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十七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十七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23 08:2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十七课第三次科技革命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一、
选择题
1.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答案:
D
解析:根据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到了电气时代,不是三次的共同影响。
2.
科技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出现的情景不符合当时社会生活的是
(

)
A.1831年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考察船作环绕世界的考察
B.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
C.1943年蒋介石乘飞机去埃及参加开罗会议
D.2012年全市中考阅卷将全部采用网上阅卷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技革命的影响。1921年第三次科技革命还没有开始,没有互联网,故B项不符合当时社会生活。
3.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的是( )
A.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C.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D.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答案:
B
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包括: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作用,不是特点,故选B。
4.
下表反映的是世界航天技术领域的部分重大成果。它不能说明( )
年份
国家
成果
1957
苏联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1961
苏联
第一次发射载人宇宙飞船
1969
美国
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1971
苏联
第一个载人空间站建立
1981
美国
第一架航天飞机飞行成功
2005
中国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A.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B.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C.中国在空间技术上奋起直追
D.世界大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紧密合作,共存共荣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史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题干中的发明苏联、美国、中国的成就都是独立存在的,看不出世界大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紧密合作,共存共荣。中国的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说明中国在空间技术上取得一定成就。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5.
下列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B.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
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D.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子目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中的内容:“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可知,ABC选项都是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正确表述。D选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选D。
6.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下列对三次科技革命表述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②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④三次科技革命都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推动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进程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第一次科技革命发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它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和石油得到发展和利用,电车、汽车、飞机等得以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故本题选D。
7.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下列企业与这一新经济形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中国李宁
B.美国微软
C.德国奔驰
D.韩国三星
答案:
B
解析:知识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后以知识为基础运用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其中美国微软是与之联系最密切的,其他的选项不是最好的。
8.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包括
A.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它们获益最大
B.它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此过程中仍然处于劣势
C.最不发达的国家可能被边缘化
D.更多的国家之间的削减各种障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弊大于利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有关内容。经济全球化过程是更多的国家之间的削减各种障碍,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利大于弊,D错。故本题选D。
9.
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的中国,生活中你不可能见到的是(

A.报纸
B.握手
C.电脑
D.裹脚
答案:
C
解析:电脑是美国最早于20世纪中期发明的,因此在20世纪初的中国,生活中不可能见到电脑。根据排除法,选C。
10.
“高中阶段学生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将采用网上阅卷。这一措施得益于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D.中国“一五”计划
答案:
C
解析:根据所学,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所以选C项。
11.
下列哪方面的成就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
A.自动化技术
B.生物技术
C.新材料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答案:
D
解析:“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现在一般是指在网上学习或阅读世界发生的新闻!
12.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发生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被称为
A.第一次世界性的科学技术革命
B.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D.新的科学技术发展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故选C。
13.
新经济时代是以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为标志。下列企业与这一新经济形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故选B
14.
下列科技成果,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的是
A.汽国制造技术
B.飞机制造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故选D。
15.
乐山市自2012年开始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采用方便快捷的网上阅卷形式,这种新变化应直接归功于
A.国家“863”计划的制定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方便快捷的网上阅卷形式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故选B。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下列科技成就方面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神舟系列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后的科技成就时间表,要求学生牢记中国建国后科技成就大事发生的的时间。上述科技成就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③①②④,故选B。
17.
下面是对美国青年卡特在1928年某天经历的描述,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他驾驶着四轮汽车在大街上奔驰
B.他通过电子计算机给远方的朋友发送E----MAIL
C.晚上,他在电灯光下阅读德莱塞的《美国悲剧》
D.他听见了飞机在天空翱翔的声音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三次工业革命的史实。1928年电子计算机还没有发明,所以B项不可能发生,A、C、D均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故选B。
18.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在前两次科技革命中,美国人的发明是
①汽船
②碳丝灯泡
③汽车
④计算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次科技革命。①②均前两次科技革命中为美国人发明的,汽车是德国人发明的,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选A。
19.
