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培训】初二升初三暑期化学衔接讲义导学案:第8讲 原子的结构(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暑期培训】初二升初三暑期化学衔接讲义导学案:第8讲 原子的结构(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7-24 10: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讲
原子的结构
【学习目标】
1.会说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会指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
会使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教材扫描】
板块1:原子的构成(这是重点)
我们已经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也不是不可分割的。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警示: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中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故而有: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核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5)由于原子中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板块2:核外电子的排布(这是重、难点)
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居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的,那么原子中的电子是怎样绕核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是不是杂乱无规则的?
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为了形象说明,通常用电子层表示。
拓展:
(1)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上,只有当能量较低的电子层被占满后,才能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上。
(2)第一层最多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8个电子。
(3)核外电子的排布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形象的表示。
(4)原子结构示意图提供的信息有:①圆圈表示原子核;②圆圈内的数值表示核电荷数(质子数);③圆弧表示电子层;④圆弧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⑤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板块3:相对原子质量(这是重点)
原子的质量很小,在书写和记忆时很不方便,为了便于记忆,国际上采用了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中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
r)。
拓展:
(1)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
(2)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来粗略地计算。
(3)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碳12原子质量×1/12)=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1.66×10-27kg。
易错点:构成原子的粒子
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所以在练习中要注意,不要忽视。
【小试身手】
一、原子的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的。
而原子核是由

构成。在原子核中,质子带
电,中子
电。
在原子中:
(1)核电荷数
==
==
(2)原子核带
电荷数
==
核外电子带
电荷数(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特点: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这种分层运动也叫

1、核外电子排布特点:
(1)各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
(2)最外层不超过
个(除第一层不超过
个);
(3)能量低的优
排满,依次再排能量逐步升
的电子层里。
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结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
有着密切关系。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用符号
表示)
实质: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
,它没有
单位,但其国际单位为
,省略不写。
2、由原子结构知识可知:在原子中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而
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故:
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典例精析】
例1.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


A.原子质量
B.质子数
C.中子数
D.电子数
例2.原子核(普通的氢除外)是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能再分
例3.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原子质量
例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原子核
例5.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


A.8个质子,8个中子,16个电子
B.8个质子,8个电子
C.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
D.8个原子核,8个中子
例6.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是不可以再分的最小微粒
C.任何原子其体积和质量都相等
D.原子的质量与体积比分子小
例7.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例8.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的某种原子,假如它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余部分(
 

A.不显电性
B.显正电性
C.显负电性
D.无法确定
例9.化学反应前后必定改变的是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的数目
例10.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
核内质子数
B.
核外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例1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稳定结构但不是原子的是


例12.下列各组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对元素是(

【课堂练习】
1.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的粒子是(

A.水分子
B.氧原子
C.碳原子的原子核
D.电子
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原子相对质量
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
g
B.12
C.1.993×10-26kg
D.1/12
g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6.通常原子核是(

A.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B.不能再分的粒子
C.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7.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8.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
kg,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为1.663×10-27
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
kg
B.16
C.2.657×10-26
kg
D.1.663×10-27kg
9.已知某原子核电荷数为a,该原子中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A.a=b=c
B.b=c=d
C.a=c=d
D.a=b=d
10.在电解水的反应中,始终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A.水分子
B.氧气分子
C.氢、氧原子
D.氢分子
11.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_____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
12.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是(

A.原子
B.分子
C.质子
D.中子
13.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个,则该原子中所含的粒子总数为(

A.26
B.56
C.82
D.86
14.一种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产则它们不相同的是(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所带的电量
15.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ac/bd
B.bc/12ad
C.12bd/ac
D.ad/12bc
16.在原子的发展史上,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以下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点中不确切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17.由于原子核内的______________数与核外的______________数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不同种的原子,核内_______________数不同,核外_______________数也不同.
18.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两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
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