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3.
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意象。
4.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批注
一、导入
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刚刚经过十年浩劫,伤痛满身的祖国,青年诗人舒婷以充满激情的笔调创作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人那质朴厚重的情感吧!
二、诗人简介
课件展示
三、诵读感知
1.听配乐朗诵。
2.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诗句的节拍、重音。
3.配乐齐读。
四、课文分析
1.具体研习,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1)第一节
在第一节中,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五个意象。
作者用这些带有感彩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深沉而悲痛、悲哀。
(2)第二节:
①问:本诗节所表现的感情是单一的吗?
明确:不是。本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
②问:联系上下节,说说本节在全诗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明确:本节为全诗情感结构上的转折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下的诗句开始出现亮色和激情。
(3)第三节:
①问:第三节的感彩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第三节的感彩由悲哀愁苦变为欣喜亢奋,与上一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②问:诗人用哪些意象表达了这种感情?
明确: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
的黎明”。
(4)第四节
问:本节写了哪些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明确:在本节诗中,诗人再次强调了“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
2.诗中的“我”就是诗人自己吗?
探究学习:诗中的“我”不仅仅指诗人自己,也指中国文人群体,乃至华夏儿女,是“小我”与“大我”的融合。
3.怎样理解诗中四个“祖国啊”的内涵和关系?
探究学习:四个呼唤的内涵各不相同:第一个“祖国啊!”是“我”看到无比挚爱的祖国母亲长期积贫积弱还无比珍惜每一个儿女,以疲病之躯曳“我”前行而不肯放弃,纤绳深深勒进肩膀而不辍时感激、痛惜、负罪的呼唤。第二个“祖国啊!”反映了祖国儿女热切盼望国家繁荣富强,可热切的希望却一如“‘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美丽动人却可望而不可即,“我”伤心至极。期望、失望、伤心、委屈、感激和痛苦全融入了这一声呼唤之中。第三个“祖国啊!”写出“我”看到祖国黎明到来时的欣喜之情。第四个“祖国啊!”表现了“我”愿把一切奉献给祖国,只要祖国繁荣富强,不惜粉身碎骨的赤子之情。
四个呼唤形成巨大的情感跳跃,表现了由悲哀、低沉转向欣喜、振奋的情感发展历程,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的拳拳深情。
4.诗中“迷惘”“沉思”“沸腾”反映了谁的情感历程?探究学习:这不仅仅是走过“文革”的青年一代的情感历程,也是中华民族心灵历程的高度概括。
把这一节中的几个意象制成MTV画面在电脑荧屏上放映出来
电脑显示“飞天”图片电脑显示图片学生齐读本节
五、联想创新
我们欣赏了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诗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中有许多意象,下面就以“我是你________”的句式仿写一组意象来表达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可以交流,可以合作。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让一位学生边听边记录,将交流内容整理成一首诗,然后配乐朗诵,把这首诗作为礼物献给我们亲爱的祖国。
六、迁移延伸
课外阅读舒婷的《双桅船》,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内容 感情 语调
第一节:贫穷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第二节: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舒缓
第三节: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 高昂
第四节:富饶、自由的祖国
奋发、献身 高亢
【教学反思】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我们都要学习作者巧妙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拓展练习里可以要求学生写一段对事物表达强烈的喜爱之情的文字,其中要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三分钟内完成,写完后学生们先互相评议再推荐朗读,最后教师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