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文科地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数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总分50分)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右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不能确定
4.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属温带季风气候 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 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洋流
C.海陆位置、洋流
D.太阳辐射、洋流
读下面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6~7题。
6.图中GF两点间的实地距离大约为
A.5千米
B.10千米
C.12千米
D.18.5千米
7.如果在本区建一座水坝,并使库区最高水位提高到海拔150米,则库区移民数量为(各区域的人口数量见下表)
A.3.1万人
B.6.5万人
C.8.2万人
D.10.1万人
读下面“某地等高线图”(比例尺1:20
000),回答8-10题
8.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0.7厘米)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
( )
A.70
m,50
m
B.140
m,
100
m
C.140
m,150
m
D.700
m,150
m
9.如果要在图中区域建一个火情监测点,最好选择( )
A.戊点
B.己点
C.庚点
D.辛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
B.甲乙丙丁的海拔在100米以上、150米以下
C.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
D.工程建设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
读右图: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12.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13.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下图为中亚局部地区轮廓图,据此回答14-16题
14.有关的乙湖说法错误的是
A.乙湖南部冰雪融水多
B.乙湖北部有河水注入
C.乙湖是北淡南咸
D.乙湖南部补给水源少
15.与甲湖面积萎缩的原因无关是
A.围湖造田 B.引河水灌溉
C.全球变暖
D.气候变干
16.丙附近区域可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最主要的优势为
A土壤肥沃
B.灌溉水源充足
C.地形平坦 D.气候干旱
读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
18.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读下图,完成19—21题。
19.甲城与我国上海市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两地气候特点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距海远近
D.洋流
20.近年来,乙处海域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是
A.缩小—蒸发量大,且几乎无河流汇入
B.缩小—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扩大—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D.扩大—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21.
20世纪70年代,在丙河上兴建了大坝,并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大坝建成后,带来的影响有:①获得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②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滥;③入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断扩大;④由于泥沙淤积,水库的储水量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1~2题。
22.左图中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23.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A.①区域和②区域
B.③区域和④区域C.①区域和③区域
D.②区域和④区域
24、读某局部经纬网图,有关图中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到③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B.①到③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C.②到④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南
D.②到④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球面上甲.乙两地,它们与地球球心的连线所成的夹角为10°,则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距离约为1110km。
B.某地的地理坐标为(40°S,165°E),则该地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甲地的地理坐标为(35°S,110°E),乙地的地理坐标为(65°N,72°W),则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D.某人从北纬5°的某地依次向北.向东.向南.向西各走10km,则此人到达地位于原地的正西方向
二、综合题:(50分)
26.读南亚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图中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2)根据年平均温度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说明该地冬季气温的特征,并说明原因。(4分)
(3)图中G国经常受到洪涝灾害的袭击,分析该国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肯尼亚(下图a)是一个农业国,农牧渔业为其主要经济支柱,工业制成品主要依赖进口。濒临印度洋的蒙巴萨是该国最大的港口。境内肯尼亚山主峰海拔5
199米,山顶终年白雪皑皑,是离赤道最近的雪山。下图b示意该山东南部与西北部自然带随海拔变化情况。
(1)说明肯尼亚山东南部与西北部自然带差异的原因。(6)
(2)简述图中铁路的意义。(6)
(3)分析该国河流入海口处没有形成港口的可能原因。(8)
28.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西班牙是世界橄榄油第一大生产国。图中阴影部分为安达卢西亚,是该国油橄榄的最大种植区,其产量高,品质好。油橄榄喜光,喜温暖,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
材料二 下表为马德里、里斯本的气候资料表。
月份
1
4
7
10
马德里
气温/℃
5.5
11.6
26.3
14.5
降水量/㎜
41.7
44.7
8.7
37.8
里斯本
气温/℃
8.5
11.9
23.2
15.1
降水量/㎜
90.3
52.2
35
59.6
(1)简述葡萄牙的地理位置。(4分)
(2)读材料二,说出马德里的气候特点与里斯本相比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6分)
(3)评价安达卢西亚种植油橄榄的自然条件。(6分)
高二文科地理答案:
选择题1-5ACBCC
6-10DDBBD
11-15BABAA
16-20BCCBD
21-25CAABA
综合题
26、(14分)(1)西北高,东南低(2分);该地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2分)
(2)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原因是该地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寒冷的冬季风(4分)
(3)西南季风不稳定性是造成改过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2分);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喇叭口地形,易受风暴潮袭击(2分)
27、(20分)(1)东南部处在来自印度洋的东南风迎风坡;东南部比西北部降水多,蒸发少,气候较湿润;东南部从山麓到山顶的相对高度比西北部大。(6分)
(2)沟通了沿海和内陆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利于该地区物资的输出与工业制成品的输入;利于肯尼亚与邻国之间人员交流和经济合作;利于促进蒙巴萨港口的建设和腹地拓展。(6分)
(3)河流含沙量大,入海处泥沙淤积严重;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海水较浅;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没有内河航运的条件,不能江海联运;流域内经济落后,港口吞吐量小。(8分)
28、(16分)(1)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中纬度地区;西临大西洋;欧洲大陆西南部;东接西班牙。(4分)
(2)与里斯本相比,马德里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少;大陆性强。原因:马德里位于内陆;地势较高,四周山地环绕,地形相对封闭。(6分)
(3)有利: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生长期)晴天多,光照充足;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冬季温暖湿润,利于油橄榄越冬);位于坡地,利于排水等。不利:夏季(生长期)降水少。(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