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C )
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的方法,使含水的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C.四氯化碳和水混合后,可用分液的方法来分离
D.NaCl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少量KNO3的NaCl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的NaCl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18
g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B.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解析: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所以18
g
H2O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A正确;钠在反应中只失去一个电子,23
g钠的物质的量为1
mol,即失去NA个电子,B正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氧气来源于-1价的氧元素,所以生成0.1
mol氧气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C正确;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变小,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故转移电子数小于0.3NA,D错误。
3.(2017新课标Ⅲ,9改编)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B )
目的
操作
A
取20.00
mL盐酸
用100
mL的量筒量取
B
酒精与水混合物
蒸馏
C
测定醋酸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D
配制浓度为0.010
mol·L-1的KMnO4溶液
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解析:A项错误,量筒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C项错误,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不能润湿;D项错,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
4.(2016·锦州高一检测)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A )
A.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
5.某溶液中存在Mg2+、Ag+、Ba2+三种金属离子,现用NaOH、Na2CO3、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分别沉淀并分离出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溶液,滤出一种沉淀,所加溶液顺序正确的是( C )
A.Na2CO3 NaCl NaOH
B.NaOH NaCl Na2CO3
C.NaCl NaOH Na2CO3
D.NaCl Na2CO3 NaOH
6.下列仪器有“0”刻度且“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B )
A.在量筒的下端
B.在温度计的中部
C.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中间
D.在容量瓶的上端
7.下列仪器:①烧杯;②锥形瓶;⑧圆底烧瓶;④试管;⑤坩埚;其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B )
A.①②③④
B.④⑤
C.①③
D.④
8.下列实验操作中:①过滤 ②蒸发 ③溶解 ④取液体试剂
⑤取固体试剂,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 )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④
D.①③⑤
9.(2016·上饶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 )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10.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
解析:NaOH是易潮解且具有强腐蚀性的药品,应放置在烧杯或玻璃器皿里称量,选项A不正确;向试管中加固体粉末可以用V形纸槽送入试管的底部.选项B正确;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选项C不正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选项D不正确。
11.(2016·焦作高一检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在粗盐提纯中,当加热到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残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B.当振荡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溶液时,须用一只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另一只手握住活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C.从加碘盐中获取碘单质的操作步骤为溶解萃取—分液—蒸馏
D.实验过程中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碱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饱和硼酸溶液,最后用水冲洗
解析:蒸发结晶过程中,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把液体蒸干,A正确;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颈部,并用食指根部(或手掌)顶住玻璃塞,以防玻璃塞松开,用左手大拇指、食指按住活塞把手,既要能防止振摇时活塞转动或脱落,又要便于灵活性旋开活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B正确;加碘盐中的“碘”是碘酸钾,操作步骤不能得到碘单质,C错误;碱液沾在皮肤上时,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饱和硼酸溶液,最后再用水冲洗,D正确。
12.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D )
A.28.4
B.28.4
g·mol-1
C.71
D.71
g·mol-1
13.关于0.1
mol·L-1Na2CO3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0.5
L该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
B.1
L该溶液中含Na2CO3的质量为10.6
g
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D.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14.0.5
mol
Na2SO4中( B )
A.含0.5个Na2SO4分子
B.含3.01×1023个SO
C.含0.5
mol
Na+
D.含1
mol氧原子
15.(2016·东莞高一检测)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
mol
H2O含有的电子的数目为10NA
D.0.5NA个KClO3含有0.5
mol
Cl-
1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2.4
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C.0.5
mol·L-1AlCl3溶液中Cl-的数目为2NA
D.17
g氨气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解析:2.4
g金属镁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A错误;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因此11.2
L
CCl4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是0.5NA,B错误;0.5
mol·L-1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5
mol·L-1,但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其数目不一定为2NA,C错误;17
g氨气的物质的量是1
mol,1个氨气含有10个电子,1
mol氨气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D正确。
17.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浓度为0.4
mol·L-1,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7
mol·L-1,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D )
A.0.1
mol·L-1
B.0.15
mol·L-1
C.0.3
mol·L-1
D.0.2
mol·L-1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3c(Al3+)+c(K+)=2c(SO),则c(K+)=2c(SO)-3c(Al3+)=2×0.7
mol·L-1-3×0.4
mol·L-1=0.2
mol·L-1。
18.用合适的容量瓶配制480
mL
1.0
mol·L-1NaNO2溶液时,需称取溶质质量为( C )
A.13.8
g
B.69
g
C.34.5
g
D.33.1
g
19.实验室用碳酸钠晶体配制1.00
mol·L-1的Na2CO3溶液100
mL,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D )
A.暴露在空气中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时间太长
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容量瓶内含有蒸馏水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时,洒出一部分
20.(2016·咸阳高一检测)配制100
mL
1.0
mol·L-1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D )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定容
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解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捧引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解析:10.6
