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部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③ D.⑥
2.近期,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 B.② C.④ D.⑤
3.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A.资源的数量 B.人均消费水平
C.区域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
4.目前,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人口主要迁出区的是
A.欧洲 B.北美
C.拉丁美洲 D.西亚的一些产油国
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
A.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 B.该地段的交通通达度差
C.该地段地价太高
D.该地段的地形不适宜作为商业区
下图为“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关于洋流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中低纬度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
D.30°N附近海域为西风漂流
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B.顺洋流而行,会导致航行速度降低
C.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D.在暖流流经的地区,多形成大渔场
8.墨西哥湾(甲)海底石油发生泄漏,下列四地最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A.亚洲东海岸
B.非洲南部沿海
C.欧洲西海岸
D.南美洲东海岸
图5所示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11.西峰建材市场布局在老西环路边缘,其布局遵循的原则是
A.市场最优原则
B.便民最优原则
C.交通最优原则
D.发展最优原则
12.能表现城市等级大小的是
A.城市的人均收入 B.城市的建筑特色 C.城市的布局形式 D.城市的服务范围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图,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图6示意京津冀三地间转移方向及三大产业比例,据此完成13~14题。
13.
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将使
A.
北京城市智能减少,工业全部迁至河北
B.
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差距加大
C.
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
D.
河北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
14.
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B.
保定等京津周边城市等级大幅提升
C.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D.
促进河北人口大量向京津地区迁移
图7示意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据此完成15~16题。
15.
该气候分布区主要的农作物是
A.
天然橡胶
B.
油橄榄
C.
水稻
D.
甘蔗
16.
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A.
终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B.
雨热同期,满足作物在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
C.
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D.
冬季寒冷,病虫害少
我国不少城市正在推广公共自行车,提高人们“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公共自行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重点解决“公交最后1公里”的问题,常在校园、地铁路、公交站、居民区、商业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站点。图8为杭州某站点公共自行车日租还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
该公共自行车租还站点可能位于
A.
中心服务区
B.
行政区
C.
居住区
D.
工业区
18.
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公共自行车具有的优势是
A.
无大气污染,可作为居民绿色出行方式
B.
体积小、不占用空间,可随意停放
C.
价格便宜,操作灵活,可取代公共汽车
D.
满足所有居民各种出行目的的需求
13.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是
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C.大城市周围劳动力充足 D.大城市周围土地租金低
14.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①热量
②土壤
③地形
④国家政策
1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
①机械化水平高 ②地广人稀 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④自然条件优越 ⑤农业科技发达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6.集装箱的迅速发展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
A.网络化 B.高速化 C.专业化 D.综合化
17.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高 B.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
C.大城市住房日益紧张 D.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18.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工业通常具有的特点是
A.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B.增长速度较传统工业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
C.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较低
D.产品面向发达国家
19.上海宝山钢铁企业的区位选择反映了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是
A.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动力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20、传统工业区一般是建立在(
)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基础上
B.优越的地理位置上
C.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
D.暖湿的气候资源基础上
2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比较,其突出的特点是(
)
A.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B.以重工业为主
C.资金的集中程度高
D.形成“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22、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兴起,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B.高科技人才密集
C.有发达便利的交通条件
D.文物古迹众多,环境优美
23、关于鲁尔区的正确叙述是
( )
A.被称为“法国工业的心脏”
B.西欧发达的农业为它提供了广阔市场
C.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D.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
我国干旱区中,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以下是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读图回答24—26题。
24.以下选项分别代表甲、乙、丙、丁的是
(
)
A.用水增加
耕地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入境水流减少
B.入境水流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用水增加
耕地减少
C.耕地减少
用水增加
入境水流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
D.地下水位下降
入境水流减少
耕地减少
用水增加
25.山地生态系统中,选项正确的是
(
)
A.①过程说明森林有防风固沙作用
B.生态系统恶化是由于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
C.山区径流量、径流速度均降低
D.补给水源主要为降雨和地下水
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图2为我国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交通条件
B.土地价格
C.环境质量
D.工业布局
27.下面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就是指城市人口比乡村人口多
B.城市化意味着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大
C.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
D.城市化就是城市工业化过程
图3、图4表示两种不同的雨水处理方式,图3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图4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读图完成28~29题。
28.图3表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增加城市内涝
②加剧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图4表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地下径流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地表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蒸腾
图5为某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回答30题。
30.近十年来该市城区和郊区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都增加的是
A.林地
B.建设用地
C.草地
D.未利用地
第Ⅱ卷
本卷为综合题,共四个大题,满分40分。
41.读图13“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及表1,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1分)
(1)A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阶段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D阶段出现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解决措施主要是__________,
。
(4)表中数据表明印度、安哥拉、中国分别处于图13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阶段。
42.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黄河上游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分布图。
材料二 图中A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图中B地区农业发达。
(1)说出甲区域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向并分析其原因。(6分)
(2)甲、乙两地有色金属工业发达。分析该区域成为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优势。(4分)
43.读图15“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回答(每空1分,共10分):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是(
)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
这里土地租金最_
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
能用地应为
,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
____
_____。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是图中的
(填字母)。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
区,因这里既有利于
______
_________,又方便
。
4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杭黄高铁将于2018年6月建成,它连接杭州与黄山,穿越浙江、安徽两省,线路把名城(杭州)、名江(富春江、新安江)、名湖(千岛湖)、名山(黄山)串连起来,形成了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杭黄高铁全线隧道比重大,其中天目山隧道长达1万多米,是浙江最长的隧道。图10示意杭黄高铁线路走向。
(1)简述杭黄高铁开通后可能对沿线地区产生的积极意义。(4分)
(2)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在杭黄高铁施工过程遇到的困难。(5分)
参考答案
1-5
CDBCA
6-10CACDA
11-15
CDCCB
16-20
CCAAC
21-25
DBCCB
26-30
BCDAB
41.(每空1分,共11分)
(1)出生率高
死亡率高
自然增长率很低
(2)A
D
(3)老龄化问题
鼓励生育
接纳海外移民
(4)C
B
D
42.
(1)电站,开发水能。甲区域有多条支流,水量大;位于我国第一、二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2)该地区铜、镍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廉价的水电可以提供电力保障。
43.
(每空1分,共10分)
(1)C
(2)B
(3)A
高
商业
消费人群
B
(4)住宅区
有利工人上下班
有利于购物
44(1)提高沿线地区的知名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沿线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地形:该地区山区面积大,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梅雨期山洪、滑坡、泥石流多发。气候:6月份梅雨天气,降水多,持续时间长,影响施工;7、8月份伏旱天气,气温高、光照高,可能出现中暑、晒伤等现象;夏秋季节的台风影响施工进度。
图4
图3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