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英英学古诗 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英英学古诗 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26 22:40:46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再去读读这位大诗人的其他诗吧。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重点) 点击
听朗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疑 铺 嗯 李yípū?g lǐ疑 铺了 嗯 李白 yí pū ?glǐ背好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刚学的古诗《静夜思》的诗句意思,并说出了诗的作者。英yīng 书写指导:“艹”扁宽,“央”字撇出头。部首:艹组词:英尺 英雄造句:英英正在背古诗。音序:Y结构:上下 诗shī 书写指导:“寺”的三横间距均匀,第二横长。部首:讠组词:古诗 诗集造句:我已经会背30首古诗了。音序:S结构:左右 我wǒ 书写指导:中间一横是一笔,右边斜钩要长,别忘右上角有一点。部首:戈组词:我们 我家造句:我们是同班同学。音序:W结构:左右 思sī 书写指导:“心”卧圆润有力,三点位置恰当。部首:心组词:思亲 深思造句:《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音序:S结构:上下 举jǔ 书写指导:上部最后的撇、捺舒展,盖住下部,上下不宜靠得太近。部首:丶组词:举手 举重造句:小明上课发言很积极,经常举手回答问题。音序:J结构:上下 晚wǎn 书写指导:右边中间框要扁,撇从上横处起笔,竖弯钩在下横处起笔。部首:日组词:夜晚 晚上造句:上海的夜晚真漂亮啊!音序:W结构: 左右 层céng 书写指导:“云”第二横略长。部首:尸组词:一层土 云层造句:堤坝崩塌了,奔腾的急流冲垮了镇子。音序:C 结构:半包围 谁shuí 书写指导:三部分要紧凑,右边上面有一点,下面是四横一竖。部首:讠组词:是谁 谁们造句:《静夜思》这首诗是谁写的?音序:S结构:左右 故乡:
明月:
不由得:
家乡;老家;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
造句:我的故乡在山东。
明亮的月亮。
造句:中秋之夜,人们在欣赏空中明月。
不禁。
造句: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金鱼,小朋友们不由得欢呼起来。明亮 明朗都指光线充足。
“明亮”除了指光线充足外,还可以用来形容眼睛等。“明朗”多指室外光线充足,还指人光明磊落。
1.妹妹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
2.哥哥性格明朗,很讨人喜欢。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通过英英的话,引出古诗《静夜思》。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英英和奶奶的对话。英英的话说出了《静夜思》诗句的意思。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由英英和奶奶的对话,点明了古诗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刚学的古诗《静夜思》的诗句意思,并说出了诗的作者。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从课文中感受到了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楚!以后我们说话也要这样。1.看拼音,写词语。
sī niàn yīng guó shī gē wǎn huì
jǔ shǒu céng cì shéi qù yì si

意 思思 念英 国诗 歌晚 会举 手层 次谁 去2.比一比,再组词。
谁(   )  层(   ) 诗(   )
准(   )  房(   )  待(   )诗人
等待谁去
准备几层
房子3.连线。
背包   bēi   后背  好客   hào   好人
背地 背负  好朋友 好奇
背影   bèi   背篓  友好   hǎo   爱好............4.先默写《静夜思》,再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代的大诗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思念故乡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李白唐5.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这首诗是谁写的呀
(2)你背得真好
(3)《静夜思》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6.你一定读过不少与月亮有关的诗词,请你连线。
明月松间照        月是故乡明
明月几时有        清泉石上流
露从今夜白        天涯共此时
海上生明月        把酒问青天课件36张PPT。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核心问题:
文中的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串珠问题:
1.英英给奶奶背了哪首古诗?
2.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听录音回顾课文1.“奶奶 背得真好!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奶奶的话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奶奶的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句,对英英的表现予以肯定。第二句,引出下面对古诗的解释,这正是对话的特点。2.奶奶 嗯,奶奶听懂了。这首诗是谁写的呀?