“君主立宪,工业先声,它曾一度称雄世界。思想启蒙,革命烈焰,它践行着各种社会理想。危局新政,科技引领,它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材料中依次提到的三个国家分别是
A.英国、法国、美国
B.英国、美国、日本
C.法国、俄国、德国
D.德国、日本、法国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法美三国的史实。由“君主立宪”、“思想启蒙”、“危局新政”中可判断,上述材料中依次提到的国家分别是英国、法国、美国,故选A。
20.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这场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B.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
C.原子能的广泛应用
D.克隆技术的广泛使用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故选A。
二、
综合题
21.
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人类历史上曾经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产生了许多发明成果,这些成果都对人类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请回答:
(1)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2)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各是什么?
答案:
(1)速度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范围广,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影响大,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珍妮机的发明
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具有的特点:速度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范围广,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影响大,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2.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先后开展了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个部门?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
(2)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谁被誉为“发明大王”?
(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什么为核心标志?试举一例我国近几年来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4)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由此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
(1)棉纺织业;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爱迪生
(3)电子计算机(电脑)“探月工程”“神五”“神六”“神七”飞船成功发射等(一例即可,2分)
(4)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工业革命后人类历史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标志。我国近几年来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包括:“探月工程”“神五”“神六”“神七”飞船成功发射等。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由此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3.18世纪60年代以来,从蒸汽机的产生到原子能的利用,人类经历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哪一国?
它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
(2)图一中的发明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又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请举出这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一种交通工具。
图一
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电灯泡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揭开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帷幕,
知识经济给现代社会带来哪些现实的影响
(请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点,1分
)
(4)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5)简要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的认识。
答案:
(1)英国
蒸汽时代(有错别字不给分)
(2)第二次电气时代(有错别字不给分)汽车或飞机(写其一便可)
(3)现代化的工厂、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电子邮件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4)计算机网络技术(写计算机技术不给分)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国家要重视科技的发展,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中华。(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分)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瓦特先后三次改良的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系工业革命的准确认识,由“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电灯泡”可以直接判断出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它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显著特点,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发明有汽车、飞机、电话等等。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准确认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分析归纳,如网络的使用便利了我们的学习,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4)问,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第(5)问,主要考查科学技术的作用的分析与归纳,解答本问需要学生紧扣上述问题的回答作答,由三次科技革命的分析归纳可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国家要重视科技的发展,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中华。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51年,英国皇家学会悬赏征求“发明一架出色的、能同时纺6根棉纱或麻线而只需一人照管的机器。”在这一号召下,许多人开始了精心的研制。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出现了研究、探索和发明创造的新热潮。
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在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材料四: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中的“能同时纺6根棉纱或麻线而只需一人照管的机器”是由谁首先研制成功的?他把研制出的成果命名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新热潮”历史上称为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3)材料三所阐述的“革命”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不可抄袭原材料作为答案,2分)
答案:
(1)人物:哈格里夫斯
成果:珍妮机
(2)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核心:电
(3)电子计算机或电脑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极大地改变和改善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最先研制出“能同时纺6根棉纱或麻线而只需一人照管的机器”的人物及其研制成果的命名。“能同时纺6根棉纱或麻线而只需一人照管的机器”最先由英国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研制成功,他研制出的机器能一次纺出8根纱线,他把研制出的成果命名为珍妮机。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二中“19世纪70年代”“工业和科学技术领域”已经告诉我们这种新热潮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完成于20世纪初,其核心是电力和电器产品的广泛使用。
(3)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解答这一题,首先要知道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技革命指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而这次科技革命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就是电子计算机,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4)本题主要考查对科技革命的认识。要认识科技革命,必须知道它的作用,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变和改善着众的生产和生活,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极大地改变和改善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考点:人教新课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到来;人教新课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人教新课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