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牛顿第一定律(共2份)同步练习(新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4牛顿第一定律(共2份)同步练习(新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7-26 20:50:15

文档简介

3.4
牛顿第一定律(1)
对应学生用书P111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该定律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
B.该定律不能用实验证明,只是一种猜想
C.该定律可以用实验证明,因为它是力学的一个基本定律
D.该定律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虽然不能用实验证明,但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2.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斜槽从A点运动到水平轨道的B点时,如果小球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A)
 (第2题)
A.匀速直线运动
B.立即停止运动
C.速度越来越快
D.速度越来越慢
3.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D)
A.始终静止不动
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
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
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4.如图所示是炮弹的运行轨迹,当其运动到最高点时,若外力突然消失,则炮弹将(B)
 (第4题)
A.处于静止状态
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C.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按原来的轨迹运动
5.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间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A)
(第5题)
A.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6.同学们在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时,提出了下列四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D)
A.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B.一切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能保持静止状态
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拉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将(A)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解析】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水平方向不受力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在水平方向增加一个力,而且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会变大。力在减小,只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减少,但速度还是在增加。
8.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是(D)
【解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B、C的运动状态均发生改变,A、B肯定改变了运动方向,C改变了运动速度,而D没改变运动方向,所以是不可能的。
9.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甲、乙木板上分别铺有毛巾和棉布,丙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第9题)
(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本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除了阻力外,还有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该因素可以采用小车从相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的方法来控制。
(2)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小车在丙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
(3)实验结果能证明B(填字母)。
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 此实验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除了阻力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而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除了阻力外还有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大小;由实验现象可得,小车在丙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即速度减小得越慢;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到的,并不是该实验直接得到的;该实验中,小车因受到阻力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4
牛顿第一定律(2)
对应学生用书P113—P114
 
1.如图所示,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其惯性(D)
(第1题)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变大
D.不变
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3.2016欧洲杯足球赛6月10日在法国开幕,下列足球比赛的场景中,属于惯性现象的是(C)
A.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B.守门员一脚踢出放在地面上的足球
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运动员用头将迎面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4.下列事例中,为防止惯性的是(B)
A.公共汽车在到站之前,司机提前关闭油门
B.轿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再起跳
D.拍拍衣服可以让灰尘抖落
5.如图所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在车上竖直向上跳起,则他将落在(A)
(第5题)
A.仍在起跳点
B.在起跳点前
C.在起跳点后
D.都有可能
6.如图为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第6题)
A.都是在小车突然停止时发生的
B.都是在小车突然启动时发生的
C.图甲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时发生的
D.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减速时发生的
7.一只氢气球下面用细绳吊着一个物体,在竖直上升过程中,气球突然破裂,则细绳下的物体的运动状况是(C)
A.立即下落
B.停一下再下落
C.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再下落
D.不能确定
8.从枪膛水平射出的子弹能在空中向前飞行,是因为(D)
A.子弹受到火药的推力
B.子弹受到惯性作用
C.子弹受到的惯性大于阻力
D.子弹具有惯性
9.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知道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的原因。小刚用下面四句话解释了安全带的作用:①撞向挡风玻璃造成伤害,系上安全带就可有效避免这种伤害;②当驾驶员驾车高速行驶时,发现前面出现情况紧急刹车;③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④汽车滑行很小一段距离,立即停下来。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B)
(第9题)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
10.飞机投弹时,不是飞到目标的正上方投弹,而是要提前投弹才能命中目标,这是因为(A)
A.炸弹有惯性
B.飞机有惯性
C.炸弹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D.炸弹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
11.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对于跳车的方法,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B)
A.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B.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C.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D.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解析】 人在跳下车后,脚跟地面接触处于静止状态,上半身由于惯性,还要向着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这样就会摔倒,要想不摔倒,下半身必须向着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脸要朝前跳下,并向前跑几步。
12.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时,两个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B)
(第12题)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若m1<m2,则肯定相碰
D.无法确定是否相碰
【解析】 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后,由于惯性,小球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车表面是光滑的,所以两个小球不会受到阻力,小球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仍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们不会相碰。
 (第13题)
13.实验的成功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图所示为“观察惯性现象”的活动,纸条被压在文具盒与桌面之间,在抽出纸条的过程中,为了使文具盒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请你从实验的器材选择和操作两方面,至少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1)从材料的选择角度分析:①铅笔盒的质量适当大一些,与桌面接触部分尽量粗糙;②纸张韧性要好,较薄,较窄,表面要光滑一些;(2)从操作的角度分析:①尽可能减小纸与铅笔盒的接触面积;②抽出纸条的速度要快;③铅笔盒要平放。
14.某同学观察到汽车紧急刹车后,由于汽车具有惯性,并不能马上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从而常常造成车祸。他很想知道影响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大小的因素(因为紧急刹车后,滑行距离的大小是造成车祸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猜想:
A.紧急刹车前的速度
B.汽车的总质量
C.汽车刹车系统的性能
D.紧急刹车时的路况
根据猜想,该同学设计了以自行车代替汽车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序号
车的总质量m(千克)
刹车前的速度v(米/秒)
路况
滑行距离s(米)
a
100
4
水泥路
0.4
b
100
4
操场土地
0.6
c
100
8
操场土地
1.2
d
150
4
操场土地
0.8
e
150
4
水泥路
0.5
f
150
8
水泥路
0.7
(1)为了验证猜想A是否正确,必须选择表格中的实验b、c或e、f。
(2)为了验证猜想B是否正确,必须选择表格中的实验a、e或b、d。
(3)从上表中你能到的结论是: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汽车的总质量、紧急刹车时的路况均能影响汽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且质量越大、刹车前速度越大、路面越光滑则刹车后滑行距离越长(这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还无法探究猜想C)。
【解析】 (1)因为猜想A是探究紧急刹车前的速度对滑行距离的影响,所以从表格中找出速度不同,其他物理量都相同的实验,故选b、c或e、f。(2)因为猜想B是探究汽车的总质量对滑行距离的影响,所以从表格中找出车质量不同,其他物理量都相同的实验,故选a、e或b、d。(3)从表格中滑行距离的数据可以看出: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汽车的总质量、紧急刹车时路况均能影响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且质量越大、刹车前速度越大、路面越光滑则刹车后滑行距离越长(这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还无法探究猜想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