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共2份)同步测试(新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共2份)同步测试(新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7-26 20:37:23

文档简介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1)
1.常见的地形。
地形类型
特征
__山地__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超过200米
丘陵
海拔一般在200~500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__较缓__,相对高度一般在__100__米以下
__平原__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__平坦宽广
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__相等__。
(2)等高线密集处表示__坡度较陡__。
(3)等高线稀疏处表示__坡度较缓__。
(4)等高线重叠处表示__峭壁__。
(5)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表示__山顶__。
(6)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为__鞍部__(即等高线突出的部位相对称的地方)。
(7)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__山谷__(山谷水向中部集中)。
(8)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__山脊__(山脊水向两侧分流)。
【夯实基础】
1.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高原和丘陵绝对高度都比较小,相对高度都比较大
D.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平的地形
2.浙江省的地形,以哪两种为主体( C )
A.高原、山地
B.高原、平原
C.平原、丘陵
D.丘陵、盆地
3.我们通常把“海拔高度大,而相对高度小”的地区称为( B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4.在地图上,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艾丁湖的注记为-155米,这指的是( D )
A.盆地最低点低于周围陆地155米
B.低于当地平均高度155米
C.低于我国陆地平均高度155米
D.低于海平面155米
5.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为( A )
A.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B.为交通运输提供便利条件
C.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
D.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6.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等高距的主要依据是  ( D )
A.绘图纸张的大小
B.地形海拔的高度
C.地形的相对高度
D.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D )
A.等高线重叠部分表示峭壁
B.等高线凸向高处的地方是山谷
C.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D.等高线凸向低处的地方是山顶
8.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A、B、C、D所在地形部位的名称为山谷的是( C )
9.读图3-7-1中图甲等高线上的字母与实际地形图乙上的字母,请填上对应的配对字母。
图3-7-1
a—__e__;b—__f__;
c—__g__;d—__h__。
10.读图3-7-2,并完成下列问题。
图3-7-2
(1)图中各测量点已注明了海拔(单位:米),试绘出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 图略
(2)该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地形为__山地__。
(3)该地形的走向大致是__南北__走向。
【能力提升】
11.小华同学从图3-7-3所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A )
图3-7-3
A.CB坡度比DB坡度更陡
B.A处比B处海拔高
C.E处是山脊
D.B、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12.读图3-7-4,小畅在图中甲地遭到了泥石流(图中虚线表示泥石流路线),他机智地逃离了危险,小畅选择的逃生路线最有可能是( C )
图3-7-4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3-7-5是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7-5
(1)图中①②两地相对高度是__500__米,若①②两地实际直线距离为900米,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__1∶30000__。
(2)甲、乙、丙、丁四地当中,最易发展成河流的是__乙__,该河流的流向为__南__。
14.如图3-7-6所示,A、B、C为三幅等高线地形图,D、E、F为实际地形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山或高地),请用连线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
图3-7-6
15.读等高线地形图3-7-7,回答下列问题。(单位:米)
图3-7-7
(1)写出C处的地形名称__峭壁__。
(2)试在地形图上标出山顶的位置。(用▲表示)
【答案】 略
(3)A点和B点的高度__相等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一位登山运动员要想登上山顶,可以分别从A点和B点出发,请问从哪一点出发会省力些?为什么?
【答案】 A,因为A是缓坡,B是陡坡。
【拓展创新】
16.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如图3-7-8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3-7-8
(1)写出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鞍部__,③__峭壁__。
(2)河流C、D中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__C__,其原因是__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大,水资源丰富__。
(3)如果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建在__E__(选填“C”“D”或“E”)处最合适。地形和地形图(2)
[学生用书B36]
1.地形的变化是地球__内力__和__外力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外力作用
(1)来源:__风力__、__流水__、__冰川__、波浪、生物等。
(2)影响:
__缓慢__而持久的。
(3)作用:__削低高山__,__填平深谷__,使地表趋于平坦。
3.内力作用主要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高原,对地形形成起主导作用。
【夯实基础】
1.下列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C )
A.风
B.流水
C.火山
D.生物
2.[2015·宁波]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B )
      
