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1.
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
2.
了解《史记》与司马迁。
3.
揣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
4.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及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1.
揣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
2.
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
了解陈胜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斩木为兵”这个成语典故,是用来描写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的。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揭开了推翻秦王朝统治的序幕。现在让我们来学习生动记载了这场农民起义情况的课文——《陈涉世家》。
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史记》是一部什么书?
2.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
3.检查生字词。
结合学生所述以及《史记》的内容,老师将陈胜起义的经过归纳如下:
出身贫寒,少有大志。
谪戍渔阳,会天大雨,谋而举计。装神弄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巧施苦肉,杀尉起义。自立将军,攻下大泽。令人徇蕲,攻克诸郡。
至陈一役,苦战守丞。号令三老,计事豪杰。众人推举,自立为王。
总结:以上事件经过出自司马迁的史书《史记·陈涉世家》,下面就让我们在学习《史记·陈涉世家》的过程中加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课件展示
三、合作交流,疏通文意
1.逐层推进,师生讨论、解决疑难字词。
2.逐层推进,扫清疑难语句,把握文意。
3.二人一组,互译全文。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划分层次总结陈胜起义的经过。
五、布置作业
翻译全文并完成书后“研讨与练习”二、三题。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人物活动为主线
【教学反思】
文言文要加强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达到理解,但是对诵读的理解不能过于偏颇和狭窄,而应该通过不同方式来呈现有对全文的全面朗读,有对重点内容的重复朗读,有对关键语句的反复品读,有拈连相关内容的联读,甚至还可以有以文言原文为表述形式的表演读……以不同的诵读方式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不同目标。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通过梳理《陈涉世家》的文意,我们对陈胜领导的大泽乡农民起义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就请同学结合文本内容,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起义的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以及经过。
学生畅所欲言
二、精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阅读并复述第1自然段。思考:“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两句话表现了陈胜怎样的思想个性?
2.请学生阅读并复述第2自然段,引用课文原话回答下列问题:
(1)起义的导火线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2)陈胜和吴广的“谋”和对形势的分析是什么?
(3)陈胜是如何以舆论来号召、发动群众的?
3.阅读并复述第3自然段。
(1)思考陈胜“公等遇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番话对当时起义所起的作用及反映出的陈胜的性格特点。
(2)找出课文中描写陈胜、吴广“并杀两尉”一计中所用的一连串动词和叙写起义军胜利进军所用的一连串动词,想一想,这些动词好在哪里。
播放朗诵录音,引导学生齐读一遍
三、质疑讨论,把握形象
1.从文中可以看出,陈胜其人如何?
明确:从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有远大志向,对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力、足智多谋、有胆有识的人。
2.作为史官,司马迁在写《陈涉世家》时,并未把爱憎直接流露在文字间,但他对陈胜有自己的看法。你能看出来他有怎样的看法吗?
明确:标题暗示了作者对陈胜的起义的肯定。把一个出身卑微、后又被当权者杀戮的农民,编入了世家,足见司马迁很肯定陈胜在强秦统治下首先发难的义举,更可以看出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先进的历史观。
四、课外延伸
课文仅仅选了《史记·陈涉世家》的前半部分,陈胜其人在历史上究竟如何?请同学们结合书后“研讨与练习三”,全面了解陈胜。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习本文,要抓住陈胜、吴广的活动这条贯穿文章全局的主线,特别注意对当时形势和前途所做的分析,增强对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必然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