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升初三暑期化学衔接讲义导学案:第1讲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二升初三暑期化学衔接讲义导学案:第1讲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7-24 10:4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讲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关系密切。
3、通过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
4、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能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教材扫描】
板块1:化学(重点)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水,化学要研究水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它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它有哪些性质。我们已知水是液体,加热会变成气体,水从液体到气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有什么用途,以及有什么变化规律等都是化学研究的内容。在人类生存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界中已有的物质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存与生活的需要,必须研究和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警示: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而不是物体。
(2)化学是一门学科,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化学所研究的。
板块2:化学发展的历史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化学的表象阶段:火—孔雀石—铜—陶瓷—铜器—铁器—纸—火药—酒—染料等。
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内容: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现在,化学家们已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大量新物质的研制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警示:
(1)物质并不是全部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有些是由离子构成的。
(2)原子只是在化学变化中重新组合,并不破裂。
板块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重点)
物质发生变化时,往往有两种情况,如冰变为液态的水,液态的水受热沸腾变为水蒸气,在这个变化中水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状态变了,是物理变化。再如,生活中的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煤气)燃烧时放出热量,气体燃烧时,生成了不能再燃烧的物质,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
由此可见变化有两种:一是物理变化,二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物质本身不改变,只是状态、形状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物质本身发生变化,同时会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产生。)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者的关系: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有化学变化。
警示: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依据。有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
板块4: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难点)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利用物质的颜色来区别物质:如铁和铜,铁是银白色,铜是红色。还可以利用物质的味道来区别,如白糖和食盐,白糖有甜味,食盐有咸味。也可以利用物质的气味,如酒精和水,酒精有香味,水无气味。如颜色、气味、味道……可以利用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获得,故而这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可利用感官感知,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来。
生产中还见到一些物质的性质,如酒精能否燃烧,铁是否生锈等这些问题,单凭感官是观察不出的,只有其发生变化才能知道。点燃酒精才能知道它是否燃烧,将铁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才能确定铁是否生锈。点燃酒精,酒精燃烧,由些得出酒精能燃烧,观察放置在空气中的铁,得出铁能生锈,这就是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警示: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小试身手】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的自然科学。
2.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__;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__,又叫做______________。
3.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__________,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____________。
4.下列家庭用品,你可以根据哪些性质区别。(填字母)
A.气味
B.颜色
C.味道
D.状态
(1)酒精和水:_____;(2)冰和水:_____;铜丝和铁丝:____;(4)味精和蔗糖:____。
5.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理论的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典例精析】
例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葡萄酿酒
B.食品发霉
C.煤气中毒
D.水分蒸发
例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火柴梗被折断
C.玻璃破碎
D.木柴燃烧
例3:判断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填序号)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酒精易挥发;②汽油可燃;③水可变成冰;④食盐有咸味;⑤空气无色无味;⑥银能导电;⑦金属钠很软;⑧常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
℃;⑨铁的熔点为
1
535
℃;⑩木头能浮于水上;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尿素受热可分解;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以粮食为原料可酿酒; 食物在空气中放置时间长了易变质。
【课堂练习】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以及
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

构成的,

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近年来,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_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
4、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利用火冶炼金属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C、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D、创造出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5、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道尔顿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6、下列生产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①发明指南针
②造纸技术 
③烧制陶瓷 
④火药的发明
 ⑤青铜器的制造
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7、下列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开发和利用化石燃料
B.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C.研制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D.治理环境污染
8、下列问题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是(

①为什么铁制的菜刀容易生锈 
②为什么长期喝纯净水不利于健康
③顺风骑车为什么省力
④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空
⑤为什么化工厂的烟囱会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 
⑥自行车上的铁锈为什么要及时除去.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⑤⑥ 
D.
②③⑤⑥
9、由废弃塑料(如一次性快餐盒)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市向公民公开征求建议。以下建议不可行的是(

A.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B.不可滥用塑料制品
C.回收利用废弃塑料
D.开发新型可降解塑
10、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火的发现和利用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C.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D.发现和合成的物质超过3
000万种以上
11、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法拉第
12、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语汇,其中跟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A.蓝色晶体
B.黑色粉末
C.绿色食品
D.白色烟雾
13、物质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




等现象。
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汽油容易燃烧
B.樟脑丸容易升华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D.食盐易溶于水
15、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木材燃烧
C.冰雪融化
D.酒精挥发
16、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A.红纸剪成窗花
B.泥土烧成瓷器
C.冰块制成冰雕
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
1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1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固体碘受热升华
B.牛奶隔夜放置后变质,夏天车胎爆胎
C.蜡烛受热融化,食盐放入水中形成盐水
D.汽油燃烧,生米煮成熟饭
19、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⑥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⑦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填代号),化学性质有
(填代号)。
20、下列诗句所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2、判断镁条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光
B.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后变成白色固体
D.镁条燃烧后消失
23、节日里的下列现象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A.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
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
C.变幻无穷的音乐喷泉
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
2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车胎爆裂
C.木条燃烧
D.玻璃破碎
25、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百炼成钢
D.大浪淘沙
26、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A.
颜色
B.
状态
C.
硬度
D.
可燃性
27、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状态、熔点
B.硬度、密度
C.
溶解性、可燃性
D.导电性、挥发性
28、需要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白醋和水
B.铜和铝
C.食盐和蔗糖
D.煤粉和黑火药
29、判断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蔗糖溶于水


炸药爆炸


钢铁生锈


灯泡通电发光


食物腐烂


纸张燃烧


滴水成冰


木已成舟


30、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它在水面上急速的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