A.流动的岩浆      B.迷人的溶洞
       
C.移动的沙漠沙丘    D.美丽的水库大坝
3.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 C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化和风蚀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4.黄山顶部的飞来石,形成的众多原因中不包括的是( C )
A.风力
B.流水
C.火山
D.冰川
5.下列地形变化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B )
A.长江三角洲
B.杭州西湖
C.柴达木盆地
D.喜马拉雅山
6.珠穆朗玛峰从古海洋变成世界最高峰,主要是由于受到( B )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
7.小明同学暑假里跟随父母到新疆旅游,其中最难忘的就是沙漠风光,有一群群载着游人的骆驼和一起一伏的沙丘,而且沙丘还会缓缓地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沙丘移动的原因是( C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搬运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8.下列地形变化是由于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 B )
A.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
B.大堡礁(珊瑚礁)的形成
C.风蚀蘑菇的形成
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9.在干旱地区,对地表影响最大的外力因素是__风沙__作用;在湿润地区,__流水__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
10.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地表__起伏__,而外力作用使地表__平坦__。
11.如图3-7-9所示是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地貌,叫风蚀蘑菇。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3-7-9
(1)这种地貌是在__风力__作用下形成的。
(2)你还能举出一个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形状吗?__风蚀城堡或沙丘__。
12.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形成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山顶广泛分布着角峰和冰斗谷。试回答下列问题:
(1)喜马拉雅山脉山顶的角峰和冰斗谷主要是__冰川__作用形成的。
(2)喜马拉雅山脉形成是__内__力和__外__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在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内__力作用。
(4)请列举你的家乡由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__略__。
【能力提升】
13.下列地貌景观,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C )
A.“U”形的冰川谷
B.路南石林
C.夏威夷群岛
D.戈壁、荒漠
14.外力作用中,强大而普遍的侵蚀作用是( B )
A.风力的侵蚀
B.流水的侵蚀
C.冰川的侵蚀
D.海浪的侵蚀
15.《读者》杂志社倡议的“保护母亲河,营建读者林”活动,在长江、黄河流域植树造林,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减小下列哪一方面的作用( A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生物
16.广西境内的漓江两岸,峰林奇异,江水青碧,构成著名的“桂林山水”风景区,是因为该地区广泛分布着( D )
A.沙漠
B.戈壁
C.珊瑚岛
D.石灰岩
17.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D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8.有关地形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地形的变化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B.地形的变化只发生在陆地部分
C.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D.风吹雨淋等来自地球外部的力量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19.读图3-7-10,回答下列问题:
图3-7-10
(1)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_流水__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如流水的冲刷使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__沟壑纵横__,如图__A__(填字母)所示;也会使石灰岩溶蚀而形成许多__溶洞__,如图__C__(填字母)所示;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会在河流中下游和河口沉积而形成__平原__和__三角洲__,如图__B__(填字母)所示。
(2)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会形成__风蚀城堡__,如图__F__(填字母)所示;沙的沉积会形成__沙丘__,如图__D__(填字母)所示。
(3)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的移动作用下会形成__角峰__和__冰斗谷__,如图__E__(填字母)所示。
20.阅读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所做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在模拟土坡上,堆放5~10厘米粗细不均的砂土,再在坡面上方浇注水流。若沿某条线方向浇注水流,则会形成小沟谷。若在整个坡面上随意浇注,则会沟壑纵横,坡面破碎。
实验二: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大小不均的砂粒,用电吹风向里吹风。某同学想:风力不同,吹扬起的砂粒有什么不同呢?当停止吹风时,沉积物分布有何规律?后来发现:风力越大,吹扬起的砂粒越大。当停止吹风时,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1)实验一现象说明了__流水__
是湿润地区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2)由实验二可见,__风力__是造成干旱地区地形的主要原因。
(3)图3-7-11是一位同学外出考察时拍摄的照片,你认为该地貌所属的类型是( C )
图3-7-11
A.海蚀地貌
B.冰蚀地貌
C.风蚀地貌
D.水蚀地貌
(4)下列地形地貌的形成,不能通过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的有__ABCEF__(多选)。
A.东非大裂谷
B.喜马拉雅山
C.马里亚纳海沟
D.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
E.阿尔卑斯山脉的角峰
F.长江下游三角洲
【拓展创新】
21.大南山位于蛇口半岛,海拔336.15米,面积3.5平方千米。它扼守珠江口,雄视伶仃洋,登高一望,香港、深圳尽收眼底。政府现已将其规划为森林公园。图3-7-12是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绘出的大南山地区地形图,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7-12
(1)图中所示为山脊的是__B__。
(2)形成图中所示地形的主要原因是__A__。
A.内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沙作用
D.海浪作用
(3)现在政府已经修建了一条可以到达山顶的公路。由图中可知,公路所处的北坡坡度较缓,判断的理由是:此处__等高线分布较稀疏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