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步练习(打包5套)(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步练习(打包5套)(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7-23 08:59:20

文档简介

4.6.2
神经系统的组成同步练习
一、夯实基础
1、手指被扎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A、感觉器
B、效应器
C、指尖
D、大脑皮层
2、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倒而造成下肢截瘫,可以摔伤的部位是(

A、大脑
B、小脑
C、脊髓
D、下肢骨骼
3、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在脑部受伤后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该类病患脑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4、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如下图所示的细胞。以下对这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这种细胞叫神经元
B、这种细胞没有细胞核
C、这种细胞的细胞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D、这种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二、能力提升
5、对人体的各种运动,起着控制和协调作用的系统是(

A、循环系统
B、神经系统
C、呼吸系统
D、消化系统
6、饮酒过量,语无伦次,走路摇晃不定,说明酒精已伤害到(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7、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内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神经中枢是中枢神经系统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区域
C、神经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里
D、脊髓里也有一些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
8、小明的奶奶某天突然发病,右上肢瘫痪,不听使唤,经医生检查,肌肉并无损伤,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肩关节和肘关节不够灵活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受损伤
C、肌肉内血管受损
D、支配右上肢的神经受损
三、课外拓展
9、下图是脑的侧面半球,据图填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
(1)①是
,它的表层叫做
,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可称为
。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动物的大脑皮层上没有
中枢。
(2)当图中的【

受损,会引起呼吸、循环障碍而立即死亡;当图中【

受损,会表现出运动不协调。
(3)“中风”病人的四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4)有人患了“脑血栓”,失去了说话能力,这是由于血栓压迫了大脑皮层的

四、中考链接
10、(聊城)醉驾会危及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原因是酒精会使人(  )
A、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
  