英英 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
从这段对话能看出什么?通过英英和奶奶的对话,我们知道了《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意思及作者。学习古诗,不仅要能背诵,理解诗句的意思,还应该了解诗的作者及其生活的朝代,以便了解诗的写作背景。阅读方法解密:了解对话概念:对话是指人物之间的谈话。
作用:对话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人物的心声。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感受到了英英和奶奶对话,话说要清楚,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核心问题:文中的古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文中的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1.英英给奶奶背了哪首古诗?英英给奶奶背了《静夜思》。串珠问题:2.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这首诗是说,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李白。英英学古诗背古诗诗人思念故乡讲意思说作者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课文写了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英英生动而自然地介绍了刚学的古诗《静夜思》的诗句意思,并说出了诗的作者。名人学习小故事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含着眼泪告别母亲,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未曾
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
常常把冷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
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说:“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枯藤(téng)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yá)。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yáo)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chuí)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dǎo)药成,问言与谁餐?
(《古朗月行》李白)【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lián)刀。
(谜底: ) 
月亮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作者是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1.读一读
yuè guāng bái shuāng míng yuè gù xiāng
月 光 白 霜 明 月 故 乡
jǔ tóu dī tóu chuáng qián dì shàng
举 头 低 头 床 前 地 上 教师点拨:朗读词语时,注意“霜、床、上”是翘舌音的字,不要读成平舌音的字。2.读一读,比一比。教师点拨:第二句和第一句相比,多了“明亮的”和“一层”两个修饰性的词语,这两个词语让句子的意思更加具体,说清了月光是什么样的,白霜有多少。3.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教师点拨:本课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写作,因此同学们在自己读正确的基础上,与同桌或者小组内的同学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最后再进行背诵。同时,我们还可以背一背诗人李白的其他古诗。一、我能读准,我会连。pū    ?g    yí   dǒnɡ   lǐ疑铺嗯李懂二、看拼音写词语。
gǔ shī yīng wēn sī niàn
wǎn shang jǔ shǒu yún céng古 诗晚 上英 文举 手思 念云 层三、加偏旁,组成本课本所学的生字,再组词。
田+___=___(   ) 寺+___=___(   )
免+___=___(   ) 云+___=___(   )
央+___=___(   ) 今+___=___(   )思念心思思念讠诗古诗日晚晚上尸层一层 艹英英雄心念四、选字填空。一(   )古诗   一(   )白霜
一(   )月亮   一(   )好字层层手首个手首个五、标点符号我指挥。
1.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2.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 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3.背得真好,。?!!,。?六、照样子补句子。
例:月光照在床前。 (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
1.天上飘着白云。 (    )天上飘着白云。
2.太阳升起来了。 (    )太阳升起来了。红红的蓝蓝的铁杵(chǔ)磨(mó)成针(zhēn)
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tú)退(tuì)学。
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边遇(yù)到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把铁杵磨成针。”李白不相(xiāng)信(xìn),“嗤(chī)”一声笑了,对她说:“铁杵岂(qǐ)能(néng)磨成针?”“只要功夫深(shēn),铁杵磨成针。”老婆婆意味深长地说。
李白顿(dùn)时领(lǐng)悟(wù),懂得了“功到自然(rán)成”的道理。从此,他便(biàn)发奋(fèn)用功,成了一位大诗人。1.第1段写李白小时候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顿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3.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明白了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这个故事让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成功。很不用功立刻功到自然成古人说“诗中有画”“诗中有故事”。请你将《静夜思》的大意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吧。。优秀示例:
床前洒满了银色的月光,好像地上结了一层薄霜。抬头凝望空中的明月,又不禁低头思念我的故乡。一、整体理解。
“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这是诗句“       ,
”的意思。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它的后两句是: 望   ,
      。作者是唐代大诗人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感情。思念故乡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静夜思举 头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李白二、选择下列字在诗中的解释。
1.疑:(   )
A.疑问    B.怀疑    C.好像
2.举:(   )
A.提出 B.兴起 C.往上伸
3.思:(   )
A.思考 B.希望 C.思念CCC三、我还会背出李白写的另一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生花妙笔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传说他少年时代,曾经做过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自己用的笔笔头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李白高兴极了,抓起笔飞快地写了起来。奇怪的是,写的是字,落在纸上的却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醒来后,李白想,梦中的事不可能实现,要想写出像鲜花一样美丽的诗,只有刻苦读书。后来,他一边用功读书,一边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篇。他的许多著名的诗篇,一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吟(yín)咏。1.查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说说“生花妙笔”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边……一边……”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杰出的写作才能。
示例: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
示例:勤奋努力,并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