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2 What time is it? Part B教学设计
课 题:Unit2 What time is it? Part B
教学内容:Part B let’s learn and let’s play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听说读写get up, go to school, go home, go to bed四个动词词组,能认读区分并运用It’s time for…和It’s time to …两个句型。
2)能力目标:学生能看懂时间,能流利的回答非整点时间,能用句型描述自己一天的活动。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增加参与意识,积极与他人合作,体会学习的乐趣。加强珍惜时间意识,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重难点:区分如何正确在生活中运用It’s time for…和It’s time to …两个句型
教具准备:ppt课件、词卡、时间表、小贴画
教学过程:
课前
学习
活动
设计
学生课前学习活动
学具及媒体使用
学生齐唱time 歌曲
Time歌曲视频
课堂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课堂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学具及媒体使用
warm-up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Extension and consolidation
Homework
greetings
通过让学生说数字(15、20、30、35、22、48)、说时间直
look and discuss(看视频,讨论)
(1)教师分别出示四个时间以及相应时间点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讨论视频中人物在做什么
(2)bomb game.
(3)let’s chant.
2、listen and imitate(模仿视频)
(1)教师播放视频
1)listen and answer,教师提出问题,Q1:What time is it? Q2:It’s time to…
2)listen and imitate,模仿视频,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模仿,模仿语音语调,体会在真实的情景中说话者的感情,尽量让学生模仿到位。
(2)同样以视频的形式出示另外三句重点句型,引导学生完整的回答句子。句子之间是递进的,第一幅出示的两个句子是完整的,第二幅没有时间,第三幅没有动作,第四幅只有两个句型,没有时间,没有动作。
3、Revision.(pair work)
教师超链接播放视频跟读,然后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4、show time:教师引导学生展示
Make your timetable
教师告诉学生要求,如何填表,如何练习,如何上台展示
Fulfill your timetable and tell your parents about you everyday life.
学生齐说数字,举手回答时间
1、look and discuss
学生观看视频学习四个重点词组
学生玩炸弹游戏
学生分成两大组说说做做教师自编的chant
2、listen and imitate
1)listen and answer,学生回答问题
2)listen and imitate,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模仿视频
3、Revision.(pair work)
学生模仿前面看过的视频练习对话
4、show time:练习完成后学生上台展示
Make your timetable
学生按要求填表,选取其中一个时间进行练习,并上台展示
学生完成作业
通过简单的数字及时间热身,直接导入
1、look and discuss
(1)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动作的含义
(2)一方面让孩子多读几遍,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3)这个chant既是对前面内容的一个总结,又很好地引出了time to...
2、listen and imitate
通过回答问题更好地了解视频内容,通过模仿视频中人物的语音语调,更好地学会运用语言。
3、Revision.
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同时给学生一个练习的机会。
4、show time:
学生上台展示,给学生开口,模仿的舞台。
作为本课时最终的一个task,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成功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加强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时间表给父母听,既是对孩子的一个锻炼,也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ppt出示数字及时间
ppt出示相应时间及视频
ppt出示相应视频
ppt出示相应幻灯片
课堂学生
学习效果
评测工具
timetable
方法设计
学生填表,选取其中一个时间进行练习展示
Unit2 What time is it? Part B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time,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经过一年多的英语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乐于和教师、同学用英语交流。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是他们的特点。前期通过学习,学生已对有关数字的英语表达非常熟悉。五年级学生还会接触到星期和月份等和时间相关的学习内容。
二、课程教材内容的整合
这节课隶属二本单元的B部分,在A部分中学生已经接触了What time is it? It’s…o’clock.以及It’s time for…,在这节课教师要有效地结合前面已经掌握的内容,将词汇的学习与句型、情景运用联系在一起。在最后的四人小组活动中,将两部分内容有效整合在一起,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将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
三、课程教学资源的取舍
课程教学资源的取舍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本课选材取自课本,而又不拘泥于课本,从课本出发,选取真实的生活场景,拍摄学生的视频,通过学生自己拍摄的视频来学习,既有亲近感又有真实的情境,就连最后环节let’s play都是用的学生拍摄的视频,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知道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
四、教材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及三维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三大目标:
1)认知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读写get up, go to school, go home, go to bed四个动词词组,能认读区分并运用It’s time for…和It’s time to …两个句型。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看懂时间,能流利的回答非整点时间,能用举行描述自己一天的活动。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增加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成功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加强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重难点:区分如何正确在生活中运用It’s time for…和It’s time to …两个句型
五、本部分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
六、课型为新授课
课中评测练习
Design Your Timetable
Time
Activity
breakfast
7:00 a.m.
