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练习(4节,共4套打包,含答案)(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练习(4节,共4套打包,含答案)(湘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7-25 14:51:25

文档简介

第一节《认识地球》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的是(

A.南北两极
B.赤道
C.回归线
D.极圈
2.本初子午线是指(

A.0°纬线
B.0°经线
C.180°经线
D.东经160°经线
3.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的长度也相等
C.纬度越高,纬线越长,纬度越低,纬线越短
D.从某地出发,沿同一条经线往前走,最后能回到原点
4.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
北方
5.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ON,116OE
)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纬度
B.东半球、高纬度
C.西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高纬度
6.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正确的是(

A.表面积5.1万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
B.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四十万米
C.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
D.表面积5.1万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731千米,赤道周长四万千米
7.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180°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0°
8.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

A.赤道
B.本初子午线
C.西经20°经线
D.180°经线
9.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赤道
B.本初子午线
C.西经20°和东经160°
D.东经20°和西经160°
10.阴影部分位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跨东西半球
D.北半球
11.某地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北是高纬度,以南是中纬度,该地位于(

A.(160OW,23.5OS

B.(
20OW,60OS

C.(20OW,60ON)
D.(
160OE,30ON

12.某人从赤道上某一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前行10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东
D.出发点以北
二、读图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
A

B

C

D

2.A点位于C点的
方向,B点位于C点的
方向。
3.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南半球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4.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
,位于中纬度的是
,位于高纬度的是

《认识地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赤道周长为四万千米,也就是八万里。故选B.
2.B.
解析:本初子午线也就是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向西分别划分了180度,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重合成一条经线。故选B.
3.A.
解析: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东西;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纬线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直至缩为一点;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纬线越长,从某地出发,沿同一条经线往前走,会到达极点,想回到原点,必须改变方向。所以BCD是错误的。故选A.
4.C.
解析:北极点的前后左右都是南,南极点的前后左右都是北。故选C.
5.A.
解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0度至30度为低纬度,30至60度为中纬度,60至90度为高纬度。据此判断,北京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故选A.
6.C.
解析: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故选C.
7.A.
解析:经度的划分是以0度经线为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东向西各划分180度,向东向西越来越大;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90度,向南向北度数越来越大,极点的度数为90度。故选A.
8.B.
解析:本初子午线,也就是0度经线,由此线向西向东各划分了180度。此线以西为西,以东为东经。故选B.
9.C.
解析:任何一组相对应的经线圈都能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从海洋上穿过,避免了以0度和180度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故选C.
10.C.
解析: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可以判断出本图纬度是南纬度,经度是西经度。南纬度可以确定阴影部分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本图的经度是西经5度至西经25度,可见是跨东西半球。故选C.
11.C.
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20度和东经160度,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可以判断位于西经20度;中高纬度的分界是60度纬线,以北是高纬度,以南是中纬度,可以判断位于北纬60度。故选C.
12.B.
解析:某人从赤道上某一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依次向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前行1000公里,看似是前行了一个正方形,但是纬线的特点是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越往南北纬线圈越小,到两极缩成一点,因此,此人会回到出发点以西。故选B.
二、读图题:
1.
A.(80ON,140OE

B.(
40ON,140OW
)C.(20ON,140OE)
D.(
20OS,140OW

2.正北
东北
3.A、B、C
D
B、D
A、C
4.
C、D
B
A
解析:
第一步判断东西经和南北纬的代号: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
A.(80ON,140OE

B.(
40ON,140OW
)C.(20ON,140OE)
D.(
20OS,140OW

第二步:判断方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
如图,可以看出A点在C点的N坐标方向,即A点在C点的正北;B点在C点的东北。
第三步:根据经纬网判断东西、南北半球
难点:东西半球分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判断方法: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以西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到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
故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ABC,位于南半球的是D位于西半球是的BD,位于东半球的是AC。
第四步:低、中、高纬度的判断
0度至30度为低纬度,30至60度为中纬度,60度至90度为高纬度。
所以ABCD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CD,位于中纬度的是B,位于高纬度的是A。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选择题
1.我们生活的地球之所以叫“地球”,你认为理由应该是(

A.地球表面71%是海洋
B.地球表面29%是陆地
C.人们生活在陆地上
D.海洋对我们的影响太小
2.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
B.北美大陆
C.南美大陆
D.非洲大陆
3.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
B.南极洲
C.非洲
D.北美洲
4.
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欧洲
D.
南极洲
6.
七大洲的面积排序,符合从大到小排列的是(