g无水碳酸钠应加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不能直接加入100
mL容量瓶中。溶解后的溶液要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把洗涤液都转移到容量瓶中。
二、非选择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21.(7分)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_D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__A__。
(2)从碘水中分离出I2,选择装置__B__,该分离方法的名称为__萃取__。
(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__冷凝管__,水流的方向是__下进上出__,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下滴,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先拔开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然后再打开活塞放出液体(或者使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口部的小孔后再打开活塞放出液体)__。
解析:(1)从氧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的过程是蒸发,选D;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的方法是蒸馏,应选A。(2)从碘水中分离出I2的过程是萃取和分液,选B。(3)装置A中①的名称是冷凝管;水流的方向是下进上出;装置B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下滴,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拿下后再打开活塞放出液体或者使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口部的小孔后再打开活塞放出液体。
22.(10分)(2016·宝鸡高一检测)某学生欲配制6.0
mol·L-1的H2SO4
1
000
mL,实验室有三种不同浓度的硫酸:①480
mL
0.5
mol·L-1的硫酸;②150
mL
25%的硫酸(ρ=1.18
g·mL-1);③足量的18
mol·L-1的硫酸。有三种规格的容量瓶:250
mL、500
mL、1
000
mL。老师要求把①②两种硫酸全部用完,不足的部分由③来补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所用25%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3.0__mol·L-1(保留1位小数)。
(2)配制该硫酸溶液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__1
000__mL。
(3)配制时,该同学的操作顺序如下,请将操作步骤B、D补充完整。
A.将①②两溶液全部倒在烧杯中混合均匀;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18
mol·L-1的浓硫酸__295__mL,沿玻璃棒倒入上述混合液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C.将混合均匀的硫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选的容量瓶中;
D.__用适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__;
E.振荡,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
F.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G.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4)如果省略操作D,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__偏小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进行操作C前还需注意__将稀释后的硫酸冷却到室温__。
解析:(1)实验所用25%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1)。(2)配制该硫酸溶液1
000
mL,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1
000
mL。(3)溶液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在1
000
mL
6.0
mol·L-1的H2SO4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是6.0
mol·L-1×1
L=6.0
mol,在①
480
mL
0.5mol·L-1的硫酸中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48
L×0.5
mol·L-1=0.24
mol;在②150
mL
25%的硫酸中含有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15
L×3.0
mol·L-1=0.45
mol;还缺少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6.0
mol-0.24
mol-0.45
mol=5.31
mol,则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18
mol·L-1的硫酸体积是5.31
mol÷18
mol·L-1=0.295
L=295
mL,操作D应是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并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4)如果省略操作D,部分溶质残留在烧杯及玻璃棒上,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少,则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5)由于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而容量瓶是在室温下准确配制溶液的仪器,所以进行操作C前还需注意将稀释后的硫酸冷却到室温。
23.(11分)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480
mL0.5
moI·L-1NaOH溶液以备使用。
(1)该同学应选择__500__mL的容量瓶。
(2)其操作步骤如乙图所示,则甲图操作应在乙图中的__C__(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②与③
B.①与② C.③与④
(3)该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__10.0__g,用质量为23.1
g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NaOH固体时,请在附表中选取所需的砝码大小__c、d__(填字母),并在如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C__(填字母)。
附表砝码规格
a
b
c
d
e
砝码大小/g
100
50
20
10
5
24.(12分)(能力挑战题)利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相关知识进行填空(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1)0.2
mol氨气中含的NH3分子数是__0.2NA__,其中含氢原子数是__0.6NA__,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2
mol__。
(2)H2SO4的摩尔质量是__98
g·mol-1___,49
g
H2SO4中含有__2__mol氧原子。能与__1__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是__18__g。
(3)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的H3PO4的物质的量是__0.25
mol__。
(4)与标准状况下V
L
CO2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__
g__(用分子式表示)。
(5)将4
g
NaOH溶解在10
mL水中,再稀释成1
L,从中取出10
mL,这1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0.1
mol·L-1__。
(6)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g)跟3体积Y2(g)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XY3__。
解析:(1)0.2
mol氨气中含的NH3分子数是0.2
mol×NA
mol-1=0.2NA;一个氨气分子含有3个氢原子,0.2
mol氨气含氢原子数为3×0.2NA=0.6NA;一个氨气分子含10个电子,0.2
mol氨气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10=2
mol。(2)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其摩尔质量为98
g·moL-1;49
g
H2SO4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4=2
mol;根据H2SO4+2NaOH===Na2SO4+2H2O可知,0.5
mol硫酸可以中和1
mol
NaOH,同时生成1
mol
H2O,1
mol
H2O的质量为1
mol×18
g·moL-1=18
g。(3)6.02×1023个氧原子,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所以H3PO4的物质的量是0.25
mol。(4)标准状况下V
L
CO2的物质的量为=
mol,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碳的2倍,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mol,含有相等氧原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mol,故水的质量为
mol×18
g·moL-1=
g。(5)令稀释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c,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c×1
L×40
g·mol-1=4
g,解得:c=0.1
mol·L-1。(6)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体与3体积Y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设该化合物为Z,由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X2+3Y2===2Z,由原子守恒可知,Z为XY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