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导引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在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就已被编入学校教材;解放后,他的文章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并成为经典篇目。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人,无不是在鲁迅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的确,鲁迅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大多如“无花的蔷薇”,而在这蔷薇丛中唯一开着花的,当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了。读经典作品(1)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
(2)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
(3)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连网接轨。
(4)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鲁迅及其代表作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鲁迅(1881-1936) 《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目录狗·猫·鼠? 阿长和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 1.童年的温馨,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无限的趣味……”
② 《狗·猫·鼠》(喜欢小动物)
③ 《无常》对民间艺术、地方习俗充满兴趣。
2.童年的压抑与伤害
《五猖会》中“背书”一段(父母不懂孩子心理,自以为教育得法,却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3.青年时代冲破家庭束缚,探求、抉择人生道路
①《琐记》学地学、矿物学(金石学)、赫胥黎《天演论》
②《藤野先生》? 到东京学医,后来又弃医从文。从此走上文学道路,毕身以唤醒国民精神为己任,同反动落后作斗争。4.怀念亲人师友
①喜欢的人(“无常”、长妈妈……)
②敬重的人(藤野先生、寿镜吾)
③同情的人(范爱农)
5.作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士,鲁迅先生从来没有忘记过战斗。
①《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讽刺;
② 对中医的偏见:“绍兴几个名医,”借行医诈取病人钱财,痛恨迷信与落后;
③ 《琐记》衍太太:居心险恶的人;
④对黑暗腐朽的现实的还击、痛斥。 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长妈妈( 《阿长与〈山海经〉》):一个淳朴善良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
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一位关心弱国子民的恩师
范爱农(《范爱农》):一个典型的不得志而不断挣扎在封建末世的知识分子。
父亲( 《五猖会》《父亲的病》):一位让鲁迅曾又困惑又忏悔的爱父。专题探究艺术手法?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
??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3、?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 《五猖会》精彩片段??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臻(zhēn)臻至至〕人物众多,气势很盛的样子。
〔称娖(chuò)〕行列整齐的样子。〔高跷(qiāo)〕(1)《五猖会》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其主题思想是什么?
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
《五猖会》记叙儿时要去看五猖会,父亲却命令“我”背书,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的无奈和厌烦,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精彩选篇《五 猖 会》赏析(2)“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在这之前,写了好几段关于赛会的文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几段文字极力渲染了“我”对于赛会的喜爱和向往,与下文写在去看五猖会之前父亲突然要“我”背书形成巨大反差,先扬后抑,有力地突出了主题。(3)文中直接写到父亲的其实没有几句,那么文中是如何突出父亲的形象的?
主要是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通过写众人和“我”的反应,写出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突出父亲作为家长的角色。(4)文末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你觉得仅仅因为父亲的阻难吗?
“我”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其中的原因与其说是因为父亲的阻难,还不如说是对五猖、梅姑的反感。作者刻意引用《聊斋志异》中的有关记述,借以表述自己的看法,从而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虚伪。这一点,联系前面写到的“上海的旗袍”等内容,也是一致的。选择题1、《朝花夕拾》是一本( )
?? A、 散文集B、论文集C、文学评论集D、杂文集
2、《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 )
?? A、《莽原》B、《申报》C、《奔流》D《晨报副刊》
3、《朝花夕拾》在报上连载时的栏目叫( )
?? A、《朝花夕拾》 B、《花边文学》C、《旧事重提》D、《伪自由谈》
4、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 )
?? A、12 B、10 C、14 D、8课堂练习AAAB5、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
6、 “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A、形象好看?B、活泼诙谐?C、能勾摄恶人魂魄?D、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7、《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不重视自己????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D、学医太难 ?
8、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 )
?? A、 本城书塾 B、南京水师学堂 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 D、仙台医专ADCA9、《狗?猫?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 )
?? A、 养狗B、养猫C、养隐鼠D、都不是
10、《狗?猫?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是( )
?? A、 一种人B、两种人C三种人D四种人
11、《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阿长”为( )
?? A、 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
CAA12、《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何种思想的著作( )
?? A、 封建孝道B、封建迷信C、因果报应D、都不是
13、不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 )
?? A、 老莱娱亲B、郭巨埋儿C、黄香扇枕D、闻鸡起舞
14、下列神话不出自《山海经》的是( )
?? A、 黄帝战蚩尤B、夸父追日C、大禹治水D、愚公移山ADD15、《五猖会》写的是一种( )
?? A、 迎神赛会B、祭祀活动C、民间艺术D杂技表演
1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是( )
?? A、 高跷B、抬阁C、马头D、舞狮
17、《五猖会》中作者写急于去看五猖会的情景类似于( )
?? A、 去看社戏B、去百草园玩C、去三味书屋读书D、去仙台医专求学
ADA18、《五猖会》中作者对东关五猖会的盛况( )
?? A、 印象深刻B、印象一般C、印象模糊D、完全忘却
19、《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 )
?? A、 一个人 B、一种鬼神 C、一个形容词 D、一种动物
20、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A孔乙己 B范爱农 C藤野先生 D寿镜吾老先生 DBB结束语 《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同学们尽可以随便翻翻。待他年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回忆所及,再来细读,我敢说,你一定会温故而知新,掩卷三思,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