A.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
B.亚洲、南极洲、非洲、北美洲
C.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亚洲
D.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7.巴拿马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A.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北冰洋
8.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台湾海峡
B.乌拉尔河
C.白令海峡
D.马六甲海峡
9.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10.下列四个大洲表示北美洲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A
B.
B
C.
C
D.
D
11.
亚洲濒临的大洋有(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C.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D.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
12.下列关于海和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洋的中心是洋,边缘是海
B.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C.有的海与洋之间仅以海峡相连
D.大洋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把大洋与另一个大洋隔开
13.下列有关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比重大
B.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非洲和北美洲
C.七大洲中,北美洲是唯一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D.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
14.下列关于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位于亚洲、非洲与南美洲、北美洲之间
B.印度洋分布在东半球,位于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
C.大西洋完全位于西半球
D.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绕
15.一架飞机从非洲向东飞行,绕地球一圈,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二、读图题
1.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大洲:B_
____,C_____
大洋:E_____
,D_____
F___
(2)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我国位于

(3)介于五个大洲之间的大洋是

(4)写出大洲分界线名称:山脉:a_____
,运河:f_____
,g____
_
(5)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D大洋被


洲所环绕。
《世界的海陆分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一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洋,陆地只占百分之二十九,按理说应该叫水球,但是早期的人们并不知道地球的形状,由于当时交通工具不发达,人们的活动范围小,观察的范围小,他们看见周围是广阔的土地,则笼统的称人们所居住的地方为“地”,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地方的说法。故选C.
2.A.
解析: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做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故选A.
3.
B.
解析: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因南极洲位置特殊,覆盖在南极点上,跨了360度。故选B.
4.D.
解析: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故选D.
5.A.
解析:西半球主要的大洲有北美洲和南美洲,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故选A.
6.D.
解析: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积: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面积: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面积: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面积: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面积:900万平方千米。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故选D.
7.A.
解析: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故选A.
8.C.
解析:通过读图可知: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故选C.
9.A.
解析:由于亚洲跨纬度范围广,赤道和北极圈都穿过它。故选A.
10.B.
11.C.
解析:亚洲濒临的大洋有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故选C.
12.D.
解析: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D.
13.A.
解析: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洋洲,没有北美洲;七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和欧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有北美洲、非洲、亚洲,没有欧洲。BCD都是错误的。故选A.
14.D.
解析:太平洋位于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洋洲之间;印度洋分布在东半球,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大西洋跨东西两个半球。所以ABC都是错误的。故选D.
15.A.
解析:一架飞机从非洲向东飞行,绕地球一圈,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故选A.
二、读图题
(1)北美洲
大洋洲
大西洋
北冰洋
太平洋
(2)亚洲

(3)太平洋
大西洋
(4)乌拉尔山脉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5)南美洲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北美洲
欧洲
欧洲
北美洲
亚洲
解析:
1.读图可得:B是北美洲,C是大洋洲,E是大西洋,D是北冰洋F是太平洋
2.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我国位于亚洲。
3.介于五个大洲之间的大洋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平洋和大西洋。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之间;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之间。
4.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和里海;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航运捷径是巴拿马运河,也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5.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只有北美洲和欧洲;北冰洋被欧洲、北美洲和亚洲所包围。
赤道第四节《海陆变迁》
一、填空题
1.

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德国
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他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
块大陆。
3.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4.一般来说,板块
,地壳比较稳定,板块
地带,地壳活跃。
二、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边线错误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地形抬升
B.地中海将不断扩张——形成新的海洋
C.台湾海峡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断裂下沉
D.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轮廓相似——板块断裂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莫霍提出来的
B.大陆漂移假说认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稳定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3.板块构造学说不能用来解释(

A.火山地震的分布
B.高大山脉的形成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D.洪涝灾害的发生
4.中国位于哪一个板块上(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5.
我国的台湾岛多地震是因为位于(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6.
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A.日本位于太平洋之中,风浪大
B.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C.
日本国土面积小,稳定性弱
D.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7.下列地区,属于多火山、地震的地区是(

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B.太平洋中心
C.亚欧大陆内部
D.澳大利亚大陆
8.促使阿尔卑斯山脉隆起的两个相互碰撞板块是(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D.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
9.下列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国家是(

