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小狗包弟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巴金基本情况。
2、理清全文的思路。
3、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4、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作者介绍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1929年发表长篇小说《灭亡》并引起轰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集《随想录》等文学作品。作品介绍相关图片 旁边的小狗就是巴金作品中的“小狗包弟”把握情节这是一个凄婉的故事,题为《小狗包弟》,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展开的?
速读课文2至13段,抓关键语句,回答:小狗包弟的遭遇怎样?作者面对包弟的遭遇,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划出表达情感的句子。
文章结构 包弟遭遇 对应情感
发展(3至6)
继续发展(7至9)
结局(10)
尾声(10至13)
备受欢迎
成为包袱
被送解剖
解剖之后
欢快
忧虑
轻松
沉重、自责、歉疚 开端 (2) 初到“我家” 高兴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一、整体把握 梳理文章 1、叙事线索
(1)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2)小狗包弟的来历
(3)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
(4)小狗包弟的厄运
(5)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小狗有哪些经历,“我”的情感态度发生哪些变化?2、把握情感发展线索2、情感发展线索 —— 悲伤
—— 欢快
—— 忧虑
—— 轻松
—— 沉重
—— 歉意 艺术家与狗的故事被转送给我、七年相处 不知如何安排包弟 送走了包弟 送走之后心不得安 至今不能释怀狗的经历“我”的情感
时间:
国籍:
颜色:
本领:
主人:
本名:1959(朋友工作调动)日本 黄色立脚作揖瑞典旧主人,朋友,我斯包弟小狗包弟信息卡请大家快速阅读,找出重点写包弟与我们亲密相处的段落有哪些?写了“包弟”和人亲密接触的哪几件事?包弟是怎样的一条狗? 为什么小狗包弟这么聪明可爱,还是逃脱不了自己的厄运呢?小狗包弟作为礼物却无法送出,为什么? ①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
②小狗包弟是一个“包袱” ;
③当时人人自危,力求自保,无暇他顾。
--表明了小狗包弟命运的悲剧性在于残忍的社会。 一段历史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动乱的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被扭曲变形。 文革期间,人们是异常的热情,完全丧失了理智刘少奇被批斗 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
1966年,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终年67岁。 傅雷,翻译家、文学评论家。翻译作品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
1966年9月2日的夜晚,因不堪红卫兵的殴打、凌辱,撕被单结绳与夫人朱梅馥双双系于铁窗自杀。 他时年58岁。 翦伯赞,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1968年12月18日夜,偕妻戴淑宛双双吃下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 杨朔,现、当代作家。抗战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
1968年8月3日绝望中服安眠药自杀。 彭德怀,1928年在大革命低潮时期加入共产党。井冈山时期组建工农红军第5军,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抗战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副总司令,抗美援朝时期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文化大革命中,被囚八年,患上绝症。1974年11月29日辞世,时年76岁。 容国团,1959年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他战胜各国乒坛名将,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他也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文革中,容国团被扣上“特务嫌疑”的帽子,于1968年6月含冤自尽,年仅31岁。 很多人在那个时代卷入了盲目的疯狂之中。文革结束以后,很多人不敢正确面对这段历史,或者是逃避这段历史。而一个在文革中没有任何过错的老人,迫于无奈把自己养的一条小狗送到医院供解剖,他是如何看待自己当年的行为的?情感指向:
忏悔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二、问题探究 1、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
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形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从写作效果说,通过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暗示了小狗包弟后来的悲惨命运。 2、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狗? 首先,小狗包弟虽小,也是一条生命,不应该受到侵害。巴金在80年代初期就有如此认识,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筹,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
其次,作者通过一条狗的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
最后,作者写小狗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3、包弟是一条怎样的小狗?
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喜欢和人类相处,依恋主人,讨人喜欢。
4、作者为什么反复表现包弟对人的友好和依恋?
包弟把人类当成朋友。它越乖巧可爱,它的不幸越能引人深思。
5、“无缝的砖墙”有什么意味?
经历了这样一场浩劫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早已不是那曾经很柔软的小“篱笆”了,而是换成了互相隔阂的砖墙,文革对人类心灵的戕害与扭曲,不知道还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够消弭。
6、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的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巴金由此也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一个人 内心和谐
一个民族 忏悔 走向理性
全人类 和平发展巴金(1904.11.25—2005.10.17 )2003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颁奖辞: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
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
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
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
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
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
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
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三、语言艺术探究1、对比手法的运用: 文章第一段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艺术家被“专政队打得头破血流,腿也断了,还拖着游街示众,”“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这里,人的冷漠、势利、残酷与小狗的热情、单纯、讲友情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人不如狗的主题,揭露了那个是非颠倒时代的罪行2、反复手法的运用:文中还多次写日本友人由起女士看见“我”就问“你的小狗怎样”,这是反复手法的运用,其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从侧面衬托了小狗包弟的可爱,连见过它一面的日本友人也对它念念不忘。
二是反衬“杀”狗者的凶残,这里的“凶手”不是具体的,而是一个时代。
三是在结构上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将小狗的命运由无忧无虑的时代过渡到被送上医院解剖台的结局。四、主题归纳文章通过叙述小狗包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反映出在文革那个动乱的年代,连狗都难以幸免,任何生灵都可能遭受不测。从而深刻的揭露了文革的罪恶,体现了作者呼唤人性,提倡人道主义,具有可贵的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1、从文章中找出能够反映文革那个时代特点的语句,并查阅资料或向老年人请教,和同学讨论讨论,正确评价那个时代。
2、读巴金散文《怀念萧珊》或小说《家》,写写读后感。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