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知识归纳
一、乙醇
1.分子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简式:CH3—CH2—OH
电子式:
比例模型:
2.物理性质:乙醇是无色透明而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为78.5
℃,易挥发,能和水以以任意比混溶,乙醇本身是良好的有机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3.化学性质:
(1)与活泼金属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氧化反应:
①燃烧:CH3CH2OH+3O2
2CO2+3H2O,
②催化氧化反应:
CH3CH2OH+CuOCH3CHO+Cu+H2O
③通入KMnO4酸性溶液,可使溶液褪色。
(3)与氢卤酸反应:CH3CH2OH+HBr
CH3CH2Br+H2O
(4)分子间脱水反应:
(5)分子内脱水反应:
(6)酯化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注意:
①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
②用烧瓶或大试管,大试管倾斜成45°角(使试管受热面积大),长导管起冷凝回流和导气作用。
③采用如下措施提高产率:用浓硫酸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加热将酯蒸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以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并使用冷凝回流装置。
④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⑤玻璃导管的末端不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液体倒吸;
⑥加入试剂的顺序:乙醇→浓硫酸→乙酸;
⑦对试管进行加热时,一定要用小火使温度慢慢升高,防止乙酸、乙醇的挥发,提高乙酸、乙醇的转化率,同时生成足够多的乙酸乙酯。
四、乙酸
1.分子组成与结构:
分子式:C2H4O2
结构简式:CH3COOH
比例模型:
2.物理性质: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乙酸在温度低于它的熔点(16.6℃)时会变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叫冰醋酸。
3.化学性质:
(1)弱酸性:CH3COOH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产生H+,从而使乙酸具有酸的通性。
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CH3COOHCH3COO-+H+;
乙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Zn+2CH3COOH=(CH3COO)2Zn
+H2↑;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Cu(OH)2+2CH3COOH=(CH3COO)2Cu
+2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uO+2CH3COOH=(CH3COO)2Cu+
H2O;
与某些盐反应:CaCO3+2CH3COOH=(CH3COO)2Ca
+CO2↑+
H2O;此反应证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2)酯化反应:和酸相互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4.乙酸的用途: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合成纤维如维纶、喷漆溶剂、香料、染料、医药以及农药等。
素养整合
一、单选题:
1.交警对驾驶员是否饮酒进行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呼出的乙醇蒸气迅速变蓝,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具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⑤乙醇可与羧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
A.②⑤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 )
3.下列物质中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
A.甲烷
B.乙烯
C.乙醇
D.苯
4.有机物Ⅰ和Ⅱ的结构式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Ⅰ和Ⅱ是同分异构体
B.Ⅰ和Ⅱ物理性质有所不同
C.Ⅰ和Ⅱ化学性质相同
D.Ⅰ和Ⅱ含12C的质量分数相同
5.下列关于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与水互溶,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从化学学科角度看,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包含乙醇容易挥发的性质
6.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 )
A.
B.CH3CH2NO2
C.CH2===CHBr
D.
7.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
A.硝酸
B.稀盐酸
C.Ca(OH)2溶液
D.乙醇
8.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是
( )
A.3∶2∶1
B.2∶6∶2
C.3∶1∶2
D.2∶1∶3
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
10.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
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
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
11.以下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和乙醇杂质的最好试剂是
( )
A.饱和碳酸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苯
D.水
12.下列不属于乙酸用途的是
( )
A.杀菌消毒
B.生产香料
C.调味剂
D.检验司机是否是“酒后驾车”
13.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2 丁醇、⑤酸性KMnO4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 )
A.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4.下列是有关生活中的醋酸,其中主要利用了醋酸酸性的是
( )
①醋酸不小心滴到大理石桌面上,桌面失去光泽
②熏醋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流行性感冒
③醋可以除去水壶上的水垢
④用醋烹饪鱼,除去鱼的腥味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下列物质中各含有少量的杂质,能用饱和Na2CO3溶液并借助于分液漏斗除去的是
( )
A.苯中含少量的硝基苯
B.乙醇中含少量CH3COOH
C.乙酸乙酯中含少量乙酸
D.乙酸中含少量苯
16.若乙醇中的氧为O,则它与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88
B.90
C.106
D.108
17.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某实验小组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乙酸和另一种分子式为C6H13OH的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C6H13OH分子中含有羟基
B.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CH3COOC6H13
C.C6H13OH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D.不需要催化剂,这种酯在水中加热即可大量水解
18.在同温同压下,某有机物和过量Na反应得到V1
L氢气,取另一份等量的有机物和足量NaHCO3反应得V2
L二氧化碳,若V1=V2≠0,则有机物可能是
( )
A.