B、血管舒张,血压升高
C、呼吸加快,记忆力下降
 
D、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运动乏力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B
二、能力提升
5、【答案】B
【解析】: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6、【答案】B
【解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因此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不定,说明酒精已伤害到了小脑.。
7、【答案】C
【解析】: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所以,神经中枢不仅在大脑皮层里有,脊髓、脑干中也有。
8、【答案】D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肌肉受刺激后就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因而产生各种动作.当支配右上肢的神经受损伤时,右上肢就会瘫痪。
三、课外拓展
9、【答案】
(1)大脑;大脑皮层;神经中枢;语言
(2)③脑干;②小脑;
(3)大脑皮层中的身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4)语言中枢
【解析】:(1)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上具有调节人体某一生理活动的功能区,即神经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为人类所特有。
(2)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3)人的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
( http: / / www.21cnjy.com )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上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中风”的病人损伤了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因而出现身体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
(4)大脑皮层上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因此失去说话能力的脑血栓患者是血栓压迫了语言中枢。
【中考链接】
10、【答案】A
【解析】: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4.6.4激素调节同步练习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关于激素调节的错误认识是(
)
A.小刚饭后一小时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说明小刚已经患糖尿病
B.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的人不一定会患巨人症
C.手术摘除狗的甲状腺,狗会出现身体臃肿、食欲不振等现象
D.人体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不是受精卵形成的场所
2.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随血液运往全身发挥调节作用。胰岛及其所起的调节方式分别属于(
)
A.内分泌腺,激素调节
B.外分泌腺,激素调节
C.内分泌腺,神经调节
D.外分泌腺,神经调节
3.(衡阳中考)下列各项中,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
A.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B.强光射来时,迅速眨眼
C.男同学到青春期喉结突出
D.看电视感动得落泪
4.(盐城中考)每年的11月14日被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世界糖尿病日”,表达了人们对糖尿病的关注和对糖尿病患者的关爱。下列激素中,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是(
)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雄性激素
D.肾上腺素
5.(天门中考)某人身体矮小但智力正常,病因是幼年时某种激素分泌过少,缺少的激素和所患的疾病分别是(
)
A.甲状腺激素和呆小症
B.生长激素和呆小症
C.甲状腺激素和侏儒症
D.生长激素和侏儒症
6.(呼和浩特中考)下列与人体生长、发育的调节无直接关系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性激素
D.胰岛素
7.(德阳中考)下列有关内分泌腺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腺和胰岛都是内分泌腺
B.人体内的腺体都能分泌激素
C.幼年时期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得侏儒症
D.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乐山中考)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取两个玻璃缸编号为A、B,在A、B两缸内各加入500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饲料.
b.在A、B两缸内加入同时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不能少于5只).
c.在A缸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B缸不加.
d.保持A、B两缸内水温22﹣25℃,并每天观察和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根据实验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设计的是_____,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9.(东营中考)“2013第九届北大糖尿病论坛
”于5月3~5日在北京召开,论坛的主题是“肥胖与2型糖尿病”。肥胖与2型糖尿病被称为“姊妹病”,肥胖程度越严重,2型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越高。请分析回答:
(1)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是胰
( http: / / www.21cnjy.com )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是由胰腺内的一些细胞团——胰岛分泌的。胰腺属于哪类腺体?__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是蛋白质类物质,糖尿病患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方式补充胰岛素,进行治疗。
(3)正常人应该维持每天能量摄取和消耗之间的平衡,如果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长期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就会导致肥胖。食物中含有能量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
(4)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在小肠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的,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吃出健康”正在成为人们饮食方面的追求。下列有关青少年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粗粮细粮合理搭配
②适量食用鱼、核桃等健脑食品
③少吃蔬菜多吃肉
④饮食要定量
⑤晚餐多吃含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食物
(6)上海农科院科学家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食用者的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假如你是该院的一位研究员,请利用患有糖尿病的大鼠作为实验材料,探究“优糖米”是否具有维持血糖水平的功能。你的探究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图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
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________________,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________________,恢复正常水平。另外,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胰岛素分泌。所以说,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调作用的结果。
(2)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
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①在该探究方案中,起对照组作用的小鼠是________________。
②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理论上,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________________。
激素调节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激素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摘除狗的甲状腺以后,狗会出现身体臃肿、食欲不振等症状;人体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是卵巢,而不是受精的场所输卵管;饭后一小时内,食物经消化并吸收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会大幅度上升,这是正常现象。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胰岛及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节方式的判断。胰腺既属于外分泌腺(能分泌消化液进入消化道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又属于内分泌腺(能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位于其中的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胰岛所起的调节方式属于激素调节。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控制。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这是因为会厌软骨没盖住喉口,不属于激素调节。强光射来时,迅速闭眼,是反射,属于神经调节而不属于激素调节。进入青春期,由于性激素的分泌,男孩出现了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喉结突出、遗精,属于激素调节。看电视感动得落泪,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简单的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属于神经调节而不属于激素调节。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各种激素的作用。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雄性激素由睾丸分泌,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并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可以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胰岛素由胰岛分泌,主要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故选A。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激素的作用。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期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身体矮小但智力正常。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症,身体矮小且智力低下。据此可知D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激素的功能。胰岛素加速血糖分解,调节糖的代谢,与人体生长、发育的调节无直接关系。
