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第2章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1课时+1份学习单)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2章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1课时+1份学习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7-18 20:27:17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生物与非生物
1.猫
2.鹅卵石
3.
汽车
4.塑料花
5.百合花
6.人
7.拼图
8.蜗牛
9.老虎
10.家兔
11.雪花
12.云层
13.松柏
14.
猪笼草
15.荷花
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活动:读课本34页,图2-2;
观察图2-2,可知生物的共同特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生长
能繁殖后代
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能进行新陈代谢
思考与讨论:
除上述生物特征外,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特征?
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思考与讨论:
“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某同学家里有个碰就会哈哈大笑的洋娃娃。该同学据此得结论:她的洋娃娃是生物。请判断她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错误。洋娃娃对刺激的反应不是自主产生的,而是装在里面的机器引起的,而且它不具有其他的生物特征。
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什么?





1.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2.能生长
3.
(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
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4.
没有严整的结构
5.
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什么?





1.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
2.能生长
不能生长
3.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
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
没有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
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放大镜的作用
放大镜
1.放大物体的影像——主要作用
2.聚焦取火
如何使用放大镜?
一只手拿着放大镜靠着一只眼睛,另一只手拿着一支铅笔,放在放大镜前方,前后移动铅笔,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可以同时移动你的头部和放大镜,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当放大镜距离物体一定范围内,可以看到放大、正立的物象。且在这个范围内,放大镜离物体越远,观察到的物象越大。
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形态

两对触角



1.蜗牛为什么要四处爬行呢?
(寻找食物、交配繁殖后代等)
蜗牛的感觉有:
2.通过上述实验,你知道蜗牛有哪几种感觉?
蜗牛的感觉有:
视觉、触觉、嗅觉、味觉。
蜗牛无听觉。2.1“生物与非生物”学习单
班级:
姓名:
完成情况:
一:课题:生物与非生物
二:学习目标
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知道生物的基本特征。
学会用放大镜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的感觉世界。
三:课前导学
1.读课本34页,图2-2;
观察图2-2,可知生物的共同特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上述生物特征外,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只手拿着放大镜靠着一只眼睛,另一只手拿着一支铅笔,放在放大镜
,前后移动铅笔,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可以同时移动你的

,以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
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当放大镜距离物体一定范围内,可以看到

的物象。且在这个范围内,放大镜离物体
,观察到的物象

蜗牛的感觉有:



,蜗牛没有

四、课中互学
小组讨论(一)
“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某同学家里有个碰就会哈哈大笑的洋娃娃。该同学据此得结论:她的洋娃娃是生物。请判断她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小组讨论(二)
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什么?
五、课后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