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一、计算依据
(1)
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2)
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二、解题步骤及格式
一般分为以下六步:“设方关比求答”
(1)解设未知量,一般情况下,求什么设什么;
(2)写出相应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即实际质量),分别列出相应的化学式下面;
(4)列比例式(相对比相对,实际比实际);
(5)解比例式,求解;
(6)简明写出答题。
三、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
(1)m=
ρv
(2)单位换算:1L=1000mL,1mL=1cm3
1kg=1000g
1g=1000mg
(3)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100%
变形: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纯度
(4)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分数)=1—杂质的质量分数
四、常见的计算类型
(一)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例1】2.4g镁带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例2】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现
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多少克?
有锌粒13.0g,问能生成氢气多少克?
同时生成硫酸锌多少克?
(二)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例3】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 若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得到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
(三)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例4】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g)
2.12
2.08
2.04
2.04
(1)加热t3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完全分解?
(填“是”或“否”)。
(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
(3)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五、典型例题
【例5】实验室用10g锌跟足量盐酸反应最多可制得氢气多少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多少升?
(已知氢气的密度是0.09g/L)
【例6】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g装入大试管,给试管加热来制取氧气。在反应不再发生后,等试管冷却,称量,得10.7g固体物质。问:
(1)制得氧气多少克?
(2)10.7g固体物质里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例7】用氢气还原12.
4g含有铜粉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固体11.
6g,求原混和物中铜粉和氧化铜各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