7.【答案】D
【解析】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由导管排出,属于外分泌腺,胰腺的内分泌部即胰岛,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属于内分泌腺;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为激素;胰岛素分泌不足易得糖尿病;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1)甲状腺激素;(2)对照实验;A;B;
【解析】(1)实验的变量要针对要探究的问题来设置,本实验探究的是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实验变量;
(2)对照实验中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被试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在该实验中A缸加入了甲状腺激素,是实验组,B缸不作任何处理,是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9.【答案】(1)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2)注射
(3)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4)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可以充分地进行消化和吸收;②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③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④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等
(5)①②④
(6)①将患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糖尿病的大鼠平均分为甲、乙两组;②甲组喂“优糖米”,乙组喂等量的普通大米,其他环境和饲喂条件相同;③一段时间后,测量甲、乙两组大鼠体内血糖的含量并比较
【解析】(1)内分泌腺与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泌腺的区别是看分泌物是否进入血液,由血液循环输送至全身。胰腺分泌的胰液由导管输出,胰腺内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进入血液,因此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2)糖尿病患者一般采用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3)食物中有六大营养成分,其中只有糖
类、脂肪和蛋白质能提供能量。
(4)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
点: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可以充分地进行消化和吸收;②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③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且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④有多种消化液,如肠液、胰液等。
(5)人们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合理营养,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要适当,包括粗粮与细粮、蔬菜与肉类合理搭配,适量食用健脑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6)设计对照实验,先从问题中找到变量,由现象得出结论。
10.【答案】(1)胰岛
降低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2)①甲鼠
②防止小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实验(或控制无关变量或保证变量唯一)
③不能采取口服胰岛素的方法治疗糖尿病
④设置重复组实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激素调节知识的掌握和探究实验设计等各方面的能力。
(1)分析图示可知,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在饭后一段时间,当感受器产生兴奋时,作为效应器的胰岛,会在神经中枢的作用下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恢复正常水平,可见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调作用的结果。
(2)由本题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探究“口服胰
( http: / / www.21cnjy.com )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变量为是否口服胰岛素,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甲鼠。根据单一变量原则,除了口服胰岛素这一变量外,其他条件均应一致,所以a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防止小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实验,保证变量唯一。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设置重复组实验。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2课时)同步练习
一、夯实基础
1.下列结构中,属于内耳的是(  )
A.前庭
B.听小骨
C.鼓膜
D.耳廓
2.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在(  )里.
A.大脑
B.小脑
C.耳蜗
D.半规管和前庭
3.得了咽喉炎很容易引发中耳炎的原因是(  )
A.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
B.咽和鼓室之间有咽鼓管连通
C.外耳道与咽喉相通
D.咽喉和中耳的距离太近
4.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关于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听觉的形成部位是在大脑的一定区域
B.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口的同时捂耳
C.要经常用尖东西掏耳朵
D.不要长时间在有噪声的环境中,否则会造成听觉障碍
二、能力提升
5.人体中耳的结构组成包括(  )
A.鼓膜、鼓室、和半规管
B.鼓膜、半规管和前庭
C.鼓膜、鼓室和听小骨
D.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6.人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
A.鼓膜
B.耳蜗
C.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D.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
7.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接受振动刺激和形成听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耳蜗和听觉中枢
B.鼓膜和耳蜗
C.位听神经和大脑皮层
D.听小骨和位听神经
三、课外拓展
8.观察耳的基本结构图回答: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人晕车,与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听觉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听觉的形成在___________
(4)感冒以后,病菌可以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
(5)同学打跳请勿用手掌煽耳光,以防压缩空气冲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破裂.
(6)配戴助听器的人,患的是传导性耳聋,有可能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发生了损伤。
四、中考链接
9.(济宁)耳的结构中,能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的是(  )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D.半规管
10.(长沙)长期使用耳机可能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
A.外耳道
B.鼓膜
C.耳蜗
D.咽鼓管
11.(日照)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肠内密布小肠绒毛,有利于增加小肠的吸收面积
B.毛细血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C.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都透明,有利于光线的透过
D.鼓膜很薄,有利于其感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C
二、能力提升
5.【答案】C
【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6.【答案】D
【解析】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7.【答案】A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接受振动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耳蜗和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三、课外拓展
8.【答案】(1)1耳郭;(2)5半规管;6前庭;(3)7耳蜗;大脑皮层;(4)8咽鼓管;
(5)3鼓膜;(6)鼓膜;听小骨
【解析】(1)1是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2是外耳道,引导声波传至鼓膜.
(2)5是半规管,6是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入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
(3)7是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听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
(4)中耳与咽相连的结构是8咽鼓管,感冒后,病菌会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5)用手掌煽耳光,会使被压缩的空气冲击3鼓膜,导致鼓膜震破.
(6)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送来时产生振动,鼓室内主要有三块听小骨,听小骨主要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内耳;鼓膜和听小骨起传导作用,戴助听器的耳病患者,一般是传导性耳聋,其损伤的结构是鼓膜、听小骨。
【中考链接】
9.【答案】A
【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10.【答案】C
【解析】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
11.【答案】D
【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的作用将声波传至鼓膜,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半规管和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4.6.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同步练习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

