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B卷)
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2.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风又绿江南岸
3.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4.2007年6月呼伦贝尔市政府举办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汽车拉力赛”,近2000公里的赛程大多在草原腹地进行,汽车赛后草场“伤痕累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你对这项赛事的评价是(
)
A.促进了当地的对外开放
B.提高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知名度
C.增加了呼伦贝尔市的经济效益
D.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
5.你不会到哪种环境中捕捉鼠妇(
)
A.草坪的石头堆里
B.庭院的菊花盆下
C.墙角的草丛中
D.学校的篮球场上
6.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体现了(
)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7.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
,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
,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8.2008年初南方部分省区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9.鸭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鸟。宋代诗人苏轼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10.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请将下列表示生物之间关系的序号填在表中相应的空格内。
备选答案:①捕食关系
②共生关系
③寄生关系
④合作关系
⑤竞争关系
生物
大豆与根瘤菌
噬菌体与细菌
杂草与水稻
猎豹与羚羊
关系
12.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清扫学校的仓库时,发现墙角潮湿的拖布和扫帚下面有许多鼠妇,当它们拿起拖布和扫帚时,鼠妇迅速爬走。
(1)针对上述情景,你会提出那些问题?
①
。
②
。
(2)如果我们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①实验变量是
。
②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③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记录,分析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
(3)你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13.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验证他们的重要性,设计如下试验:实验过程:①②③④⑤⑥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锥形瓶中放入等量的金鱼藻;
③向四个锥形瓶中放入大小、形状、生长状况相近的金鱼各一条,用软木塞塞紧
④A、B、C锥形瓶置于阳光下,D锥形瓶放在黑暗的环境里。
实验结果如下:
锥形瓶编号
A
B
C
D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
3
11
25
2
根据上述试验回答:
比较A.B.C可知,它们具有相同的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和B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
两个锥形瓶试验的比较,可以说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4)D装置中的金鱼存活时间短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D
6.C
7.C
8.B
9.C
10.C
11.从左到右依次
:②
③
⑤
①
12.(1)提出的问题可以是“鼠妇迅速爬走是因为光照吗”、“鼠妇迅速爬走是因为惊吓吗”或“鼠妇喜欢潮湿生活环境吗”等。
(2)①水
②潮湿有水的一组为对照组,干燥无水的一组为实验组。
③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13.(1)阳光、空气、水、温度
(2)为小鱼提供氧气
(3)
C
D
(4)水藻呼吸消耗了氧
光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