B.HOOC—COOH
C.HOCH2CH2OH
D.CH3COOH
19.实验室用冰醋酸、无水乙醇、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液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
C.有部分乙醇跟H2SO4作用生成乙烯
D.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20.经测定由C3H7OH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是
(
)
A.78%
B.22%
C.14%
D.13%
二、填空题
21.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终将成为汽油和柴油的替代品。
(1)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可能还有CO生成。用如图装置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中有CO、CO2、H2O,应将乙醇的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按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填装置编号)
。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②中A瓶的石灰水变浑浊。A瓶溶液的作用是
;B瓶溶液的作用是
;C瓶溶液的作用是
。
(4)装置③的作用是
;装置①中所盛的是
,作用是
。
(5)装置④中所盛的固体药品是
,它可以验证的产物是
。
(6)尾气应如何处理?
。
(7)海底有大量的甲烷水合物。等质量的甲烷和乙醇完全燃烧产生温室气体CO2较多的是
。
22.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D是饮食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F是一种有香味的物质,F中碳原子数是D的两倍。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F和高分子化合物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A的结构式为
,B中决定性质的重要官能团的名称为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①
,反应类型:
。
②
,反应类型:
。
(3)实验室怎样鉴别B和D?
。
(4)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F,乙中所盛的试剂为
,该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
。
知识拓展
1.比较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乙酸
水
乙醇
碳酸
分子结构
CH3COOH
H—OH
C2H5OH
与羟基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
—H
C2H5—
遇石蕊试液
变红
不变红
不变红
变浅红
与Na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与Na2CO3溶液
反应
水解
不反应
反应
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
CH3COOH>H2CO3>H2O>CH3CH2OH
归纳: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关系:强酸>弱酸>H2O>醇。
2.完成下列有关乙醇、乙酸结构和性质的比较表
物质名称
乙醇
乙酸
结构简式及官能团
CH3CH2OH—OH
CH3COOH—COOH
物理性质
色、态、味
无色特殊香味的液体
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挥发性
易挥发
易挥发
密度
比水小
溶解性
与水任意比互溶
与水、乙醇任意比互溶
化学性质
实验拓展
例.已知下表所示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乙醇
-117.3
78.5
0.7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浓硫酸
338.0
1.84
某学生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
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2∶3∶3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图甲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加热装有混合液的大试管
5~10
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甲
乙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
。
(2)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
。
(3)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
;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一般用饱和食盐水或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可通过洗涤主要除去
(填名称)杂质;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剂为
(填字母)。
A.P2O5
B.无水Na2SO4
C.碱石灰
D.NaOH固体
(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部分装置略去),与图甲装置相比,图乙装置的主要优点有
。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参考答案与解析
素养整合
题序
答案
解析
1
C
由题中信息(+6价Cr被还原为+3价)可知测定原理利用了乙醇的还原性,同时从体内可呼出乙醇蒸气,说明乙醇的沸点低。
2
A
B和D中的导管插到试管b内液面以下,会引起倒吸,B、D错;C选项试管b中的试剂NaOH溶液会与生成的乙酸乙酯反应。
3
C
甲烷、苯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乙烯使二者都能褪色;乙醇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之褪色,但不与溴水反应,不能使之褪色。
4
C
Ⅰ和Ⅱ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不仅物理性质有差异,化学性质也有差异。Ⅰ和Ⅱ含C的质量分数相同,12C是C的稳定同位素,所以Ⅰ和Ⅱ含12C的质量分数相同。
5
A
由于乙醇与H2O互溶不分层,故不能用分液法除去乙醇中的水。
6
D
可看作甲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Cl取代;CH3CH2NO2可看作CH3C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硝基取代;CH2===CHBr可看作CH2===CH2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Br原子所取代的产物;只有聚乙烯不属于烃的衍生物。
7
C
