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2017年葫芦岛市普通高中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他们的牢骚更多,不满意程度更多”说法有误,原文第三段最后一句说
“似乎一点不比今天少”。
2、A“这个问题是永远化解不了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第五段中,句意关系是假设关系,并不是真的就化解不了。
3、B因果关系错误,原文第八段中本句是假设关系,而在本项中却成了因果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4. (3分)B“深深的同情与惋惜”不对,应该是“赞美与敬仰之情”。
5.(5分)画线语句使用了比喻的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花”比喻成功,“捧出来的艺术花束”比喻缺陷者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卓越成就,(2分)“晶莹的露珠”比喻缺陷者成功后的闪光点,成功带来的喜悦、幸福、光荣等。(2分)
6.(6分)选材上,取材面很广,材料丰富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1分)既有国外晚年失聪的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外国芭蕾舞团七十岁的盲人音乐指挥,又有国内身边的盲艺人、右眼失明的盲人象牙工艺师,(1分)还有由此“想起逆流洄游的勇敢的鲑鱼,以及那搏击长空的豪迈的山鹰”等。(1分)
结构上,形散神聚,(1分)紧紧围绕“缺陷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一主要描述对象,由人及理,体现了文章的启发和教育意义。(1分)要有超凡的毅力和斗志勇敢面对各种困难,要用超出常人的付出和努力书写人生的辉煌篇章等。人生的道路上真正能做到这样,才能更好地领略“‘勇敢’‘劳动”“创造”这些词儿的芬芳!(1分)。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7.(3分)C(A项,“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新闻报道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不准确,这里要体现的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B项,材料一中说的是运行方案,材料二中说的是运行后的实际情况,因而只能说实际运行与先前的方案有变化,不能就认定报道的数字欠准确。D项,未然变已然,从原文“相信随着时间成本和运费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西班牙华商会选择“义新欧”班列”看,西班牙华商选择“义新欧”班列只是预测,还没有成为现实。)
8.(4分)AC(B项,从材料一倒数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段看,“在9月底实现了该段班列每周一列的常态化运行”的是指“义乌——中亚五国”的国际集装箱专列,而不是“义乌直达西班牙马德里”的这趟班列。D项,依照材料一第四段,不能推断出“改变了义乌的小商品走出国门主要是靠海运和空运的历史”的论断。E项,“了解到该文的全部信息”错误,应为“了解到该文最重要的信息”。)
9.(5分)①两者报道的角度不同。材料一是从“义新欧”班列出发的角度进行报道,材料二是从“义新欧”班列到达终点的角度进行报道。
②材料二在导语部分指明首趟“义新欧”班列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代言”及其外交背景,指明了这趟列车意义重大;而材料一则无此内容。
③材料一从出发地的角度引用义乌领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话表达了“义新欧”班列对义乌本地乃至中国小商品出口的意义;材料二则从到达地的华人代表的角度表达“义新欧”班列的重大意义。
④材料一除介绍途径的国家外,还一一介绍了途径省份和需要换轨的国家,而材料二只介绍了途经国家。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3分)D
11、(3分)C(“行省制”从元朝开始)
12、(3分)A(“皇帝赐予他百亩田而罢免了他的职务”无中生有)
13、(10分)(1)起初,天祥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懂治学,其兄陈祐没有觉得他有什么特别,分别几年,天祥将所写的诗送给陈祐,陈祐怀疑是别人代写的。(宾语前置句式,为,假,各1分,句意2分)
