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答谢中书书[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12-27 14:03:00

文档简介

(共89张PPT)
1.理解课文大意;
2.以读品味文章;
3.学会写景的技巧与方法。
学习目标
陶弘景
谢中书即谢徵,陶弘景给谢徵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陶弘景―― “山中宰相”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著名高道、炼丹家、医药家、文学家、学者。《答谢中书》中有“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的名句,这是他一生品格的写照。他道儒释三教兼收,上识天文地理,下晓物产人事,琴棋书画,经书文学,无所不通。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作品背景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朗读方法:看清字,读准音,口齿清楚,缓急有秩,轻重有度,感情充沛,一气呵成。
答谢中书书
南朝 陶弘景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清流见底。
高峰入云,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你理解这些词语了吗?
古来共谈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实是欲界之仙都
交相辉映
早晨
消散
坠落

争着
这里指鱼儿跳出水面
参与,这里指欣赏

赞叹
五色交辉
四时俱备
自康乐以来
具备、存在
谢灵运
人间
奇丽的景色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山 川



清流见底
高峰入云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总引
抒情
写景
仰视:高峰入云
俯视:清流见底
平看: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按时间: 晓 晓雾将歇
夕 夕日欲颓
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
动静结合
山水相映
晨昏变化
色彩相配
高峰—清流
夕日—沉鳞
重锤感悟: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文通过绘景来寄情,那么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山水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能力训练:美丽的风景勾起了我们的暇思。让我们拿起笔,书写心中流淌而过的乐曲。
  映入眼帘的是蓝天白云的画面,空气里只有快乐的气息,什么烦恼都随着微风飘走了。湖面像镜子一样平静,岸边的小船好像睡着了,一动也不动地躺着。整个天空都映在湖里了,蓝天碧水融合为一体。两岸连山围绕着湖,似乎为这里的宁静而感到喜悦。茂盛的小草依傍着山,虽然天空只有白云,可蓝天下还有美丽的景象陪伴着,才不至于感到寂寞。偶尔有几声鸟叫声,犹如为这宁静增添欢乐。
能力提升
你敏感的心灵发现自然的生命美了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景物带给我们的愉悦之感。
选择一处你喜欢的景物。用今天学习的景物描写的技巧与方法,用优美的文字、心灵的感受描绘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表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
本周练笔
引出后文中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绘的自然美景。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两岸的石壁,(在阳光下)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