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内容与分析
(一)教学内容
1.什么是生物
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二)内容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指的是生物具有与非生物没有的六大共同特征。其核心是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理解它关键就是要理解生物具有的六大共同特征及与非生物的区别。学生已经学过小学课程生物的初级内容,本节课的内容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的。此章节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学的重点是了解生物的特征,解决重点的关键是了解生物的六大共同特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目标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
2.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二)目标分析
1. 知道什么是生物,就是指具有生命的物体。
2. 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就是指通过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或非生物,从而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21教育网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生物的共同的特征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举出大量与之有关的生活例子进一步讲解(解决方法),其中关键是例子要与生物与生活密切相关。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生物的特征教学中,准备使用PPT幻灯片教学。因为使用PPT幻灯片教学,有利于对众多的生物与非生物中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同时更便于学生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观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并回答以下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事物学会观察生物与非生物
问题1:观察的定义是什么?
答: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指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计划,靠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分方法。21·cn·jy·com
问题2:观察的类型有几类?
(1)直接观察:直接用肉眼观察
(2)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www.21-cn-jy.com
问题3:科学观察的要求是怎么样的?
(1)要有明确的目标,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及时记录。
(2)有计划、有耐心地长时间的观察。
(3)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疑多问,与别人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例题:下列说法不符合科学观察要求的是( )
A.有明确目标 B.有计划 C.不感兴趣时可随便看看 D.要及时、详细记录
问题二:生物与非生物有怎么样的区别?
问题1:什么是生物?
答: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
问题2: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师生活动: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第4页插图图1-1、图1-2及文字说明、提出问题: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不同地方和相同地方?2·1·c·n·j·y
不同点: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分、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动物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以植物或动物为食,而获得营养物质。
相同点:它们的营养物质都来自于自然界中的一些简单的物质。
结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第4页插图图1-3及文字说明、提出问题:人类是否也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答:对,实际上绝大多数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结论:生物能进行呼吸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第5页插图图1-4及文字说明、提出问题: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废物。例如: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能够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21cnjy.com
结论: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第5页插图图1-5、图1-6及文字说明、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这些插图能说明什么?
答: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植物缺水会发蔫;水多了会涝;施肥少了长不好;施肥多了会烧苗;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等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结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第6页插图图图1-7、1-8、图1-9及文字说明、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这些插图能说明什么?21·世纪*教育网
答:蘑菇属于真菌,能由小长大;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许多动物通过产卵繁殖下一代,如:鸟类,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如:虎、狼等。
结论: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第6页插图图图1-10、1-11及文字说明、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这些插图能说明什么?
例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现象;而“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结论: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除了以上的特征,你还有什么补充吗?
设计意图:引出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结论: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例题:“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活需要营养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进行呼吸
问题3: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马和驴区别
耳朵(大或小)
尾(成束或末端分叉)
体毛(长或短)
鬃毛(长或短)
马
小
成束
短
长
驴
大
末端分叉
长
短
马和牛的相同点:体表都被毛;都有四肢;都有一条尾巴。
六、目标检测:
1.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命现象 ( )
A.人通过呼吸排出多余气体 B.春天的秧苗茁壮成长
C.小狗受到惊吓逃跑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衣服发霉的毛 B.恐龙化石 C.不断长大的钟乳石 D.珊瑚礁
3.在河流中有一些能运动的小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繁殖 C.体小且为绿色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现的生命现象是( )
A.生长能力特别强 B.生物的繁殖现象 C.生物在秋季繁殖能力强 D.对季节变化的适应
5.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 )
A.可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B.具有细胞结构 C. 能使其它生物致病 D. 能繁殖后代
6.大千世界,变化多端。下列现象属于生物生长的是( )
A.蘑菇由小变大 B.钟乳石慢慢变大 C.河水慢慢长高 D.气球由小变大
7.下列诗句中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好雨知时节 B.床前明月光 C.春风吹又生 D.黄河入海流
七、课堂小结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的特征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八、配餐作业
完成《学案设计》的配餐作业及课本P6练习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