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光和颜色(共计2课时)同步练习(新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光和颜色(共计2课时)同步练习(新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7-26 21:03:48

文档简介

2.4 光和颜色(1)
对应学生用书P58—P59  
            
1.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D)
A.太阳 B.烛焰
C.萤火虫 D.电影屏幕
2.如果声音和光都从空气传入水中,则(A)
A.声速变大,光速变小 B.声速变小,光速变大
C.声速、光速都变大 D.声速、光速都变小
3.一个人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路灯照射出的人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情况应该是(D)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再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4.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B)
A.太阳的虚像  B.太阳的实像
C.树叶的影子  D.树叶的实像
5.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则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A)
(第5题)
6.假如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
A.地球上没有昼夜之分
B.做操时更容易排直队伍
C.阳光下的人影更清晰
D.小孔成像
7.2015年7月23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发现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孪生星球”,它与地球的相似指数接近0.98。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比地球大概大60%,距离地球1400光年,位于天鹅座,年龄约为60亿年,远远超过地球年龄。光年是长度单位,“孪生星球”距离地球约为1.3244×1016千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填“正立”或“倒立”)的。2·1·c·n·j·y
(第8题)
9.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A(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9题)
10.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第10题)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②在点A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D)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解析】 由题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光在水中及搅拌均匀的海波溶液中的传播路径均为直线,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C错误,D正确。该实验探究了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只能说明光可以在各种不同透明介质中传播,而不能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A错误。
11.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A)21cnjy.com
【解析】 在探究小孔大小对小孔成像的影响的实验中,要改变小孔的大小,本题中的四个设计都能改变小孔的面积,按照控制变量的思想,在改变孔的大小时,要控制孔的形状不变,这样才能比较是否是因为孔的大小影响像的形状。A选项中的三角形,当卡片乙向左移动时,小孔的水平和上下方向的尺度都在变小,但形状依然是原来的三角形;B、C、D中,当卡片乙向左移动时,孔的形状会发生变化。21教育网
12.小东和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的大小经常在改变,那么手影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21·cn·jy·com
(第12题甲)
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出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表所示:21·世纪*教育网
手电筒和黑板擦
的距离L(厘米)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
的高度H(厘米)
20
17
14.5
13.6
13
12.6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及远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减小。
(第12题乙)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的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35厘米时,影子的高度H大约是15.5厘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慢(填“快”或“慢”);设想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的大小将基本不变。www-2-1-cnjy-com
【解析】 (1)手影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由表中记录数据可知,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越来越远时,影子的高度随之减小。(3)当距离较远时,影子高度变化减慢,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的大小将基本不变,这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得出的。www.21-cn-jy.com
2.4 光和颜色(2)
对应学生用书P61—P62  
            
1.阳春四月,荷兰花海的各种郁金香竞相开放,争妍斗艳,喜迎各地的游客。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郁金香是因为(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红郁金香能发出红色的光
B.红郁金香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红郁金香能发出白色的光
D.红郁金香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2.某日上午,某地区天空出现了罕见的日晕现象,太阳周围出现了一条带有彩色的大圆环,非常好看,许多人纷纷拍照留影。彩色圆环的形成原因是(D)21·cn·jy·com
A.小孔成像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3.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镜面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C)www.21-cn-jy.com
(第3题)
A.A处应是紫光
B.只有AB之间有光
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
D.该实验说明太阳光是单色光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单颜色的红光通过棱镜后也会发生色散现象
B.光的色散是光通过介质后发生了偏折,其中紫光偏折最小
C.白光色散后不可能再合成为白色光
D.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太阳光通过了充满水汽的大气
5.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太阳光,而其体内的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B)
A.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有利
B.绿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最不利
C.各种色光对绿色植物生长的作用相同
D.绿色植物能吸收所有绿色光
6.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某种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B)
7.下列不属于人类对紫外线的应用的是(C)
A.利用紫外线消毒灭菌 
B.鉴别纸币的真伪
C.电视机的遥控器 
D.日光浴
8.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如图所示,它是利用人体反射的红外线进行自动控制的。
(第8题)
9.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照在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第9题)
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
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
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
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解析】 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果在白屏前放一块红色玻璃,只有红光能够透过,其他色光都被红色玻璃吸收了,故A正确;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只有蓝色光,其他颜色的光消失,故B错误;红纸只能反射红光,如果把它贴在白屏上,在红纸上看不到彩色光带,只能看到红光,故C错误;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不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故D错误。2·1·c·n·j·y
10.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不晒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实验
序号
衣服材料
衣服布料
层数
长波紫外线
透过率
1
天蚕丝(白色)
1
12%
2
2
5%
3
化纤(白色)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厚度)有关。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21cnjy.com
【解析】 (1)根据题干中的检测方法可知,该实验是通过比较长波紫外线透过率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的。(2)比较实验1、2或3、4可知,衣服的材质和颜色不变,长波紫外线透过率随衣服布料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即防晒效果越好。(3)分析实验1、3、5的数据可知,防晒效果与衣服的材质有关,并且其他条件相同时,全棉的衣服防晒效果最好;分析实验5、6可知,防晒效果与衣服的颜色有关,并且其他条件相同时,衣服的颜色越深防晒效果越好。21·世纪*教育网
11.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充满魔幻色彩的外层膜结构建筑,博得许多建筑师的好评。“水立方”的外膜用什么颜色更节能?某科学探究小组因考虑到“水立方”馆内光线和夏天的室温,他们做了几组实验。21教育网
实验一:对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先后用不同颜色的膜在不同颜色的光下进行观察,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www-2-1-cnjy-com
表1
照射光的颜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绿色
白色
膜的颜色
绿色
红色
蓝色
红色
黄色
观察到的颜色
绿色
红色
黑色
黑色
黄色
(1)由表1可以得出结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实验二:用不同颜色的膜材料ETFE做大棚实验,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大棚外膜的颜色
蓝色
无色
紫色
一天中棚外的
最高温度
36 ℃
36 ℃
36 ℃
一天中棚内的
最高温度
38 ℃
50 ℃
30 ℃
光的通过量
90%
98%
50%
(2)综合上述信息,你认为膜的颜色用蓝色更好。
【解析】 (1)由表可知,将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到透明膜上,若膜能透过该色光,则呈现该色光颜色;若膜不能透过该色光,则呈现黑色。这表明,有色的透明物体透过什么色光,它就是什么颜色。(2)根据题干要求,应从馆内的能见度和室温这两方面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