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天 净 沙 秋 思——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提示 :注意节奏学习目标 一、了解元曲这一文学体裁及作者。二、赏析文中运用的意象,体会作者创
设的意境。三、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熟读并背诵全诗。介绍作者:马致远号 :
朝代:
评价:
元曲四大家:
东篱
元代大都人
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
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
因《天净沙·秋思》他被称为
“秋思之祖”。
关汉卿、马致远、
白朴、郑光祖。关于元曲“曲”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歌形式,是元代的新诗体.“曲”
分类杂剧:散曲套曲: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小令:散曲的基本单位。
主要特点:调短字少。用于演出的戏剧作品。天净沙是曲牌名,
秋思是题目。解 题 从“秋思”二字,我们可以猜猜,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内容?整体感知 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感受(想法)?
前三句——写景
后两句——抒情 前三句中写了哪几种景物?我们在这些表示景物的字用横线画下来,把形容这些景物的字用括号括起来。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赏析语句枯藤老树昏鸦1.读这句话的感受?
——荒凉凄清之感。2.这一句话中所包含的一组景物:
藤 树 鸦3.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枯萎,没有生命力。
苍老,光秃秃的。
黄昏时分,乌鸦飞不动了,变得没有精神。枯:
老:
昏:枯老昏赏析语句枯藤老树昏鸦 我读 一词(字),仿佛看到了 的景象。
例如:我读“枯藤”一词,仿佛看到了枯萎的,形容枯槁的藤蔓的景象。
当三幅景象同时呈现在我的面前,我有种 的感受。
凋零、凄清 赏析语句枯藤老树昏鸦小结 :
整句给人一种凋零、凄清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作者为我们营造的意境。而“枯藤”“老树”“昏鸦”就是作者用来营造意境,表达一种情感的的具体的事物,我们称之为“意象”。 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将自己的情感借助一种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就叫做 ;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 。
意象意境赏析意象古道西风瘦马小组合作:写一写 我读 一词(字),仿佛看到了 的景象。
当读到“古道 西风 瘦马”这些词,当三幅景象同时呈现在我的面前,我有种
的感受。
孤独、寒冷赏析意象古道西风瘦马 小结:
本句是通过 、 、
等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 的意境。
古道西风瘦马孤独、寒冷让我们回顾下课文内容赏析语句小桥流水人家感受温馨、柔美 思考:这种氛围好像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古道西风瘦马
小桥流水人家“我”的真实境遇
别人的生活写法:以乐景衬哀情夕阳西下体会情感断肠人在天涯他因为想家了,悲伤到了什么程度?用了哪个词?
——断肠!
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思考: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马致远为什么会被伤到几乎痛断肝肠的程度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他当时的处境。马致远生平: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蒙古人和色目人有种种特权,只有他们可以被任用为官员。这是民族高压政策。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已经开始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担任过地方小官吏,却未能实现他满腔抱负,一生漂泊无定,郁郁不志。
体会情感秋景秋思乡愁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总结 这首小令通过作者创造的九个意象,鲜明地描绘了出一幅深秋傍晚的画面。
其中, 、 、 、
、 、 六个意象,为我营造了一幅凋零、凄清、孤独、寒冷的意境。
、 、 三个意象,是作者在全曲悲凉的意境基础之上创造出来的另外一种温馨的意境。
借着秋景,写秋思,抒乡愁。 古道西风瘦马枯藤昏鸦老树小桥流水人家课下作业 改写《天净沙·秋思》
请大家顺着这种断肠之情,把心中的画面,用文字表现出来。假如你就是这个行走天涯的行人,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此时所见景象,所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