go to school
4:30p.m.
go home
dinner
go to bed
参考活动:
Chinese class English class P.E. class lunch play football play basketball watch TV do homework
(四人一组,选好时间填入表格,分好角色,按要求选取其中一个时间进行练习展示)
Unit2 What time is it? Part B课后反思
通过参与一师一优课活动,在磨课的过程中收获良多,特别是对于教材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情景创设如何更加生活化、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及最后环节时间表的设计,都是几经改动,每一次的改动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成长,都是一个很好的反思机会,下面具体来谈一下:
一、磨课促我成长
(一)教材分析的不断深入
本次课题主要围绕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以此为基点,围绕教材展开分析,在刚开始的时候,准备直接利用A部分的let’s do导入,后来觉得与讲授的新课没有多大关系,于是在讨论的时候决定将let’s do后移,并进行新编,用以突破难点;几经商量之后,觉得还是用处不大,决定果断舍去,加入大量情景视频,使交际更加真实化、情景化,这样的更改使整个教学过程衔接地更为自然。
(二)情景创设的几次变动
在刚开始的教学设计中,采用的是图片呈现的方式,后来觉得太过单一,经过大家集体备课讨论之后,决定加入视频或者小动画,让学生的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动作,体验句子的运用,也使学生在说说做做中体验使用英语的快乐。由于所创设的情境很生活化,因此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词汇,通过运用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形成心智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评价机制的规范化
在刚开始的教学设计中,是将全班分为四个大组,每组一个星星,通过四个大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星星最高,哪组优胜。讨论之后,觉得将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太大了,没办法评价到具体的个人,具体的小组,于是经过讨论之后,决定还是小组活动,每组选出一名正组长和一名副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各项活动,帮助老师顺利完成各项任务。评价机制采用计分制,根据学生表现给予奖励的制度,每组在自己组内的timetable上贴小贴画,并在练习过程中进行奖励,注重过程奖励,看哪个组最后的小贴画最多,哪一组则获胜。这种方法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而且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可谓一举两得。
(四)时间表的调整与改动
在刚开始设计的时候时间表中的activity是按照学过的词组填好的,只由学生来填时间,后来觉得限制太多,于是只填好几个,留下大量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填,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给了学生更多展示的平台。
二、反思促我成长
(一)借助群组内老师们的集体备课,教案从初稿到最后的定稿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之前的教案注重单个词组的教授,无情景,无联系,之后创设一个完整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真正感觉到自身在教研水平上的提升,提高了依据课标、学情进行合理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
(二 )教学实践中我遵循了课前的备课思路,基本按照备课中的教学步骤开展教学。课堂气氛融洽,师生配合,生生配合默契。课堂过渡衔接自然,小组活动中体现了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通过词汇学习实现学生相关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心智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课前预设。
(三)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始终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拓展。在学习句型时,注重情景的创设,不拘泥于句型,而是进行生活化的展开;在制定时间表时也充分考虑了以前学过的动词词组,给学生参考,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的机会,这样既复习了以前学过的词汇,也达到了扩展学生英语的语用目标。任务的设置包括最后的家庭作业都是对知识的一个生活化的拓展。
通过这次磨课,我对课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情景教学,在本次授课过程中,始终注重生活化的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交际,注重交际的真实性,多给学生展示开口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学习,再接再厉,踏踏实实,不断磨练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