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科学探究同步测试(新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科学探究同步测试(新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7-26 20:3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节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__问题__→建立__猜想或假设__→制订__探究计划__→获取__事实或证据__→检验__猜测或假设__→讨论与__交流__。
【夯实基础】
1.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 A )
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当科学家
C.提高智商
D.提高解题能力,得到好成绩
2.[2014·余杭期中]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陈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陈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C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做出猜想和假设
C.观察、实验、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评价证据
3.人民币一元硬币有明亮的银白色的光泽且密度较大,小明同学认为一元硬币中含有铁,他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B )
A.提出问题
B.猜想
C.获得结论
D.反思
4.李名正在台灯下做作业,突然灯熄灭了。台灯为什么熄灭了呢?他做了下列猜想,其中不合理的是( D )
A.可能是居民小区停电了
B.可能是自己家里保险丝烧断了
C.可能是灯泡的灯丝烧断了
D.可能是妈妈把房间里某个开关断开了
5.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质轻、多孔、保温、隔热、隔音、减震等优点,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围绕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下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C )
A.“它为什么能防火、保温?”
B.“它的质轻特点对减震有什么影响?”
C.“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
D.“多孔结构对隔音性能有什么影响?”
6.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B )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并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7.媒体报道某餐馆的一道名菜含有黄樟素。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可能会导致癌症;②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以及得出结论。上文①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__作出假设__。
(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__错误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步骤__②__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8.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表,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
次数
时间
全国人口总数(亿)
占人口百分比
年增长率(%)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第三次
1982.7.1
10.319
51.50
48.50
106.30
2.10
第四次
1990.7.1
11.600
51.60
48.40
106.60
1.48
第五次
2000.11.1
12.953
51.63
48.37
106.74
1.07
第六次
2010.11.1
13.705
51.27
48.73
105.20
0.57
(1)我国人口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历次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C__。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请在图1 5 1坐标图中画出第五次普查的全国人口总数直方图。
图1 5 1
【答案】 图略
(3)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逐年__下降__趋势。
(4)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__多于__(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女性,请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说明人们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是很严重,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其它答案合理即可)__。
9.《天花和牛痘的故事》介绍了医生琴纳发明种牛痘根绝天花的过程。在这个研究过程中:
(1)琴纳通过对天花受害者的观察分析,首先发现的问题是:__挤奶女工中没有人患天花,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__。
(2)针对发现的问题,琴纳提出了什么猜想?
__或许得了一次天花,人体就对天花产生了免疫力。
(3)最后,琴纳通过__实验__的方法证明了上述猜想,人类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能力提升】
10.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校学生外出徒步旅游,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人
实验方案
小敏
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小英
第一天手背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小玲
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小红
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心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你认为最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A )
A.小敏
B.小英
C.小玲
D.小红
11.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枫开动脑筋,找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1 5 2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探究经历的过程是( C )
图1 5 2
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B.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
C.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D.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
12.同学们都有“吹泡泡”的体验,在吹泡泡实验中,也遇到过许多问题,如:用洗衣粉和水配成的溶液“浓”“淡”怎样才能使吹的效果更好?用什么材料“吹泡泡”效果更好?等等。下面我们选择第二个问题进行研究:
(1)提出问题:
用洗衣粉与水配成一定比例的溶液,用什么材料“吹泡泡”效果更好呢?
(2)提出猜想:可能用较细的吸管效果更好。你的猜想还有:
可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研究:选用不同的材料和同一种溶液对比实验,看看“吹泡泡”的效果。
(4)实施研究,获得证据:把实验得到的情况记录到下列表格中。
实验次数
所选材料
所吹“泡泡”的效果
1
2
3
4
5
(5)得出结论:在你选择的材料中,用____吹“泡泡”效果更好。
(6)与其他同学交流研究的情况:其他同学的实验结论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思考与讨论:
①为什么要用同一种溶液进行对比实验?这有什么好处吗?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仅仅做一次对比实验,就一定能得出较合理的结论吗?对这个问题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略
【拓展创新】
13.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知道:水平抛出物体的这个“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序号
钢球质量m/kg
抛出点离地高度h/m
水平抛出的速度v(m/s)
落地时间t/s
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m
1
10
2
1
0.64
0.64
2
20
2
1
0.64
0.64
3
10
2
2
0.64
1.28
4
10
4
2
0.91
1.8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1、2__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1、3__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3、4__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__抛出点离地高度__有关,与__水平抛出的速度__和钢球质量无关。同时还可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和__水平抛出的速度和抛出点离地高度__有关”的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