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十八课现代文学和美术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十八课现代文学和美术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23 08:2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第十八课现代文学和美术同步测试题解析版
一、
选择题
1.
初三某班的黑板报以名人格言的形式介绍历史人物及成就,其中对应错误的是
A.“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国画《愚公移山》的作者徐悲鸿
B.“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
C.“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
D.“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微积分的创建者牛顿
答案:
C
解析:C项是阿基米德提出的。
2.
二战期间,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一个德军军官手指《格尔尼卡》问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这是您的杰作吗?”“不,这是你们的杰作。”与这幅作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B.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
C.纳粹地毯式轰炸西班牙城镇
D.纳粹德国大量屠杀犹太人
答案:
C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答案选C。
3.
20世纪揭露和批判美国生活方式的长篇小说是
A.《静静的顿河》
B.《约翰克里斯多夫》
C.《等待戈多》
D.《美国的悲剧》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揭露和批判美国生活方式的长篇小说。本题可以直接排除A、B、C三项,因为《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约翰克里斯朵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等待戈多》是法国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的剧本。只有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现代文学和美术
4.
创作了《格尔尼卡》等优秀画作的现代派艺术家是
A.罗曼罗兰
B.达利
C.德莱塞
D.毕加索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美术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937年,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而了的《格尔尼卡》,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现代文学和美术现代美术
5.
他创作了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揭露和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他是
A.但丁
B.德莱塞
C.列夫托尔斯泰
D.莎士比亚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文学相关知识,意大利的但丁和英国莎士比亚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但丁的代表作是长诗《神曲》,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等,而且当时美国还没有诞生,A、D两项排除;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大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等;美国作家德莱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揭露和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答案为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现代文学和美术
6.
《格尔尼卡》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兽性,被公认为不朽的世界名画。该画的作者是( )
A.德莱赛
B.达芬奇
C.凡高
D.毕加索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毕加索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是为抗议德军对西班牙的侵略暴行而作的,1937年纳粹对西班牙名叫格尔尼卡的城镇进行了地毯式轰炸,造成了极大伤亡。《格尔尼卡》是立体画派的代表作。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现代文学和美术毕加索
7.
《等待多戈》的作者是(  )
A.罗曼罗兰
B.德莱塞
C.贝克特

D.毕加索
答案:
C
解析:
《等待多戈》是荒诞剧,是法国荒诞剧作家贝克特的作品。
8.
下列哪部文学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个人奋斗中失败的悲剧(  )
A.《美国的悲剧》
B.《约翰克利斯朵夫》
C.《静静的顿河》D.《等待戈多》
答案:
B
解析:
A项揭露和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C项反映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D项是没有明确主题的荒诞剧。
9.
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它所揭露的是(  )
A.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B.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
C.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D.德国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格尔尼卡》创作背景的了解和把握。它是在毕加索得知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后出于激愤而创作的。
10.
下列小说中的著名人物,哪一个属音乐家的形象(  )
A.克莱德


B.约翰克利斯朵夫
C.保尔柯察金

D.洛蓓达
答案:
B
解析:
在上述人物形象中,保尔是一个青年革命战士的形象;克莱德和洛蓓达是小说《美国的悲剧》中的人物,分别是沦为杀人犯的青年和穷女工的形象;只有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宫廷音乐家的形象。
11.
对毕加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西班牙著名画家
B.20世纪野兽派的最主要代表
C.《和平鸽》是其代表作
D.他的《格尔尼卡》是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
答案:
B
解析:
毕加索是立体派的代表,所以B项符合题意。
12.
下列文学作品与作者中,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
A.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B.毕加索《等待戈多》
C.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D.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案:
B
解析:
《等待戈多》是法国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的作品,所以B项符合题意。
13.
被誉为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的毕加索的代表作品是(  )
A.《最后的晚餐》
B.《格尔尼卡》
C.《和平鸽》

D.《记忆的永恒》
答案:
B
解析:
四个选项中只有B、C两项是毕加索的作品,而有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之称的是《格尔尼卡》。
14.
所反映的主题不明确,与其他三部作品明显不同的是(  )
A.《约翰克利斯朵夫》
B.《美国的悲剧》
C.《等待戈多》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案:
C
解析:
A、B、D三项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而《等待戈多》却以不明确的主题令人回味。
15.
世界著名的长篇小说大师德莱塞来自于哪个国家(  )
A.法国
B.前苏联
C.英国
D.美国
答案:
D 
二、
综合题
16.
阅读材料:
《等待戈多》剧中反复出现下面这段对白: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有人问过作者:两个流浪汉苦苦等待的戈多究竟指什么?
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阅读了该剧的剧情后,你认为戈多指什么?
答案:评论家们对戈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一,戈多(Godot)是从英语“God”演变而来,即上帝之意,故这一人物暗指上帝;其二,戈多这一人物正如写这个剧本之前贝克特的小说世界所展示给人们的死亡境界一样,他象征“死亡”;其三,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为来了后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人类正是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憧憬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史实的识记。依据材料中内容,作者也不知道戈多是指什么,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第一子目文学名著中的内容:“贝克特1952年创作的剧本《等待戈多》,主要描写两个流浪汉在荒野路边的一颗树下等待戈多的情形。两人用各种无聊的动作和对白来打发时光。”因此我们可以将戈多解释为:其一,戈多(Godot)是从英语“God”演变而来,即上帝之意,故这一人物暗指上帝;其二,戈多这一人物正如写这个剧本之前贝克特的小说世界所展示给人们的死亡境界一样,他象征“死亡”;其三,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为来了后叫人大失所望的明天。人类正是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憧憬中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17.
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
2.

答案:1.《美国的悲剧》插图
2.《静静的顿河》插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第一子目文学名著中的内容:“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揭露了美国的生活方式。”结合教材插图,可知图1是《美国的悲剧》插图。依据“20世纪的苏联,涌现出许多世界闻名的文学作品。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因其高度的艺术水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结合教材插图,可知图2是《静静的顿河》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