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实验:扦插
对应学生用书P31—P32
1.下列无性生殖的几种方式中,属于扦插的是(A)
2.扦插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繁殖方法,扦插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有(B)
①光照 ②适宜的温度 ③一定的水分 ④化肥
⑤农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在选择插穗时,往往不能在同一株植物上剪取太多的枝条,这样做的目的是(A)
A.保护树木
B.剪取太多的插穗会增加实验难度
C.太多的插穗不易处理
D.以上选项都不对
4.常用扦插方法进行繁殖的一组植物是(C)
A.苹果树、桃树、杏树
B.夹竹桃、桂花、石榴
C.葡萄、柳树、杨树
D.萝卜、土豆、花生
5.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进行扦插,成活的关键是(C)
A.要插得深一些
B.要加足量的水
C.枝条下部能长出不定根
D.要选取当年生的嫩枝条
6.在月季的枝条上剪取一段带芽的中部枝条,将其插入土中,不久后枝条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法叫做扦插,它属于营养繁殖。
7.小雨家有不少月季花,学习了植物的生殖知识后,他进行如下操作:①将月季茎剪成15~20厘米茎段;②茎段的上端切口斜向,下端切口水平;③保留上面节上的部分叶,而将下面节的叶全部去掉;④把下面的节埋入土中。
(1)小雨采取的这种繁殖方式是扦插,属于无性(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他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②(填序号)。应该怎样操作?茎段的上端切口水平,下端切口斜向。
(3)适宜像月季花这样繁殖的有柳树、葡萄等。
8.某校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菊花扦插成活的因素,设计了如下实验:
a.选择健壮带芽无病虫害的菊花枝条作插穗,将带顶芽的枝条剪成6~10
厘米长,去掉基部叶片,分成4组,每组100根。
b.在装好砂壤土的育苗床上搭好支架,遮上塑料布,可保持小环境内的相对湿度。
c.在扦插时先用竹筷按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进行打孔,再把处理好的插穗插入孔中并按实,扦插后用喷壶把土浇透。
d.扦插后每日早间喷水一次,水量适宜,控制小环境内的相对湿度,并打开塑料布通风两次。
e.经过3周时间,实验数据汇总如表所示:
组别
土壤
相对湿度(%)
插穗选择
成活率(%)
1
消毒
20~30
嫩枝
23
2
消毒
50~85
嫩枝
93
3
消毒
50~85
老枝
10
4
不消毒
50~85
嫩枝
4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菊花扦插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比较1、2组实验可证明相对湿度对菊花扦插的成活率有影响。
(3)扦插繁殖的优点是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解析】 扦插是利用植物的枝条进行繁殖,属于无性生殖,其优点是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1组与2组进行对照,可知实验变量是相对湿度。
9.紫背天葵是一种保健型蔬菜,菜农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在处理扦插的茎段时,在茎段下方是切成水平切口,还是切成斜向切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哪种处理方法更容易使茎段成活。
(1)实验变量是茎段下方的切口方向。
(2)作出的假设是茎段下方的切口斜向的更容易成活。
(3)实验步骤:①准备20支生长良好的紫背天葵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②将以上准备的茎段分成均等的两份,分别标上标签A与B,将A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③将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茎段,看哪组先长出新叶,做好记录。
(5)预测可能的三种结果及相关结论:①如果斜向切口组先于水平切口组长出新叶,则斜向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②如果水平切口组先于斜向切口组长出新叶,则水平切口的茎段容易成活;③如果水平切口组和斜向切口组同时长出新叶,则茎段下方的切口方向不影响扦插的成活率。
【解析】 (1)题中探究茎段下方是水平切口还是斜向切口容易使茎段成活,因此茎段下方的切口方向就是本实验的变量。(2)假设要紧扣实验的问题,可以假设茎段下方的切口斜向的更容易成活,或茎段下方的切口水平的更容易成活。(3)这步主要是设计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本实验中除了茎段下方的切口方向不一样,其他条件要都一样,因此可以设计为将A、B两组中一组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另一组切成水平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