A.菲律宾
B.俄罗斯
C.美国
D.加拿大
10.安第斯山脉的形成是哪两个板块碰撞形成的结果(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D.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
三、分析题:
想一想:下图表示的是非洲和南美洲的海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鸵鸟的分布。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而且不会飞,按理说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请你解释一下它们为什么会分布大西洋的两岸。
( http: / / www.21cnjy.com )
《海陆变迁》答案
一、填空题
1.地壳变动
海平面的升降
2.魏格纳

3.板块运动

4.内部
交界
解析:
1.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另外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变迁。
2.德国科学家魏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他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冰一样向外越漂越远,大约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3.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全球大致划分成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4.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的地带,地壳活跃。
二、选择题
1.A.
解析:地中海将会消失——亚欧板块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洲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台湾海峡发现古代森林遗迹——海平面上升;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轮廓相似——大陆漂移。BCD答案是错误的。故选A.
2.C.
解析: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ABD是错误的。故选C.
3.
D.
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能够解释火山、地震的分布、高大山脉的形成、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而洪灾属于气候灾害。故选D.
4.A.
解析:读图可知中国位于亚欧板块上。故选A.
5.D.
解析:通过读图可知,我国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地震。故选D.
6.B.
解析: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它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故选B.
7.A.
解析: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四个选项中只有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符合条件。故选A.
8.A.
解析:阿尔卑斯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这两个板块进行的运动是碰撞挤压运动。故选A.
9.A.
解析:读图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故选A.
10.C.
解析:读图可知:安第斯山脉的形成是由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C.
三、分析题
在地质时期,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西洋两岸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是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南美洲大陆凸出部分和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鸵鸟和海牛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它们分布在大洋的两岸,表明在地质时期,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789千米
B.8699米
C.8999米
D.11103米
3.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起伏较小的是(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4.海拔较高,地面坦荡,但边缘陡峭的地形是(
)
A.高原
B.盆地
C.山地
D.
丘陵
5.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巴西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6.某种地形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剧烈,这种地形是(

A.大陆架
B.大陆坡
C.大洋中脊
D.海沟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8.下列山脉属于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的是(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A.ab
B.bc
C.cd
D.ac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盆地
读下图,回答10-12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0.估计一下甲山的海拔高度有可能是(

A.850米
B.950米
C.1200米
D.1500米
11.
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A.15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12.判断A在B的(
)方向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二、读图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A表示的地形是
,B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的地形是
,C表示的地形是
,G表示的地形是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
,判断理由是

3.CD、EF两处中容易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河的是
,如果在此处形成小河,则小河的流向是从
流向

4.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
米,乙山位于甲山的
方向,测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米。
5.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
处。
《世界的地形》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也有些盆地中部为起伏的丘陵,但比四周的山地、高原要低得多;相对高度小,绝对高度大的是高原。所以只有A答案是正确的。故选A.
2.C.
解析:珠峰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8844-(-155)=8999米。故选C.
3.A.
解析:平原的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起伏小。故选A.
4.A.
解析:高原海拔较高,但边缘陡峭,高原内部比较平坦。故选A.
5.B.
6.C.
解析: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活动比较强烈。故选C.
7.C.
8.A.
解析:环太平洋沿岩山脉带,太平洋东岸自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南纵贯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组成。阿尔卑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属于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山脉带。故选A.
9.C.
解析: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是鞍部。故选C.
10.B.
解析:图中的等高距是150米,由此判断甲山顶的海拔在900——1050米之间。故选B.
11.A.
解析:图中的等高距是150米,AB两点相差一条等高线,所以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150米。故选A.
12.A.
解析:图中A在B的正北方向。故选A.
二、读图题
1.鞍
山谷
山脊
陡崖
2.B
B处等高线稠密,表示坡度陡
3.EF
西

4.170
西南
3000
5.G
解析:
读图可知:
1.A表示鞍部,B表示山谷,C表示山脊,G表示陡崖。
2.等高线稠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
3.小河一般在山谷中流淌,小河的流向要根据图中的指身标来判断,指身标箭头指向北,由此判断出小河的流向是从西流向东。
4.乙山的海拔是1320米,甲山的海拔是1150米,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1320-1150=170米
同样根据指向标判断乙山位于甲山的西南方向;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0米,甲乙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3000米。
5.攀岩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刺激的运动,所以一般会选择陡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