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 短文两篇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 短文两篇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25 13:2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
认识“爽、脆、椭、拨、舔、股、菱、簇、顽、梭”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了解家乡哈密瓜和菱的特点,从小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哈密瓜和菱,学习短文的写法。
【教具学具】
教具:哈密瓜和菱形的实物;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时测评》学生用书。
【授课类型】
阅读
【教学方法】
师:点拨、引导。
生:观察、品读、自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爽、脆、椭、拨、舔、股”6个生字。
2.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两位小伙伴,瞧,他们是谁?(课件出示两幅小朋友的图片:阿凡提和江南水乡的妞妞。)
2.首先,看小阿凡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哈密瓜实物)
3.说说你眼中的哈密瓜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标出生字,拼读。
2.思考: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感受哈密瓜,学习两个自然段。整体感知哈密瓜的等点。
哈密瓜是一种十分好的水果,你想知道哈密瓜是什么样的吗?它是什么味呀?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介绍了哈密瓜的什么。
说说看后的感受。
作者是怎样让你产生这种感受的?他是怎么写?让我们一段一段来看。
2.学习第1自然段。
读、思:出示第一段。从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从哪里知道?指句回答,并读句子。
指名回答。
3.学习第2自然段。
谁能来描述自己脑海里的哈密瓜?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相机板书:
形状:椭圆
大小:长一尺左右
小的
大的
颜色:淡绿色的瓜皮
淡红色的瓜肉
味道:奇特
甜香脆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在课文中找出来,读读。
4.齐读,我们来品尝这新鲜的哈密瓜。
四、总结写法。
1.作者是怎样把哈密瓜写得这么可爱的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2.小结:课件出示写作方法。作者采用了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今天,阿凡提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家乡的特产哈密瓜,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菱、簇、顽、梭”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尝过了阿凡提小朋友给我们带来的哈密瓜,看,江南水乡的妞妞又给我带来了礼物!出示江南妞妞在江南的河里采菱图。
2.出示实物菱,板书课题,认读“菱”。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自读课文,读熟课文。
2.自读自查,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菱的?出示自读要求。
三、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概括每自然段的意思。
1.思考:课文是多哪几方面介绍的?
2.默读课文,从哪儿看出菱惹人喜爱?用笔画出来。
3.小组讨论,体会。
4.集体讨论,汇报结果。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小结全文,学生谈体会。
今天,我们到妞妞带来的家乡特——菱,大家看过、“尝”过后,你想说什么呢?
五、总结写法,布置课外作业。
1.作者是怎样把菱写得这么惹人喜爱的呢?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出它的可爱。
(出示写法指导:作者对喜爱的菱进行了仔细观察,抓住了菱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介绍了菱。)
2.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水果进行他细观察,先观察它的外形特点、颜色然后再尝它的味道,要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形状:椭圆
大小:长一尺左右
小的
大的
颜色:淡绿色的瓜皮
淡红色的瓜肉
味道:奇特
甜香脆
花:白色
叶:三角形
根须:很长,吸取营养
果实:外壳坚硬
肉清香可口
【教学反思】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由此可见,作文水平的提高,与阅读是分不开的。《短文两篇》短小精悍,层次清楚,语言生动,是进行片段练习的好课文,在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体会短文抓住重点,有序观察的写作方法。教学《家乡的哈密瓜》时我出示实物哈密瓜,让学生观察,说说什么样的,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哈密瓜的形、色、味,根据学生回答,老师进行系统板书,让学生明白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的,以及各方面的特点,最后老师小结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在观察、阅读中体会到了如何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观察的写作方法。
我的反思:
哈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