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7-23 18:4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考点扫描: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乡管理中的应用;数字地球的含义。
一、
单项选择题
1.
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
A.
公路
B.
菜园
C.
鱼塘
D.
果园
2.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3.
“快的打车”是中国首款便民打车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输入目的地即可将信息发送给离其最近的若干出租车(如图),“快的打车”软件采集乘客附近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并显示在手机上的最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4.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近日,科学家描绘了最新的埃博拉疫情暴发高风险区地图(下图中颜色较深部分)。该图的绘制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DE(数字地球)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根据右图,回答5~6题。
5.
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6.
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  )
A.
大型垃圾处理场
B.
大型仓储式超市
C.
汽车加油站
D.
水源保护区
2014年8月我国“高分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卫星对地观测分辨率首次精确到1
m。据此回答7~8题。
7.
该卫星采用的核心地理信息技术属于(  )
A.
GIS
B.
GPS
C.
RS
D.
BDS
8.
较以往卫星照片,用该卫星提供的照片在同一图幅上制作地图,其地图(  )
A.
展现的范围扩大
B.
展现的细节增加
C.
所用比例尺变小
D.
便于市级土地规划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
下列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②③⑥
10.
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③⑤⑥
下图1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2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
m2。读图回答11~12题。
11.
图1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
A.
山谷
B.
山脊
C.
冲积扇
D.
盆地
12.
图2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是(  )
A.
减少了1
800
m2
B.
增加了1
800
m2
C.
增加了2
700
m2
D.
减少了2
700
m2
二、
双项选择题
读我国钓鱼岛三维效果图和航空遥感影像图,回答13~14
题。
13.
钓鱼岛三维效果图的获得和制作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IS
C.
GPS
D.
数字地球
14.
如果利用航空遥感技术对不同时期的钓鱼岛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钓鱼岛图片,可以获得(  )
A.
钓鱼岛面积的变化
B.
钓鱼岛上植被的变化
C.
钓鱼岛的地理坐标
D.
钓鱼岛的海拔高低
下图为“3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
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的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信息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的功能。下列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GIS
B.
乙是RS
C.
丙是RS
D.
甲是GPS
16.
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RS可以获取人口增长的动态信息
B.
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
C.
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D.
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BDS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回答第17题。
17.
BDS
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A.
提供灾区的影像
B.
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C.
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D.
提供短文联络
三、
综合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1985年开始对南极进行首次科考活动以来,我国已成功建立了四座科学考察站(南极3座,北极1座)。极地科学考察通过调查、试验、研究等活动掌握了大量的极地环境数据信息、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材料二 目前全世界一共有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除了美国已经在成熟商业化运行的GPS系统外,中国的北斗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还都在建设中。
(1)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持续开展了近30年,采集了大量极地科学数据,对这些数据的管理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________,对这一技术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
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
可以对南极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
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
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2)
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哪一个?
(3)
全球定位系统(GPS)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技术外,还能够提供哪些服务?
(4)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环境进行研究,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例说明。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
A 解析:题中四种地物热容量由小到大的排序是公路、菜园、果园、鱼塘,所以晴天正午时刻,温度最高的应该是公路,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故选A项。
2.
A 解析:“天上看”是看到的过程,运用遥感技术,“网上管”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处理空间数据的过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3.
C 解析: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是通过GIS分析处理数据后,找到距客户最近的出租车,再传给用户,这需要对城市出租车信息、道路网信息、客户个人位置信息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故C项正确。而数字地球是用数字化方法,实现资源共享,不能分析、处理;RS是遥感、GPS是全球定位系统,都不能进行分析、处理。
4.
C 解析:RS主要是获取地物信息;GPS主要是定位、导航;GIS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图层叠加,绘制地图,故选C项;DE将地球信息数据化,可在计算机上进行查找。
5.
C 解析:根据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用途不同,可知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
6.
D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选定的区域具备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远离主要道路、植被保护好的特点,则该区域适合建设水源保护区。
7.
C 解析:根据材料,卫星对地观测分辨率的高低,取决于传感器的性能,运载工具是高空卫星,属于航天遥感,选择RS;GIS(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数据分析、处理,A项错误;GPS(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导航,B项错误;BDS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导航定位,不是观测,D项错误。
8.
B 解析:卫星分辨率越高,制图内容越详细,展现的细节越多,B项正确;在同一幅图上制图,展示范围相同,A项错误;图幅相同,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实际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C项错误;卫星分辨率对土地规划影响不大,D项错误。
9.
A 解析:遥感通过人造地球卫星上的遥测仪器对地球表面实施感应遥测,但无法获得地球内部信息,故选A项。
10.
C 解析: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有地形、土壤、水源等,因此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水系图层、土壤图层、地形图层、地下水图层,故选C项。
11.
A 解析:从图中看出甲处色调阴暗,说明该区域两侧地势较高,另外冰川的延伸方向一定是河谷地带,图中甲处色调阴暗带上方就有一个冰川舌,因此甲处的地形为河谷。故选A项。
12.
D 解析:从图中看出冰川面积由1973年的19格减少到2009年的16格,减少了3格,即减少了2
700
m2。故选D项。
13.
AB 解析:钓鱼岛三维效果图的获得和制作主要利用RS和GIS技术。
14.
AB 解析:钓鱼岛地理坐标及海拔高低的获得应用GPS技术。
15.
AB 解析:RS是遥感,主要是获取信息;GPS主要提供定位信息;GIS主要是处理信息。甲是GIS,乙是RS,丙是GPS。
16.
BC 解析:根据“3S”技术的功能可以确定其用途和应用领域。
17.
CD 解析:由材料可知,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所以BDS可以在抗震救灾中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提供短文联络,故选CD项。
18.
(1)
GIS
 C (2)
遥感技术。(3)
测速、授时、导航。 (4)
进行资源的普查和城市环境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