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能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定义
【教材扫描】
板块1:分子(这是难点)
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得到的结论有: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③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④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⑤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由此进一步推出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由此可见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如水、氧气、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警示:
(1)“保持”的含义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质的物理性质需要大量分子聚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单个分子不能体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
板块2:分子的基本性质(这是重点)
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3)分子之间有间隔;(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警示:
(1)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率也越快。(2)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变小。用分子不断运动解释的现象有:溶解、蒸发、扩散(不同温度下蒸发、溶解、扩散快慢不同),以及闻到物质气味。用分子之间有间隔解释的现象有:热胀冷缩、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以及两种物质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二者体积之和。
板块3:原子的基本性质(这是重点)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如铁、铜、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是由铁原子保持的,铜的化学性质是由铜原子保持的。故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分子和原子的某些性质相同,所以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
(2)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如下表:
分
子
原
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相似点
①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②体积和质量都很小,都有一定的间隔,都地不停地运动;③都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联系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
警示:
(1)不能再分: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2)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3)原子的基本性质与分子的基本性质相同。
板块4:分子、原子观点的应用(这是重、难点)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一种可分,一种不可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用分子、原子运动观点解释挥发、扩散等现象;用分子之间有间隔解释三态变化、体积改变等现象;由分子是否改变判断物质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物质中分子种类的多少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警示: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相关现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用原子的观点解释相关现象。(2)根据分子的种类判断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3)根据分子是否改变来判断物质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易错点:构成物质的粒子
易错点导析: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时,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若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如: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而铜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分子比原子大,不同种的原子、分子无法比较大小。
【小试身手】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和原子:
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
2、分子是不停得运动的——
;
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仍然是原来的物质。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就变成了别的物质。
2、分子:
。
注:同种分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3、原子的概念:
(1)原子:
。
(2)原子的性质:①
;
②
;
③
。
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
分,原子却
分。
【典例精析】
例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性质不一致的选项是(
)
例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分子大,原子小
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则不能再分
例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没有质量,原子有质量
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例4:下列叙述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氮气和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改变了。(
)
(2)同种分子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
)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的是(
)
A、糖溶于水
B、衣箱中樟脑丸不久不见了
C、红磷燃烧
D、工业上蒸发液态空气制氧气
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A.
水分子变大了
B.
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增多
C.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
D.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分子质量都大于原子质量
C.
分子永恒运动,原子在分子中是不运动的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氢原子
B.
氧分子
C.
氢分子
D.
水分子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6.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7.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
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D.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
8.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9.从分子观点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
构成,混合物由
构成。
10.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由
构成。同种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不同分子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
11.在电解水的化学变化中,水分子
改变。在冰融化成水的变化中,只是分子间的
发生了改变,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是
变化。
12.把分子的几种基本性质(A—D)的序号填在相应内容的横线上。
A.
分子的体积很小;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打开酒瓶就可以闻到酒味
。
(2)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
。
(3)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
67×l021个水分子
。
(4)有的物质能与氧气反应,有的不能
。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C.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D.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14.气体压强增大,体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压强增大,分子的运动速度减小
B.压强增大,分子的体积减小
C.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隙减小
D.压强增大,分子的质量减小
15.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的是(
)
A.氨水挥发
B.空气液化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石蜡受热融化
1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7.下列物质中,前者为纯净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A.海水、雨水
B.新鲜空气、硫粉
C.氧气、优质矿泉水
D.氧化镁、氧气
18.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图中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
19.有些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如氧气、二氧化硫等.有些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直接构成的,如汞、氦气。
20.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惟一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分子的大小及质量都比原子大
22.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有(
)
A.相同的物理性质
B.不同的物理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23.下列物质中不含氧分子的是(
)
A.液态氧
B.空气
C.氯酸钾
D.高锰酸钾受热产生的气体
24.下列各种原子各1g,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氧原子
B.铁原子
C.氢原子
D.氯原子
25.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6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表示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
26.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质量和体积的大小
B.运动形式和间隔的远近
C.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在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
27.在化学的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的近代科学家有:①阿佛伽德罗;②汤姆生;③道尔顿;④拉瓦锡.用序号填空:研究空气的成分,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指出原子和分子的区别和联系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
28.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
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
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29.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
分子间有间隙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