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化学反应的焓变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1.吸热反应2.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 热量的反应化学反应中 热量的反应一、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吸收放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燃料的燃烧
酸碱中和反应
金属与酸
大多数化合反应C+CO2,H2+CuO,C+H2O
Ba(OH)2.8H2O+NH4Cl
CaCO3高温分解
大多数分解反应
所有水解和电离反应
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为什么有的反应会放出热量有的需要吸收热量呢?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
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问题探究一生成物4、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图:生成物概念辨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反应.CD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氮气与氢气合成氨
B.酸碱中和
C.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D.焦炭与高温水蒸气反应
D[练习]
1、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点燃的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氯化铝的水解B二、反应热 焓变1、定义:2、符号:△H3、单位:kJ·mol-1 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4、规定:吸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
放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 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 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三、热化学方程式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H2(g)+ O2(g)=2H2O(l) △H=-571.6KJ/mol H2(g)+1/2 O2(g)=H2O(l) △H=-285.8KJ/mol 请观察下列表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在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中,O2前的计量数为什么可以用分数表示呢?相同条件下的同一个反应△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有何关系呢?问题探究二原因:(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2)反应的焓变与物质前的计量数有关;同一化学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同一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H成正比. 继续观察下列表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后面为什么要标明该物质的聚集状态呢?2H2(g)+O2(g)=2H2O(l) △H=-571.6KJ/mol2H2(g)+O2(g)=2H2O(g) △H=-483.6KJ/mol 问题探究三(3)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此外,反应的焓变还与反应温度、压强有关(若不注明则表示在298K、101kPa下).原因:[交流讨论]:P3(1)正确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2)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3)标明反应的焓变△H(注意单位和+、-);
(4)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不注明则表示在298K、101kPa下) ;3.书写步骤:4、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问题解决]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N2 (g)与H2 (g)反应生成1molNH3 (g) ,放出46.1KJ热量。
2、1molC2H5OH (l)完全 燃烧生成CO2 (g) 和H2O (l) ,放出1366.8KJ热量。
3、2molC2H2 (g)在O2 (g)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g)和H2O (l) ,放出2598.8KJ热量
4、1molC(石墨)与适量H2O (g)反应生成CO (g)和H2 (g) ,吸收131.3KJ热量。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旧键断裂需要 能量,新键形成会 能量。放 出吸 收问题探究四所以: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
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规律总结: △H =∑E(反应物) - ∑E(生成物)反馈巩固 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 (填>或<)
SiC______ Si; SiCl4 ______ SiO2
⑵ 右图立方体中心的“●”表
示硅晶体中的一个原子,请
在立方体的顶点用“●”表示
出与之紧邻的硅原子。
⑶ 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
下列反应制取:
SiCl4 (g) + 2H2(g) Si(s) + 4HCl(g)
该反应的反应热△H = ______KJ/mol
><●●●●+236A.2H2(g)+O2(g)=2H2O(g) ΔH12H2(g)+O2(g)=2H2O(l) ΔH21、试比较下列各组焓变的大小:B.S(g)+O2(g)=SO2(g) ΔH1
S(s)+O2(g)=SO2(g) ΔH2ΔH1>ΔH2ΔH1<ΔH22. 反应C(石墨) C(金刚石)是吸热
反应,由此可知( )A. 该反应的ΔH>0 B. 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C.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 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AB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已知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2Q1 + Q2 > 4Q3
B. 2Q1 + Q2 < 4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Q3B反馈练习2.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Q1 Q2均大于零)的是( )
A. H2(g)+Cl2(g)=2HCl(g) △H=-Q1 1/2H2(g)+1/2Cl2(g)=HCl(g) △H=-Q2
B. C(s)+1/2O2(g)=CO (g) △H=-Q1
C(s)+O2(g)=CO2(g) △H=-Q2
C. 2H2(g)+O2(g)=2H2O(l) △H=-Q1
2H2(g)+O2(g)=2H2O(g) △H=-Q2
D. S(g)+O2(g)=SO2 (g) △H=-Q1
S(s)+O2(g)=SO2(g) △H=-Q2B3.已知部分化学键键能如下:P-P: 198kJ/mol;
P-O: 360kJ/mol;O=O: 498kJ/mol.试根据已
学过的P4和P4O6结构知识计算:P4+3O2=P4O6 的
焓变 ( )
A.+1638kJ/mol; B.-1638kJ/mol;
C.-126kJ/mol; D.+126kJ/mol.B4、已知
(1)H2( g )+1/2O2 ( g ) = H2O ( g ) ΔH1 = a kJ/mol
(2)2H2( g )+O2 ( g ) =2H2O ( g ) ΔH2 = b kJ/mol
(3) H2( g )+1/2O2 ( g ) = H2O ( l ) ΔH3 = c kJ/mol
(4) 2H2( g )+O2 ( g ) =2H2O ( l ) ΔH4 = d kJ/mo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d>0 C、2a=b< 0 D、2c=d>0
C5、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8H18(l)+25/2O2(g)=8CO2(g) +9H2O(g)
△H= - 48.40kJ·mol -1
B、C8H18(l)+25/2O2(g)=8CO2 (g) +9H2O(l)
△H= - 5518kJ·mol -1
C、C8H18(l)+25/2O2(g)=8CO2(g) + 9H2O(l)
△H= + 5518kJ·mol -1
D、C8H18(l)+25/2O2(g)=8CO2 (g)+ 9H2O(l)
△H= - 48.40kJ·mol -1BA.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mol
B. C2H2(g)+5/2O2(g)=2CO2(g)+H2O(l) △H=+2b kJ/mol
C. 2C2H2(g)+5O2(g)=4CO2(g)+2H2O(l) △H=-2b kJ/mol
D. 2C2H2(g)+5O2(g)=4CO2(g)+2H2O(l) △H=+b kJ/mol 6.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