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课件+同步检测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课件+同步检测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25 16:16:09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光未然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
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斗。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的词作者——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导入课文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长达6300千米。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大的“几”字。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对黄河你了解多少呢?
回忆一下:
Back
注: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黄河上游景观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

黄河颂
《黄河大合唱》之
题目介绍: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对母亲河——黄河的颂歌,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传承的。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各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们的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作家作品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词的作曲者
磅礴(
)(

澎湃(
)(

气魄(

高山之巅(

狂澜(

哺育(

浊流(

屏障(

滋长(
)
宛转(
)
一泻万丈(

páng

 péng
pài

 diān
lán
 b
zhuó
 zhàng

wǎn
xiè
山巅:山顶。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哺育:喂养。
解释词语
6
配乐诵读
深情地读:

一、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
速和语调。

二、有感情的朗诵,读出气势,读
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朗读指导:
1、朗诵词与歌词要注意停顿。
2、“……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后面分句注意重读,如“掀”“奔”
“劈”等。
3、“啊”读时应深沉,声音稍微延长。“黄河”
读的高昂,表明在歌颂。
4、“象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的铿锵有力。
5、全诗应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黄河颂
光未然
(朗诵词)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啊!朋友!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从你这儿发源;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多少英雄的故事,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在你的身边扮演!
伟大而又坚强!
啊!黄河!
这里,
你是伟大坚强,
我们向着黄河,
像一个巨人
唱出我们的赞歌。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我站在高山之巅,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望黄河滚滚,
啊!黄河!
奔向东南.
你一泻万丈,
惊涛澎湃,
浩浩荡荡,
掀起万丈狂澜;
向南北两岸
浊流宛转,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结成九曲连环;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从昆仑山下,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奔向黄海之边;
发扬滋长!
把中原大地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劈成南北两面。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视频\康桥朗诵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合作探究
1、
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词?第一节朗诵词中,直接点明的主题是什么?
2、歌词部分再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3、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
分别是从那些方面对黄河进行赞颂的?
4、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5、
诗中说“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句
中铁的臂膀指什么?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
6、诗的最后一节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讨论:
1、
题目《黄河颂》中,哪个是关键
词?第一节朗诵词中,直接点明的主题是什么?
2、歌词部分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个词总领,表现了黄河怎么样的特点
民族精神:伟大而坚强
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远镜头——近镜头——俯瞰——纵向——横向
3、
“望黄河”这个层次中,诗人望黄河的视角有哪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远近结合,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幅雄浑开阔、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势不可挡、坚不可摧的黄河立体画卷。
(望)
(掀)
(结)
(奔)
(劈)
3、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对黄河进行赞颂的?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分为三个层次。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历史贡献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地理优势
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
——精神激励



4、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屏障——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精神支柱。
5
诗中说“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句中铁的臂膀指什么?这个比喻有什么深刻含义?
指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的主干是巨人的躯干,黄河的支流就是“巨人”的千万条臂膀,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礡的力量。
6、诗的最后一节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歌词反复出现
“啊!黄河!”有何作用?
(1)使得歌词主体部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即“颂黄河”部分可清楚地划分为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三个层次。由实到虚,逐步深入。
(2)有利于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表达对黄河的礼赞之情。
简而言之:加强了抒情语气,又体现了诗歌的内容层次。
这首诗的结构: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
颂黄河


学习
黄河精神
黄河颂
朗诵词
歌词
描绘黄河气势
赞美黄河精神
养育了中华民族
护卫着中华大地
激励了中华儿女
结构图示:
主旨:
这首歌词通过描绘黄河磅礴的气势,歌颂了
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1)比喻,将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黄河的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的千万条“铁的臂膀”。
(2)如此比喻,形象地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锐不可当的气魄,可以更好地激发民族精神和民族信念。
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黄河?
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勇往直前,坚不可摧
……
诗人借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着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1、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 为什么 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1)这首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
(2)因为本诗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抒胸臆充满了豪迈之情.
(3)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满江红》、《沁园春·雪》等都是属于这一类。
四、归纳总结
(1).你认为全诗是写一种气势,还是写一种精神?
(2).你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指什么
诗人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坚强意志,赞颂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当你听到这气势磅礴的音乐,看着催人振作的歌词时,你想到了什么?请谈谈你心中所想吧!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的英雄气魄,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凌。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在用各种方式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保卫黃河 
保卫祖国
维护祖国统一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关于黄河的诗句黄河颂当堂检测
基础导练
一、积累与运用
1.请试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高山之巅(

狂澜(

屏(
)障
哺(
)育
2.试着解释下列词语。
巅:
狂澜:
发源:
屏障:
3.请根据原文填空。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________;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________!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________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________
筑成我们民族的________。
4.请你试着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魄__________浦__________磁__________扮________
魂__________哺__________滋__________纷________
5.用词的引申意义造句。
例: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澎湃——
扮演——
能力提升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6.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三段诗歌的大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8.“它表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一句,你认为“民族精神”是指一种什么精神?
9.这首诗歌写道:“有多少英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你知道在历史上,在黄河畔有哪些民族英雄?请简述其事迹。
10.“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含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二)
A
B
生命诚可贵,
砍头不要紧,
爱情价更高。
只要主义真。
若为自由故,
杀了夏明翰,
二者皆可抛。
还有后来人。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生命诚可贵(

②若为自由故(

12.比较阅读这两首诗。
①A诗的哪两句与B诗的前两句意思相同?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B诗的前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革命精神?
三、写作
13.题目:我心中的楷模
要求:①六要素要交代清楚明白;
②不少于300字;
③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6
黄河颂
一、1.diān
lán
pínɡ

2.巅:山顶。狂澜: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发源:开始流出;起源。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3.略
4.略
5.略
二、(一)6.第一段:点明黄河具有英雄的气魄,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第二段:从不同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民族精神。第三段:抒发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7.坚毅执著的流向,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百折不回的韧性,横断南北的气概……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感情:为拥有黄河而骄傲,为自己是黄河哺育下的中华儿女而自豪。
8.坚韧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大意正确即可)。
9.能举出古今炎黄子孙饮黄河之水、生息繁衍、借黄河之屏障抵御外侮的例子即可。
10.指黄河向左右两岸延伸出千万条支流。
11.①的确、实在
②死亡
12.①后两句。自由高于一切,为自由献身,死得其所。
②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者前赴后继,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13.思路指导:要抓住写作对象的典型事迹来写,同时要注意多种手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