(2)天祥因寡不敌众,不可以武力镇压,便派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劝说他们各自回家,只活捉了他们的头目毛遇顺、周监,在鄂州市斩首示众。(力服、谕、生擒、状语后置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陈天祥,字吉甫,年少时就列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军籍,善骑射,中统三年,李璮在济南反叛,联络宋军为外援。河北河南宣慰司按规定授天祥为千户,令他屯兵三汊口以防卫宋兵。李璮之乱平定后,他罢职归家,住在偃师南山中,有田百余亩,边耕种边读书,来向他求教的人很多。所住地方靠近缑氏山,因号“缑山先生”。起初天祥并不好学,其兄陈祐也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分别几年,天祥把所写的诗送给陈祐,陈祐怀疑是别人代写的,同他交谈,知他在研究经史,学识渊博,才大为称赞。至元十一年,始任从仕郎。至元十三年,兴国军因为登记兵器导致骚乱,行省命令陈天祥权知本军事。一年后,朝廷把兴国军改为兴国路,接替天祥为兴国路总管的人,完全改变天祥的政策,严厉制裁隐藏兵器的人。所以天祥离开后不久,兴国又发生民变,临近的寿昌府及大江南北的各县城,叛民乘势杀守将以响应。当时刚改行省为宣慰司,万户郑鼎臣为宣慰使。鼎臣率兵镇压,在樊口兵败身亡。黄州叛民扬言要攻打阳罗堡,鄂州官府大为震惊。忽都帖木儿胆怯不敢出兵,天祥对居贞说:“阳罗堡依山建垒,素来防备严密,彼若来攻,对我们有利。且南人浮躁,轻率进兵容易退却,我官军居高恃险,这些乌合之众来攻,不到两三天就多伤亡,逃者会十之八九。到那时我们再出精兵袭击,只有跑得快的才得免死。”居贞深以为然,而忽都帖木儿还犹疑不决。闻叛民到了阳罗堡,居贞忙引兵前去迎战,屯兵于青山,第二天大败叛军,这一切完全符合天祥的预料。行省听说民变,将鄂州城中的南人一律逮捕起来,准备大屠杀,居贞想拯救鄂州南人而又做不到。天祥劝阻行省官员,将被捕的平民全部释放。派天祥去暂管寿昌府的政事,给他二百兵卒。寿昌叛民听说官军来了,都离开寿昌城去恃险自保。天祥因寡不敌众,不可以武力镇压,便派人去劝说他们各自回家,只活捉了他们的头目毛遇顺、周监,在鄂州市斩首示众。大德三年六月,陈天祥调任河北河南廉访使,但因病未就任。受到冤枉的人往往到他家中来伸冤,天祥因自己不在任而推辞了。至大四年,仁宗即位,又遣使召他回朝,他以年老多病为由辞谢。延祐三年,卒于家,终年八十七岁。追封赵国公,谥“文忠”。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5分)AC。A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首句“春月夜啼鸦”
渲染了华清宫春夜的凄凉气氛,没有表现其情感。故A项说“奠定了情感基调”说法错误。C项,颔联“云生朱络暗”,
云雾从宫檐下阴暗的红窗飘出,表现华清宫的冷清衰败,故“言其宫殿之高”说法错误。(对1个,3分;对2个,5分。)
15.(6分)
①诗歌前两联描写乌鸦哀
( http: / / www.21cnjy.com )啼,帘幕长垂,窗格暗淡,阶石断裂,紫台歪斜。这是眼前的实景。②颈联玉碗、银灯都为实物,诗人大胆想象玉碗里至今仍剩有残酒,银灯一直燃着。③诗人巧妙地创造出了亦实亦虚、亦真亦幻的景物意象。(每点2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3分)
C
(①不绝如缕,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音微细,与欢呼叫喊矛盾,错误。②不名一文,一个钱没有,正确。③扬汤止沸,是指不从根本解决问题,正确。④不胜其烦,繁琐的让人不能忍受。正确。⑤平分秋色,指双方,此处是多方,错误。⑥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正确)
(3分)D
(
A“警车”后加“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B杂糅,可把“受”改为“在”或把“下”去掉。C成分残缺。可在“发展亮点”前加“高淳区的”或者在“首个国际慢城”之后加“的高淳区”)
19.(3分)D
(
A光临错误B莅临错误
C列席,是指参加会议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不合语境。)
20、(6分)
示例:
①一座迷宫
②我们始终深信不疑
③它是一扇有益之门
21、(5分)②有志是事情成功的必要条件,有志,做事情就有成功的可能,而不是一定会成功。
③三个方面应该是环环相扣而不是各自孤立
四、作文(60分)(参照2017年辽宁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2、按照要求,考生要做到能够准确把握名句的意思,恰当引用或使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