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7-24 19:2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学会分析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地图和活动相结合学习,通过观察、感知,然后再通过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侯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读图分析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角色体验:我是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工程师。居民楼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怎样放置才能使它在冬、夏季节都获得最佳的太阳能量?
观看、思考引发思考,各抒己见。
讲授新课

1.多媒体出示自主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后面的学习做相关的铺垫。学习任务一: 2.体验生活:展示图片,引入太阳高度。3.太阳高度、太阳光直射、斜射所获得太阳光热多少的关系。地球的形状与气候4.课件演示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怎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响太阳辐射,导致气温分布在各地的差异  5.应用探究:回顾太阳能热水器问题,想一想:长沙和北京安装时倾斜角度一样吗?
(转折过渡)展示图片:同一地点,不同的时间,体验为什么不一样(地球的自转)     学习任务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一、地球的自转与气候   1.课件演示地球自转,边演示,边让学生注意观察:自转造成的现象。          2.提问:请你小结地球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二、地球的公转与气候    1.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的运动并提出问题: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进行公转,请你说出地球公转围绕什么在运动
。     2.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一系列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
a.地球公转轨道形状?b.地球公转时地轴成方向?c.学生观察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模型演示地轴垂直绕太阳转)d.现在太阳直射点是在哪个范围之间移动呢?
e.引导学生观察公转示意图,说出太阳直射点在二分二至点时的位置,结合图和生活体验,谈谈昼夜长短的变化。
3.提问:地球公转如何对气候造成影响。
二、五带的划分
4.讲解:五带划分出示:p81图4-23
学生抢答 鼓励表扬1.实验:手电筒照射黑板的现象照射的角度不同造成的。2认识:太阳高度3.观察比较: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关系。小组内讨论,展示展示成果4.得出:由于地球是不规则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
因而气温就有差别。
5.回答:不一样。思考
,多数同学能够想到是太阳的东升西落造成的高度角变化。1象1.观察并回答:产生昼夜交替2.结论,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的交替,使得太阳高度角一天中不断的变化,气温在一天当中有了高、低的变化1.1.观察:地球公转演示,太阳
2.继续观察演示课件回答近似椭圆形地轴倾斜地轴和公转轨道面始终成66.5度的夹角,北极总指向北极星方向观察得出南、北回归线之间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归纳总结e.讨论得出:春分、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昼夜等长;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3.讨论并回答:由于地球公转,,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得地球上出现了季节的变化(赤道除外)。4.自主学习:完成课本活动题4、5、6、7。
小结
练习
问:那么,到此刻为止,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见课件。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5.板书设计
地球形状↘

气温:低纬高,高纬低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运动


6.作业布置:
自绘“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标注上四条分界线、度数。列表比较五带的范围,获得热量的差异,各自具有的特殊现象。
自转-气温
公转-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