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
2、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余粮收集制,国家实行对粮食的 垄断政策,不允许私人买卖。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城市居民的口粮按等级定量供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普遍劳动义务制。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图示)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思考:从图示可见,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最初目的是什么?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积极作用:
失误:
①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 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①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②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如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平均分配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一)、新经济政策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特点: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影响: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内容政策(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固定粮食税恢复外资和私营企业实行自由贸易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情况表结果如何? 说出下图俄国发展情况出现的原因120100806040200谷物产量工业总产量原因: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二)、苏联成立——1922年1940年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列宁逝世苏联举行国葬参加瞻仰的群众 1924年1月列宁逝世。
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哥俩好,好哥俩他有超人的组织能力。早在十月革命时期,他就协助列宁参与指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在激烈的国内战争期间,他指挥红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
——《居安思危》
1902年到1913年,8次被捕,7次遭流放,6次从流放中逃脱 ——《居安思危》
早在1905年,他建议列宁对付党内反对派时竟说:“真见鬼,竟没有人揍他们。难道就让他们逍遥下去。”
——姜长斌《读懂斯大林》
他是怎样的人斯大林的愿望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到。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斯大林的选择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
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时期)
1、社会主义工业化
①特点:
②过程:
③成果:国家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28-1937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一: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增强。〓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1933年-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T-34型坦克,作为二战中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共生产了四万辆PPSH(波波沙)-41冲锋枪,共产六百万枝喀秋莎火箭炮在怒吼?莫斯科地铁站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享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美称。原因有三:第一,它是世界上堪称最古老的地铁站,同时也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地铁站;第二,它是世界上最深入地底的地铁站;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它保留了浓厚的斯大林时代色彩,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宏伟的地铁站之一。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2、农业集体化
①背景:
②目的:
③措施:
④完成:工业化进展迅速
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放弃新经济政策,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打击富农。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1、确立
①背景:
②确立:
③意义: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特征经济上是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
政治上是个人高度集权(“个人崇拜”、大清洗) “他接过一个扶木犁的穷国,却留下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斯大林的经典评价
苏联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苏联工业化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但谁家有什么苏联时代的家用电器吗?为什么? 几乎没有,苏联工业发展过程中,轻工业与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这是苏联工业化的一个大问题。 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系吗?中国有无类似的现象?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功绩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国民素质得到提高;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弊端高度集权;对干部缺乏监督;个人崇拜盛行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 ;牺牲农民利益,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认
识政治:思想:压制学术思想的创造性,不利于思想文化繁荣苏联民间笑话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2)材料“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的“模式”指什么? 它的特点是什么?请回答(1)新经济政策是哪一年实施的?为什么说它比较好?(4)中国应从苏联模式中吸取哪些教训?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 。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要轻重比例协调发展,要维护农民利益,走节约型经济发展道路(3)、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通过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2)、“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3)、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通过斯大林模式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小结: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请列出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列宁的贡献:
①一个政党:
②一个国家:
③一个主义:
④一大政策:
①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②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俄国
③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④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