A、有东西在眼前晃动时眨眼
B、人在看到酸梅时分泌唾液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蝇
D、看到小说中感人处时流泪
2、反射弧是(

A、与反射有关的人体器官
B、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C、反射中参与传导神经冲动的神经
D、参与反射活动的所有神经结构
3、当一只苍蝇突然飞临你的眼前时,你会马上眨眼睛,这种现象叫(  )
A、感觉
B、刺激
C、反射
D、感知
4、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二、能力提升
5、人体对来自外界的信息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对这些反应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

A、消化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神经系统
6、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A、视觉中枢
B、听觉中枢
C、语言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7、在聋哑人的“哑语”对话中,不起作用的神经中枢是(

A、语言中枢
B、运动中枢
C、视觉中枢
D、听觉中枢
8、脊髓从胸段折断的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

A、排尿排便的信息不能传导到脊髓
B、大脑不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C、脊髓灰质失去反射功能
D、大小便不受脊髓控制
三、课外拓展
9、下列是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完成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1→2→3→4→5
B、如果4受伤,膝跳反射仍然可以完成
C、膝跳反射受大脑的控制
D、5是感受器
四、中考链接
10、(湘潭)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反射弧的示意图,如果A代表是手部皮肤内的感受器,则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B→C→A→D→E
B、C→B→D→E→A
C、E→D→C→B→A
D、A→B→C→D→E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二、能力提升
5、【答案】D
【解析】:人体具有八大系统,这八大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形成一个统一的人体,并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进而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6、【答案】C
【解析】: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表面是灰质,内面是白质。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中枢,以语言、文字作为条件刺激建立起来的反射,是人类特有条件反射。
7、【答案】D
【解析】: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以及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等,聋哑人的听觉中枢不起作用,他们之间用手语交谈,必须有躯体运动中枢协调指挥躯体运动完成手势动作;要利用视觉中枢看见手势形成视觉;要有语言中枢理解手语的含义.才能实现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在聋哑人的“哑语”对话中,不起作用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8、【答案】B
【解析】:排尿中枢、排便中枢是位于脊髓里的低级中枢,其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节,脊髓从胸段折断的病人,出现大小便失禁,说明脊髓从胸部横断,脊髓里胸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大小便失禁。
三、课外拓展
9、【答案】:A
【解析】:反射弧的组成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图中膝跳反射的路线为:1→2→3→4→5,故A正确。
【中考链接】
10、【答案】D
【解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A代表是手部皮肤内的感受器,则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同步练习
一、夯实基础
1.我们能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  )
A.视网膜能前后移动
B.眼球前后径的调节
C.瞳孔能缩小或放大
D.晶状体曲度的调节
2.当人从光线暗的地方进入光线强的地方时,瞳孔的变化是(  )
A.不变
B.由大变小
C.由小变大
D.不能确定
3.小刚的爷爷奶奶都是60多岁的老人,爷
( http: / / www.21cnjy.com )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则摘掉眼镜;奶奶相反,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要戴眼镜,小刚的爷爷和奶奶眼镜的镜片最可能是(  )
A.变色镜和凹透镜
B.凹透镜和凸透镜
C.凹透镜和变色镜
D.凸透镜和凹透镜
4.小林同学爱看书,但他习惯紧盯书本长时间看,造成近视,原因是(  )
A.角膜受伤
B.瞳孔变小
C.晶状体变凸,不易恢复
D.视网膜受伤
二、能力提升
5.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眼睛会“花”,下列关于“老花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需要带凹透镜纠正
B.不需要带眼镜纠正
C.实际上是近视眼
D.实际上是远视眼
6.我国青少年儿童近视率呈上升趋势,“关爱眼睛,远离近视”.下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
B.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
C.为了节约时间,可以边走路边看书
D.长时间看书、玩电脑和手机不会导致近视眼
7.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象落在(  )
A.视网膜后方
B.视网膜前方
C.视网膜上
D.盲点上
三、课外拓展
8.请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眼球里有一个有弹性,像双凸透镜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它还有折射光线的功能,它的曲度受[_____]___________调节.
(2)想一想我们的眼睛,通常被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称为“黑眼球”的部分,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它的中央有一个小孔叫做___________.
(3)由于[______]___________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___________,远处物体的反射的光线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___________,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___________。
四、中考链接
9.(淄博)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物象和视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角膜、视网膜
B.晶状体、视网膜
C.视网膜、脉络膜
D.视网膜、大脑皮层
10.(广元)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
A.虹膜和角膜
B.巩膜和角膜
C.巩膜和虹膜
D.角膜和瞳孔
11.(福州)视物时,来自物体的光线在眼球内成像的部位是(  )
A.巩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视网膜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二、能力提升
5.【答案】D
【解析】如果我们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近视眼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老花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对老花眼的矫正可通过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进行纠正。
6.【答案】A
【解析】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
7.【答案】B
【解析】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三、课外拓展
8.【答案】(1)[3];晶状体;[6];睫状体(2)[5];巩膜;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4];虹膜;瞳孔(3)[3];晶状体;过长;前方;近视眼
【解析】(1)眼球里有一个有弹性,像双凸透镜的结构是[3]晶状体,它还有折射光线的功能,它的曲度受[6]睫状体调节.
(2)想一想我们的眼睛,通常被称为“白眼球”的部分是[5]巩膜,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通常称为“黑眼球”的部分,实际上是[4]虹膜,它的中央有一个小孔叫做瞳孔.
(3)由于[3]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反射的光线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到视网膜的前方,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近视眼。
【中考链接】
9.【答案】D
【解析】视觉的形成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
10.【答案】C
【解析】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虹
( http: / / www.21cnjy.com )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说人眼的“黑眼球”实际上指的是虹膜.巩膜的特点是白色、坚韧,有保护作用.人眼的“白眼球”指的是巩膜。
11.【答案】D
【解析】视觉的形成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可见,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