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生化学反应:2Cu+O22CuO,使质量增加,当遇到硝酸和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O+2HNO3===Cu(NO3)2+H2OCuO+2HCl===CuCl2+H2O,反而使铜片质量减少,当遇到乙醇时发生化学反应:CuO+CH3CH2OHCH3CHO+H2O+Cu,CuO被还原为Cu,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当遇到Ca(OH)2溶液时,CuO不与它反应,故加热后的铜片比原铜片质量增加。故正确答案为C。
8
D
三种醇与足量Na反应,产生相同体积的H2,说明这三种醇各自所提供的—OH数目相同,为方便计算,设所提供—OH的数目为a,由于三种醇物质的量之比为3∶6∶2,所以各醇分子中—OH数之比为∶∶=2∶1∶3。
9
C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C、—OH两种官能团,其中—OH能和Na反应放出H2,能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C选项错误。
10
D
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含有一个羧基属于一元酸,酸性强于碳酸,沸点高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脱羟基。
11
A
饱和碳酸钠溶液能溶解乙醇,吸收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12
D
检验司机是否是酒后驾车的装置中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当其遇到乙醇时由橙色变为蓝绿色。
13
D
该有机物含有双键和羧基两种官能团,所以可以发生加成、氧化、酯化等反应。
14
A
醋酸与CaCO3反应:CaCO3+2CH3COOH
→
(CH3COO)2Ca+CO2↑+H2O,显酸性。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可以与水垢反应,体现出乙酸的酸性。做鱼的时候一般要放料酒,酸和醇发生反应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酯。
15
C
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乙酸,加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与Na2CO3反应,而乙酸乙酯与Na2CO3溶液互不相溶,可以用分液漏斗将二者分离。
16
B
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的反应机理为:故O存在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即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17
D
酯化反应是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可逆反应,由此可知,酯的水解需要催化剂。
18
A
1
mol羟基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0.5
mol
H2,1
mol羧基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0.5
mol
H2;NaHCO3只能与羧基反应而不与羟基反应,且1
mol羧基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产生1
mol
CO2;若满足题干条件,该有机物中应既有羟基又有羧基,故选A。
19
D
浓硫酸的沸点为388℃,不挥发,选项乙醇的沸点虽为78.5℃,但即使挥发出来,也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乙烯的生成温度为170℃,酯化反应的温度远远不到这个温度;醋酸极易挥发,与碳酸钠的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故D选项正确。
20
C
此题可变换化学式找到C3H7OH和C6H12之间的关系,C3H7OH可改写为C3H6·H2O,而C6H12可改写为(C3H6)2。即混合物中H2O的质量分数×8%=9%,混合物中(C3H6)n的质量分数为1-9%=91%,其中C为91%×=78%。因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1-78%-8%=14%。
21
(1)C2H5OH+3O22CO2+3H2O(2)④②③① (3)验证CO2存在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证明CO2是否被除尽 (4)将CO氧化成CO2 澄清石灰水 检验由CO与CuO反应所生成的CO2,从而确证有CO气体存在 (5)无水硫酸铜 H2O (6)点燃 (7)甲烷
略
22
(1)
羟基(2)①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②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取某一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所取待测液为乙酸,余下一种为乙醇(或其他合理方法)(4)饱和碳酸钠溶液
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导气管的出口伸入到了液面以下
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物质是乙烯,根据框图,B为乙醇,C为乙醛,E为聚乙烯,F为某酸乙酯。因为F中碳原子数为D的两倍,所以D为乙酸。(3)鉴别乙醇和乙酸时可利用乙酸具有弱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性质。(4)乙中所盛的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有三个:①能够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②同时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③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为防止倒吸,乙中导气管的出口应在液面以上。
实验拓展
例.答案:
(1)在一个30
mL的大试管中注入3
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3mL
乙酸(乙醇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不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2)反应物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随产物蒸出而大量损失,而且温度过高可能发生更多的副反应。
(3)在浅红色碳酸钠溶液液面上有无色油状液体生成,可闻到香味,振荡后碳酸钠溶液红色变浅,油层变薄 碳酸钠、乙醇 B
(4)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的温度;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物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反应物乙酸、乙醇的沸点比较低,因此在用酒精灯加热时,一定要用小火慢慢加热。反应得到的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与水混合后通常分层,且处于上层。在干燥制得的乙酸乙酯时,不能用酸或碱,因为酸或碱会使乙酸乙酯水解,最好选用无水Na2SO4干燥,且乙酸乙酯与Na2SO4也不互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