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七下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版七下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17 16:48:03

文档简介

?NYeHr哠騍Nt^?
N孮 2016

?鯪
,{4?
Ug剉-NY噀S?Am
 qQ32
_PPT
.ppt(共32张PPT)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4 课
朝鲜半岛
印度半岛
伊朗
阿拉伯半岛
东罗马帝国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吗
试一试
长安
拂菻
遣唐使是中日交流的重要方式
1.阅读教材19页回答问题:日本促进中日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遣唐使:隋唐时期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
日本派出遣唐使著名人物
_________。
阿倍仲麻吕
一.中日交流
阿倍仲麻吕的
纪念碑
在西安阿倍仲麻吕像
阿倍仲麻吕诗碑(江苏省镇江)
2.除遣唐使外,日本促进中日文化交流还有那些人物?
日本的留学生和留学僧
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学习内容广泛
3.结合材料和教材归纳中日文化交流的特点
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
前后十多批
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
——特点1:时间长
——特点2:次数多
——特点3:规模大
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特点4:学习内容广泛
配备的船工130人,加上遣唐使以及留学人员,一艘船上的人员多达150余人
为了组织一次到中国的“遣唐使”活动,国家需要用3年的时间来筹备财力
4.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度
文字
社会习俗
建筑
日本仿照唐朝制度进行行政制度改革
史称“大化改新”
日本平城京
日本平城京
唐朝长安城
平假名
片假名
安--ぁ
阿--ァ
以--ぃ
伊--ィ
宇--ぅ
宇--ゥ
衣--ぇ
江--ェ
於--ぉ
於--ォ
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的平假名和片假名。
4.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度
文字
社会习俗
建筑
4.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度
文字
社会习俗
建筑
日本和服是从中国的唐装演变而来的。
唐朝的“开元通宝”
日本的“和同开珎”
5.阅读教材20页回答问题: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
鉴真
鉴真
(688年-763年6月25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
,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763年(广德元年)6月25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
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
",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在佛教建筑、雕塑等方面,他也颇多建树。
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鉴真坐像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6.想一想,鉴真六次东渡,不远万里传播文化,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1、鉴真具有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2、他为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交流,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学习。
启示:
鉴真东渡

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过:六次东渡,754年终达日本

间:唐玄宗时期
6.想一想,鉴真六次东渡,不远万里传播文化,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1、鉴真具有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2、他为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交流,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学习。

过:

间:

响:
经过4年跋涉到达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件
二、玄奘西行
唐太宗时期
贡献:
主持译经,口述由其弟子整理《大唐西域记》
玄奘从长安起步,杂于返西域的客商中,出玉门关独自西行。在苍茫的戈壁沙漠上行走,没有路标,光有从前走过的马匹、骆驼留下的粪便,或是一堆堆的尸骨。沙漠里不仅没有水,喉咙还渴得发痛,连眼皮也睁不开,甚至浑身焦躁难以忍受。困难不断,但是并未阻挡玄奘前进的步伐。到了今新疆哈密县,当地王苦苦相留,可是玄奘决意西行。就派了几个人送玄奘到印度。后来几个护送被冻死在山上。但玄奘没有失去信心,历经险阻最终到达印度。
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讲经处遗址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寺内西院建塔,名慈恩寺塔,用以存放从印度带回来的经籍.现在的塔名依据的是《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的记载:摩揭陀国有一僧寺,一日有一只大雁离群落羽,摔死在地上.僧众认为这只大雁是菩萨的化身,决定为大雁建造一座塔,因而又名雁塔,也称大雁塔.
《大唐西域记》
“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
这本书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过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也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
面对重重困难,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以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坚强意志、顽强毅力,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考: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影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遣唐使
经过:6次东渡,754年抵达日本
时间:唐玄宗时期
时间:唐太宗时期
经过:到达天竺,带回佛经
影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时间:唐朝时
方式:日本派使节到中国
目的: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
影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从唐朝中外友好交流的事例中,你获得了什么历史启示?
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3、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A.玄奘
B.
戒贤
C
.鉴真
D
.戒日王
3、假如你要查看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风俗,你该查阅下列哪本书(

A.《徐霞客游记》
B.
《西游记》
C
.《大唐西域记》
D
.《史记》
A
4、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外友好交往使者的是(
)
A、鉴真、玄奘
B、鉴真、松赞干布
C、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D、玄奘、唐太宗
5、“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不畏艰难的精神
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民族友好是: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D
6、阅读郭沫若的下列诗作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
(1)“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哪一朝代?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郭沫若为什么说鉴真“一片精诚照太清”?
(3)
“奈良城”属于哪一国家?哪一句诗体现了鉴真“传道艺”的影响?
唐朝(唐玄宗)
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前后六次东渡日本
日本
唐风洋溢奈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