情感目标,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