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升华与凝华同步测试(新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节升华与凝华同步测试(新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7-26 20:3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节 升华与凝华
INCLUDEPICTURE
"../../../A组.tif"
\
MERGEFORMAT
1.升华:物质从__固态__直接变成__气态__的过程。物质升华过程需要__吸收__热量。
2.凝华:物质从__气态__直接变成__固态__的过程。物质凝华过程需要__放出__热量。
3.放在衣柜和书柜里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直至消失,这一现象中樟脑丸的状态从__固__态直接变成了__气__态;普通的白炽灯泡用久了,金属钨做成的灯丝会越来越细,这一现象中钨丝状态从__固__态直接变成了__气__态。上述现象中物质状态变化的共同特点是:物质都从__固__态直接变成了__气__态,这个过程需要__吸收__热量。
4.有微风的、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的针状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化而来的。此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为__气__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__固__态的雾凇;夏天,从冰箱冷冻室里刚取出来的冰棍,剥开包装后,冰棒外面有一层粉末状的物质,此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为__气__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了__固__态的“白粉”。上述现象中物质状态变化的共同特点是:物质都从__气__态直接变成了__固__态,这个过程__放出__热量。
INCLUDEPICTURE
"../../../B组.tif"
\
MERGEFORMAT
【夯实基础】
1.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地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D )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B )
A.草地上露水的形成
B.冬天房屋顶上的霜的形成
C.清晨大雾的形成
D.以上都不是
3.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着一些碾碎的卫生球粉末,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烧瓶,停止加热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雪景”是先熔化后凝华形成的
B.“雪景”是先熔化后凝固形成的
C.“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D.“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固形成的
4.以下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熔化现象
B.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最终“消失”了,这是蒸发现象
C.寒冷的冬天,嘴上哈“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D.用久的白炽灯泡内壁发黑,这是凝固现象
5.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措施( C )
A.采用大量的冰块使其熔化吸热
B.利用电风扇猛烈地吹
C.利用干冰的升华吸热
D.打开室内冰箱门以降低温度
6.火箭在飞行时,外壳会与空气发生摩擦而产生高温,因此在火箭外壳上涂有一层特殊材料,以防止火箭外壳温度过高,其原理是( A )
A.材料升华吸热使外壳的温度降低
B.材料不传热使温度不升高
C.材料升华放热使外壳的温度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在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凝华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放出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8.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放热的情况。
(1)冬天早晨跑步,嘴里往外呼“白气”是__液化__现象,__放__热;
(2)冰雪化成水是__熔化__现象,__吸__热;
(3)洗过的衣服晾干了是__汽化__现象,__吸__热;
(4)钢水变成钢块是__凝固__现象,__放__热;
(5)霜的形成是__凝华__现象,__放__热;
(6)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是__液化__现象,__放__热;
(7)寒冷的冬天,室外自来水管易破裂,这是由于水发生__凝固__现象时,体积增大引起的。
【能力提升】
9.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C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10.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11.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
12.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句话从科学角度分析,最恰当的解释是( D )
A.霜形成之前的气温一定比下雪后的气温低
B.霜形成的温度比雪形成的温度低
C.霜后的气温一定比霜前的气温高,下雪后的气温一定比雪落到地面之前低
D.霜是在地面形成的,气温必然在0℃以下;雪是在高空形成的,而雪熔化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化雪时地面气温降低
13.如图4-7-1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液化__、__凝华__、__熔化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熔化__。
图4-7-1
14.2013年初,新疆很多地方发生了雪灾,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尽快清除路面的积雪,军区某团出动了特种除雪车清除公路上的积雪和冰块。该特种除雪车安装了一台飞机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利用高温高压燃气吹除公路上的积雪和冰块。这是一种非常快速、有效的除雪方式。
(1)雪在高达600℃热风的冲击下,__吸收__了热量,迅速__熔化__成水,并被高达10m/s的风吹到路边。
(2)积雪熔化成水后,一部分水在高温热风的冲击下,__吸收__了热量,__汽化__成了水蒸气。其中,__高温__和__热风__两个条件都加快了水的蒸发。
(3)还有少部分积雪在高温作用下,__吸收__了热量,直接由固态的雪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这个过程叫做__升华__。
【拓展创新】
15.1779年,一个寒冷的夜晚,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就在这时,一位先生迅速把这位小姐搀扶到门口,并把发生的现象向大家作了解释。
(1)大厅里出现雪花的原因是什么?
__水蒸气遇冷凝华__。
(2)该种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__放热__。
(3)读过此文后,你对物理与生活、物理与自然的认识是什么?
__在生活、自然中会有许多神奇的现象,要善于运用科学知识分析解释这些现象,不要搞封建迷信__。