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化学用语专题练习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 B.氧 C.铁 D.铝
2.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3.
下列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分子、中子
B.原子、电子
C.原子、离子
D.离子、中子
4.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5.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蔗糖水
C.75%的医用酒精
D.蒸馏水
6.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7.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
B.间隔增大
C.质量增大
D.个数增多
9.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
下列能保持氢气(H2)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15
B.49
C.66
D.164
1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B.单个SO2分子有刺激性气味
C.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由同一种粒子构成的
D.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后生成的粒子
与元素化学性质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4.
关于钠离子(Na+)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
A.它们质子数相同
B.Na+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
C.Na比Na+少一个电子
D.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15.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氮气的化学式为N2
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
●
”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17.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18.下列微粒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的是
A.Na+
B.Cl-
C.OH-
D.N
19.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B.属于同种元素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20.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21.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B.
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2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2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24.
下列选项中代表离子的是(说明:数字代表质子数,“+”表示原子核所带的电荷,黑点代表核外电子)
25.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反应物是纯净物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都不变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二、填空与简答:
26.用分子或原子填空:
⑴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________构成的,如铁、汞等;有的物质是由________ 构成的,如氮气、水等。
⑵氧化汞 _______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_______ 分解成汞____ 和氧 _____ ,汞______直接构成汞,每两个氧_____ 构成一个氧_____
,无数个氧________构成氧气。
27.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
(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____;
(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_;
(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__________;
(5)一定带负电的微粒有_______;
(6)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是
___。
28.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I: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I得出的结论有
。
(2)实验II(如右图中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
。
29.用元素符号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可能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
30.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
,Y表示
(2)当X=12时,Y
=
;
(3)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
=
。
(4)当Y=1时,该粒子易________电子,变成带
________电荷的__________。
3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___
。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
。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32.
从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最外层电子数④原子核等选项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1)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
;
(2)原子序数主要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
;
(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
;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结构中的
;
(5)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
;
(6)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
;
(7)元素的分类主要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
;
(8)元素的化合价主要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